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行政管理改革研究

2018-10-22 11:40王家栋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14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服务型互联网

王家栋

[摘 要]在日益公平、公正的现代社会,大众迫切渴望服务结构更加合理、服务态度更加热情、服务方式更加优化的服务型政府。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行政管理趋向民主化、透明化、智能化,新的发展需要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新的行政管理思路、新的行政管理举措,“互联网+服务型”政府成为新时代行政管理改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互联网+;行政管理;服务型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4.059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8)14-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各传统行业”模式开始广泛地应用在经济管理的各个领域,推动了科学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各类组织变革,也为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策略。

1 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存在的问题

1.1 电子政务缺少支持,服务应用未满足需求

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应用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快速发展并有在弯道超车的趋势,但是仍然处于爬坡的状态,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电子政务也尚未成熟。目前,大部分官方网站的相关功能还不完善,网站运行不稳定、功能无法匹配需求,无法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和政府的运行效率。同时,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缺乏技术支撑,导致进展缓慢。

1.2 电子政务求大求全,服务属性不够实用

部分政府单位对于建设“互联网+服务型”政府求大求全,但是配套的人员支撑、技术支撑、资金支撑不够,往往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同时,部分政府部门对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认识不到位,创建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更有甚者认为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具体的实用功能认识不清晰,对于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定位不合理,忽視了其服务大众的要求。

1.3 电子政务运用不合理,服务需求有偏差

目前,由于“互联网+”技术还未完全成熟,实际的实用和理想状态有较大的偏差,部分服务功能不能按照预设的目标完全实现,经常出现工作人员一边在政务服务大厅或行政服务大厅受理业务,收取所需的资料,一边又将纸质材料传递回原单位进行纸上审批,并没有有效利用政务服务平台的功能。同时,部分行政工作人员的思维想法比较保守,习惯于传统的思维、传统的方式工作,对于新技术、新管理模式有抵触心理,“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创建和改进较慢。

1.4 政务信息统一困难,信息安全风险突出

一方面,由于政府内部各系统、各职能部门工作分工有明显差异,内部各系统建立各自的信息系统,各自统计各自的信息,信息的统计存在多方统计、多向统计,从而带来诸多困难,同时当前数据交换平台的技术难以实现政务信息的数据统一,给创新“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带来诸多困难。另一方面,网络安全和信息泄露成为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阻力,部分政府单位不具备完全的信息把控和安全防护能力,容易遭受外界攻击,使政务信息外泄,造成大众恐慌,也对“互联网+服务型”政府造成诸多困扰。

2 阻碍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因素

2.1 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

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是阻碍“互联网+服务型”政府创建的重要原因。“互联网+服务型”政府虽然在大部分地区都有尝试和推进,但是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缺乏国家统一标准和省级标准,创建的目标还未完全统一。

2.2 信息资源共享不够

信息资源共享不够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从而不利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由于政府内各个系统的职责分工不同,部门间协调难度较大,政务信息共享的程度并不高,尤其是管理比较落后的地区,信息壁垒更加严重。

2.3 电子材料认可度不够

大众受教育水平、行为习惯等影响,没有普遍接受通过网络在线申报和解决问题,普遍认为网络处理政务不可靠。同时,行政部门对电子材料认可度不够,需要相应的纸质材料做配套补充,线上线下同时操作需要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不利于发挥“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优势。

2.4 行政服务意识不够

许多部门仍然习惯于重审批轻监管、重管理轻服务、重督导轻落实,未能将“大众至上”作为行政管理服务的理念,未能把互联网的服务优势强化成管理手段,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工作,甚至是“面子工程”。此外,行政部门没有把审批变成服务,对优化政务服务办法不多、效果不好,无法发挥政府的服务能力。

3 新时代创建服务型政府的策略

在“互联网+”时代,各类行业发展迅速,如何通过“互联网+行政管理”创建服务型政府值得深思。互联网的颠覆性思维正是对传统行政管理方式最好的冲击和颠覆,传统行政管理可以借助互联网发展的趋势进行变革。传统行政管理模式需要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不断创新“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管理模式。

3.1 充分利用“互联网+”,打造服务型政府

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高效等特点,明确“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目的在于为民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温暖贴心的政务服务,解决民众办“三难”问题,即“办事难、办证难、流程难”的问题,让大众少跑腿、易办事,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同时,政府各部门要充分借助大数据、云技术等先进的储存技术和计算方式,利用新手段、新方法、新技术满足政府信息共享需求,利用互联网更好地进行行政管理,为民众提供便利。

3.2 加强大众信息共享,实现数据互通互联

政府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网络信息共享,坚持信息公开、透明,保障行政管理在互联网环境中健康发展,借助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加强政府内部、政府间的数据和信息的沟通联系,提高信息的聚合效益,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服务。同时,政府要建立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联系,建立个人的专项数据库,通过分享各系统内的信息管理,形成信息的集中管理、集中控制,实现数据的共通、共享,从而更好地为民众提供贴心、温暖的服务。此外,政府要积极地听取、合理采纳大众的意见,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和手段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从而更好地打造服务型政府。

3.3 加强政务平台创新改造,推动专业化管理服务

“互联网+服务型”政府需要利用电子政务系统公布相关信息,但是很多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系统陈旧、简陋,不能满足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不能为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帮助。国家各行政部门要制定明确的电子政务建立规范、考核标准、考核评价,做好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同时,政府要加强培育、引进、提升专业技能人才,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借助大数据、云技术等多种手段满足社会大众对电子政务的需求,帮助大众以更轻松的方式参与行政管理、参与行政决策,让电子政务成为服务型政府常态化、日常性的行政管理抓手。

3.4 加强政府渠道监管,建立健全法制规章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固然为大众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随着社会大众对互联网的了解、运用不断增强,互联网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我国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认真思考应对互联网负面信息的方法,更好地推进服务型政府建立。我国除了要建立成熟的制度规章外,更要加大规范整个互联网舆论的力度,正確引导舆论的走向,清理网络环境中的恶性谣言和恶意诽谤,让社会公众可以更好地参与行政管理,杜绝流言蜚语给社会公众造成误导。

4 结 语

“互联网+服务型”政府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突出治理能力、强化管理服务和落实公众至上的关键举措,能够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的创新变革,也将能够全面满足公众享受便捷、优质政务服务的内在需求。社会在不断发展变革,技术在不断推陈出新,“互联网+服务型”政府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产物,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创建“互联网+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高效、精准的服务,才能让互联网与服务型政府进行深度融合,创新管理模式,实现政府转变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公正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琳,曹卫,刘真,陈俊宏.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挑战、机遇和发展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刘洁玉.互联网下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5(22).

[3]罗睿.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6).

[4]吕小刚.“互联网+”时代电子政务助推法治政府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5(21).

[5]谭平.“互联网+”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机制创新[J].探索,2016(5).

[6]王国华.论“互联网+”下的社会治理转型[J].学术前沿,2015(5).

[7]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

8]何继新,李原乐.“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建构中的管理问题——基于供给效率观[J].电子政务,2016(10).

[9]周荣.新时代下电子政务建设与行政管理创新互动关系探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15).

[10]修丽.面向新时代深化中国政治学行政学研究——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2017年年会综述[J].行政管理改革,2018(1).

[11]杨昱晨.新公共管理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借鉴意义[J].才智,2017(30).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服务型互联网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服务型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