蒋荫棠先祖与“登州事变”略考

2018-10-22 06:55蒋琛
侨园 2018年6期
关键词:蒋家事变蓬莱

蒋琛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这首荡气回肠的经典爱国歌曲《苏武牧羊》的词作者就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蒋荫棠先生。他生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本名蒋永昌,学名麒昌,字号荫棠,今辽宁盖州矿洞沟镇偏岭村人。民国初年,在原盖平县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时,著名书法家沈延毅、冯庸大学教授刘化民等高士名流皆为其学生。

据家谱记载,蒋荫棠是盖州蒋氏家族的蒋君佐第九世孙,祖居山东登州府蓬莱县管大城中蒋家桥。家谱字辈为:君义文世学,国振宝永成,德纯恩深玉,兰芳贵茂荣。清初为避战乱,蒋君佐携家眷渡海迁徙至今盖州市榜式堡镇马连峪村。约乾隆初年,蒋君佐孙“文字辈”兄弟先后迁徙他处。其中四支分别迁至今盖州矿洞沟镇钓鱼台、偏岭、玉石洞和蒋屯。如今,蒋氏在马连峪郭成沟的祖茔,仅存一立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的蒋文魁墓碑。清末,此支蒋氏已无后人在马连峪居住,蒋氏族人猜测此次迁徙应与“登州事变”的始作俑者孔有德和耿仲明有关。

在蓬莱惨遭屠戮的蒋氏族人,作为明朝军户后裔,恐遭不测迁徙他处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据考证,蒋氏祖碑记载的蓬莱县城里“蒋家桥”应为“宏济桥”。登州府城在明末俗称“大城”,北门外建制较小的备倭城俗称“水城”。宏济桥是登州卫世袭千户蒋山于嘉靖四十年修建。关于蒋山,《蓬莱县志》记载:“弘治间袭登州卫千户,生平好善乐施。密水入城,下流横溢,蒋山建宏济桥,居民便之,远近称曰蒋家桥。”其先祖蒋仕安,元末投充旗兵,明洪武元年随朱元璋征讨,授流官百户,征云南、克大理,因功封湖广安陆卫中所世袭千户,名列浙江湖州长兴县碑。明洪武十八年,调登州卫。在明朝270多年的历史中,其后世子孙虽有人随军征讨或迁徙别处,但多数人在登州府蓬莱县城繁衍生息,一门忠烈,多人建功。

蒋仕安长子蒋贵,明洪武年间随征南将军征广西,带兵在武昌县东乡等处擒贼107人,占首功,授湖广武昌左卫指挥佥事世袭;蒋贵长子蒋熊,明宣德二年随定远侯柳升征交趾、黎利,十月失陷阵亡。上怜其忠勇,赠指挥使世袭。因战事变化,湖广武昌左卫后调至山东东昌府改称东昌卫,蒋熊长子蒋钰、长孙蒋清、重孙蒋宪均世袭东昌卫指挥使。按照明朝军户世袭制度,“蒋家桥”修建人蒋山之父蒋宣,后来袭回祖职登州卫“千户”。蒋山长子蒋继宗,明正德六年,率兵捕流贼奋勇搏战,最后断右臂而死,祀蓬莱忠孝祠。

在“登州事变”登州府城陷落之际,蓬莱县城里蒋氏族人与敌抗争中多人殉难,《蓬莱县志》有详细记载。蒋承光乃蒋继宗玄孙,袭登州卫千户,年七十致仕家居,叛兵陷城,蒋承光穿戴朝服前去敌营谕以祸福,并愤怒大骂,遂遇害;蒋承恩见兄殉难悲愤杀贼,受伤牺牲;贡生蒋时行前往贼营密神山,责以大义遇害;蒋康国出战杀敌数十人后自缢;蒋承光妻陆氏见夫殉难,泣声骂贼遇害。

关于“登州事变”,各类史书记载不同。“吴桥兵变”“壬申登乱”等,均指明崇祯五年登州府城被叛军孔有德占领。孔有德是明辽东盖州卫(今盖州市)人,原是明朝辽东总兵毛文龙部下,后投奔辖管辽东防务的登莱巡抚孙元化。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初二夜,孔有德带领哗变士兵攻打登州府城,派兵诈降入城,與同乡耿仲明等里应外合,不到天明即占领登州府城。叛军抢掠并驱赶城中居民出东门,许多人被杀。之后近一年时间,蓬莱城里百姓惨遭蹂躏,城中食尽。

崇祯六年(1633年)二月十三日,明军收复登州府城,孔有德率叛兵乘船逃窜降清。“登州荼毒年余,贼所至屠戮,村落为墟,城市荡然无复昔时之盛矣。”《登州府志》是这样描述的。有史学家认为,“登州事变”对明清易代具有深远影响,而蓬莱县城蒋氏族人,也因朝代更迭、生活所迫而四处迁徙。如今,尽管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但那些苦难与辉煌的记忆,依然可以通过珍贵的典籍清晰再现,忠于祖国、崇尚英雄的血脉始终在中华民族中传承。

猜你喜欢
蒋家事变蓬莱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策略
蓬莱小面有性格
蒋家林作品
过大梅沙
老妻
你不知道的蓬莱书法那些事儿
好事变“坏”事
“九·一八”事变后国联调查活动研究
本 期 导 读
温总理答记者问精彩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