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效果分析

2018-10-22 11:41张盛东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21期
关键词:混合痔中西医结合效果

张盛东

【摘要】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效果。方法:择84例2015年1月-2017年5月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患者按随机表分组。西医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100评分。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疼痛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QOL-10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低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水肿,加速疼痛和水肿消退,加速切口愈合和排便,有助于缩短出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混合痔; 术后切口水肿; 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1.0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1-0-02

肛缘水肿在混合痔术后非常常见,以手术损伤局部组织引起淋巴和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间隙水分潴留过多相关。同时,术后切口水肿的发生也和血管损伤后血液渗入组织间隙产生血栓相关[1]。西医上对于术后切口水肿的处理一般采用消肿药物进行干预,但起效比较慢且效果不甚理想。本研究择84例2015年1月-2017年5月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患者按随机表分组,探讨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84例2015年1月-2017年5月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患者按随机表分组。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混合痔诊断标准,均可配合本次研究,对本研究药物无禁忌。排除标准:除外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西医治疗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21~56岁,平均(36.11±2.12)岁;发病时间4个月~10年,平均(2.14±0.78)年。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22~56岁,平均(36.16±2.11)岁。发病时间4个月~10年,平均(2.15±0.76)年。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西医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采用地奥司明片(国药准字H20058471 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次口服

900 mg,每天2次,连服10 d。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服用地奥司明片基础上,给予中药熏洗治疗。方剂:大黄,五倍子、白鲜皮、苦参、威灵仙、黄柏、枯矾各20 g,马齿苋45 g,先武火煎煮沸腾后5 min给予中火煎煮,将药液冷却至50 ℃后装入盆中,将患者臀部置于液面上10 cm熏蒸,药液温度达到体温的情况下,用其坐浴5~10 min, 1次/d。治疗1周。在熏蒸治疗的同时进行针灸治疗,取百会穴、三阴交、长强穴、次髎和承山穴,常规消毒,针刺,以酸胀感为宜。每天1次,治疗1周[2]。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发生率、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生活质量QOL-100评分(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4 d水肿消退;有效,治疗5~8 d水肿消退;无效,超过9 d水肿仍未消退。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92.86%)高于西医治疗组(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发生率高,术后切口水肿的产生和异物刺激、炎性水肿刺激、局部结扎、尿潴留、组织创伤等密切相关[4-5],同时,因肛门直肠区域具备非常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丰富,患者受刺激后还可出现明显疼痛而影响其睡眠和康复,不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和切口创面愈合。西医预防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一般采用地奥司明片等药物口服,但效果欠佳。中医在预防和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方面效果独特,中医认为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发生和经络瘀阻、湿热下注等相关,在治疗上需采用调节经络、清热解毒祛湿的治疗方法[6-9]。其中,针灸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中枢神经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而改善血管通透性,缓解术后肛门括约肌痉挛,改善微循环,降低炎症介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有利于减轻肛缘切口水肿。中药熏洗方中,各種成分可发挥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收敛祛湿,消肿止痛,通络定痛,活血祛瘀等作用。诸药合用,可达到消肿止痛和清热利湿之功[10-12]。

本研究中,西醫治疗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混合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均优于西医治疗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术后疼痛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低于西医治疗组(P<0.05)。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术后切口水肿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和水肿,加速疼痛和水肿消退,加速切口愈合和排便,有助于缩短出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魏妮,梁靖华,孙林梅,等.中医内外合治治疗痔疮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811-2813.

[2]韦娟,付荣,缪红莉,等.中医熏洗坐浴与针刺痔疮穴治疗老年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0):1062-1064.

[3]边界.痔疮止痛浸膏熏洗坐浴护理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水肿[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2(3):541-543.

[4]张丽萍.痔疮术后肛缘水肿的中医治疗及护理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8):47-48.

[5]农村广.长强、承山穴位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临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0(12):78-79.

[6]杜炳林.长强穴埋线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5,32(1):87-88.

[7]裴鹏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外剥内扎术对老年环形混合痔的治疗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5):73-74.

[8]冯振仁.小切口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液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7):107-109.

[9]李敏香,苏爱建,谢丽叶,等.石蜡油肛注与中西医护理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6):2534-2536.

[10]吴坤显,洪少东,张泉军,等.混合痔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对医疗费用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3):95-97.

[11]李会芹.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混合痔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5):533-534.

[12]张惠玲,肖秋平.中西医结合无痛护理模式在混合痔围手术期的护理[J].光明中医,2016,31(6):877-878.

(收稿日期:2018-03-06)

猜你喜欢
混合痔中西医结合效果
灵动耳环
临床护理路径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