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胎儿心脏畸形应用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

2018-10-22 11:41孙辉罗勇辉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产前诊断二维超声

孙辉 罗勇辉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行以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筛查的中晚期孕妇1 885例,针对疑似胎儿畸形的孕妇行单独二维超声诊断、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并与引产或胎儿出生后结果对比。结果:所选孕妇娩出胎儿1 897例胎儿,共有95处胎儿畸形,其中16处为心脏畸形。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胎儿畸形诊断准确率、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单独二维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行以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可以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提高。

【關键词】 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心脏畸形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1.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1-00-03

胎儿心脏畸形是胎儿畸形的一种常见类型,在围生期胎儿病死率比较高[1]。通常是因胎儿在母体中发育时部分停顿或出现缺陷所引起,据相关数据统计指出,在胎儿宫内总病死概率中,胎儿心脏畸形致死率为20%~30%,胎儿心脏畸形不仅对产科质量有严重影响,而且对人口质量有严重影响。对于此需要对先天性疾病患儿出生概率进行控制,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2]。超声诊断具有准确、高效的优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3]。四维超声逐渐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应用效果良好[4]。本文分析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行以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筛查的中晚期孕妇1 885例,所选孕妇生育能力、妊娠期情况均处于正常状态,排除存在免疫性疾病、心肝肾脏器病变、精神障碍等孕妇。所选孕妇年龄22~35岁,平均(28.6±3.3)岁,孕周为22~29周,平均(25.6±1.9)周,1 006例为初产妇、8 79例为经产妇。

1.2 方法

通过多普勒超声诊断仪(Voluson E8型号)进行诊断,二维超声、四维超声探头频率分别设置为3.5 MHz、2.5~7.0 MHz。二维超声检查如下:选择平卧位,将腹部暴露出来,通过连续追踪法扫描腹部纵向、横向、斜向各方向切面。详细探查胎儿头面部、颈部、胸腹部、四肢等部位结构情况,并对羊水、胎盘情况进行探查。对胸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径等参数进行测量。并对异常部位及超声表现进行记录。四维超声检查如下:于二维模式下先行二维超声检查,仔细检查胎儿全身情况,按照三血管平面、四腔心及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对胎儿心脏进行观察。对检查模式进行调整,调整为四维容积采样框模式,将专用探头放置在目标观察区,将表面光滑模式设定为观察模式,并将四维模式启动。对X轴、Y轴、Z轴进行调整,观察动态立体图像,对疑似病变进行详细记录。将图像储存,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对畸形情况进行进一步确定。定期复诊,若畸形严重则行引产。

1.3 观察指标

对所选孕妇进行持续随访,直至产后1个月,对心脏畸形检出率进行比较,并与引产或娩出胎儿情况进行比较,对诊断准确率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胎儿畸形情况分析

所选孕妇娩出胎儿1 897例胎儿,共有95处胎儿畸形,见表1。

2.2 不同方法诊断胎儿畸形情况比较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准确率高于单纯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不同方法诊断胎儿心脏畸形情况比较

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心脏畸形准确率高于单纯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在死亡新生儿中,胎儿心脏畸形是一个重要因素。胎儿心脏畸形的出现于胎儿胚胎发育过程中心脏形成障碍、大血管形成障碍所导致的局部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之间有紧密联系[5]。心脏畸形包括多种类型,仅有部分小室间隔缺损患者在5岁前有可能自愈,其他类型心脏畸形均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于复杂心脏畸形患儿来说,出生后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难度,所以在产前准确诊断心脏畸形,并适时停止妊娠,可以使心脏畸形患儿出生率降低,进而提高产科质量[6]。

在孕妇产前筛查中,胎儿超声检查是重要影像学检查方式之一,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诊断结果比较可靠,另外超声诊断不仅不会造成创伤,而且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因此受到广泛认可[7]。二维超声是常规诊断手段,可以将胎儿某部位断面图像显示出来,但很难为临床诊断提供直观且全面的立体图像,同时也不能将立体结构呈现出来,对复杂形态结构变化难以准确分辨,同时在诊断细微结构上也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现象,因此其在胎儿心脏畸形检查中的应用有一定局限性[8]。近些年,伴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四维超声成为新超声方法和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作为新型影像学诊断方式,与其他超声诊断方式相比,四维超声具备立体成像功能,不仅可以实时观察机体中器官动态运动状态,还可以将胎儿表面细微的位置关系及结构特征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也使得诊断更加可靠。四维超声可以全方位、动态化地对胎儿心脏畸形进行诊断,对胎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提升有重要价值[9]。

据临床研究指出,诊断分析及数据采集工作等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而四维超声诊断方式的应用可利用重建技术有效规避这一问题。现阶段,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的联合应用成为临床应用与研究的重点[1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72.63%,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47%。同时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62.50%,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75%。由此可见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的联合应用可以有效诊断胎儿畸形。这与莫爱红[11]研究结果一致。

二维超声的单独应用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主要是受以下因素影响:(1)孕妇过度肥胖或有腹部手术史;(2)胎儿脊柱、骨骼及肋骨声响;(3)检查过程中胎儿肢体运动、呼吸运动等,羊水少;(4)数据采集完整程度不足。尽管四维超声诊断过程也会受到上述因素影響,但其可以使这些因素的不良影响程度降低,同时四维超声诊断可以对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并对相关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确保成像的多样化特点。正因为四维超声诊断具备诸多优势,因此可以使数据采集时间减少,胎儿及孕妇运动对检查结果的影响降低[12]。另外,超声可以对动态立体图像进行储存,可以使医师详细地分析胎儿情况。针对情况复杂的胎儿,还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开展专家会诊,使诊断准确率得到提升。因此在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二维与四维超声联合应用的效果更佳。

对产前胎儿心脏畸形行以二维联合四维超声诊断可以使心脏畸形诊断准确率提高,还可以使出生缺陷率降低,实现优生优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建茹.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与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9):1163-1164.

[2]杨静,刘霞,许川一,等.四维超声STIC技术在胎儿心脏畸形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3):452-454.

[3]鞠小莲.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58.

[4]李宁,李岩.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应用于产前胎儿筛查的临床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1(1):98-100.

[5]陈继来.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8):396-397.

[6]张庆霞.四维超声与二维超声在产科检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医药前沿,2017,7(10):98-99.

[7]王海玉.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1):38-40.

[8]张臻,庞雄.联合应用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2):2256-2257.

[9]练纯玉.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1):134-135.

[10]毛利萍.四维超声在胎儿心脏畸形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4):779-780.

[11]莫爱红.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5,2(12):85-86.

[12]刘海燕.四维彩超在筛查胎儿畸形中的临床意义[J].医药前沿,2016,6(26):152-153.

(收稿日期:2018-03-09)

猜你喜欢
产前诊断二维超声
超声在产前诊断胎盘血管前置中的价值分析
孕中期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在减少出生缺陷患儿中的临床价值
二维超声检查和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胎儿发育异常效果对比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肱骨外上髁炎的初步探讨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胎儿腹部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阴道彩超三维成像在诊断子宫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法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应用价值
回顾性分析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