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的儒学讲堂

2018-10-24 00:52赵星灿尤明文
走向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讲堂儒家文化弟子规

文/赵星灿 尤明文

○儒家文化进校园,给师生带来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体验。Confucian culture entered the campus, bringing different traditional culture experience to teachers and students.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位于泗水之畔的泗水县,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2012年底,一批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北东野村试点开设了“乡村儒学讲堂”,为村民讲授儒家文化,滋润乡村,教化群众。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乡村儒学现象”。

圣人故乡唤起学者责任担当

2007年,国际儒学联合会在北京召开首届儒学普及工作座谈会。会后,王殿卿、牟钟鉴、丁冠之等海内外二十余位儒学专家学者,共同倡议在圣人孔子故里创建一所致力于儒学研究传播的社会机构,取名为尼山圣源书院。

2008年10月,在距离孔子诞生地夫子洞村不足八百米的泗水县北东野村,书院正式挂牌成立,随之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高端学术团队,迅速成为全国性传统文化师资培训基地。2012年末,书院专家在对孔子诞生地夫子洞附近的北东野村、夫子洞村、周家庄等几个村子调研时发现,近代以来,维系乡村伦理和亲情的教化体系几乎殆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借鉴传统社教形式,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那么,乡村文明如何重建?尼山圣源书院的学者们,决心从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开始探索。他们认为,光建书院还不够,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历史典籍、象牙塔里和学术研讨中,必须以书院为平台,把儒学经典、优秀传统文化送到村里,送到村民家里,种到人们心里,于是在村里开办儒学讲堂、重建乡村儒学的想法出现了。

2013年1月16日,主要面向北东野村民的第一堂乡村儒学课,在尼山圣源书院开讲。

讲课前,在书院里等待的几位专家心里没底儿,多少人能来听课?计划每两周一次的课,能有多少人坚持?据圣水峪镇党委宣传委员颜磊回忆,最初将村民动员进课堂来听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没过多久,每次讲课时讲堂中都坐满了村民。从当初的数十人到现如今的一两百人,听课的范围也开始从一个村子逐渐辐射到周边的几个村庄。

村民来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把课讲到他们心坎上。讲堂上学者们采取故事化、生活化、互动化的授课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村民讲授儒学经典。颜磊说:“他们需要平易近人的语言、生动活泼的道理、深入浅出的引导,一旦听不懂,下次就不会来了。”

为此,专家学者们从人们普遍关心的孝道开始,不讲道理讲故事,不讲理论讲身边。果然,头一次讲孝道就有不少村民感动得掉泪,几场孝道课下来,村民们反响热烈、反映良好,纷纷相互告知,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了。

乡村重启圣地儒韵民风

在讲授孝道取得良好开局之后,专家们开始引入礼仪教育,讲授《论语》《弟子规》等经典。《弟子规》在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中备受重视,主要教孩童与年轻人孝道、礼仪和人生修为,也是所有年龄层次的人们必要的行为规范。通过讲课,乡亲们对《弟子规》中的人生道理、传统礼仪产生了浓厚兴趣。

于是,课堂邀请礼仪专家们来给村民演示成童礼、开笔礼、冠礼、婚礼等儒家生活礼仪,并在课堂上教导乡亲们互行礼仪。每次开课前,全体师生向孔子画像行拜师礼,青少年给在座的长辈们行敬长礼,父老乡亲们在儒风浓郁的课堂上,沐浴着礼让之风。

满腹经纶的讲师为缩短与村民的距离,经常走街串户,与村民闲聊家常,主动帮助困难人群,以真诚感染和吸引着朴实的父老乡亲。据颜磊介绍,专家赵法生每次讲完课都要到村民家里坐坐,遇到人家干什么,他就帮着干,人家让吃饭就吃。有时候热情的老乡端上一杯水,虽然杯子有些茶垢,怕老乡们觉得见外,他端起杯子就喝。

○“和为贵”调解室里探索儒学治乡新模式。Exploring the new mode of township governance with Confucianism in “Precious Harmony” Mediation Room.

○儒学文艺活动丰富着市民的文化生活。Confucian artistic and cultural activities enrich the cultural life of citizens.

讲师中,最年轻的一位是张颖欣。她每次去村里讲课前,都会从衣橱中找出一件最简单、最朴素的衣服穿上,她经常说,“如果穿着太花哨、艳丽,非常容易让老乡们产生疏远感。”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村民们看待学者们的眼光变了——从最初的新鲜与怀疑,到亲近与信任,现在村民看到这些讲师们,都会很热情地上前打招呼。

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村民们对《弟子规》开始产生浓厚兴趣。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虽然腿脚不太方便,但依然坚持每堂课都来参加。她从来没有上过学,也不认识字,但却神奇地将《弟子规》的开头几句都背了下来。还有不少村里的老人,都带着孙子孙女来听课,甚至有的老人还要多拿一本教材,送给在城里上学的孙子孙女们。

颜磊说:“在讲堂开设半年后,为了考察村民学习效果,组织了一次背诵大赛。开始担心村民不愿意参与,没想到村民们的热情非常高涨。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村民们纷纷放下锄头来到讲堂,整个讲堂里坐满了村民,还有不少站着的。参加比赛的人,下至4岁儿童,上至耄耋老人纷纷主动上台背诵,使得结束时间一再推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乡村儒学讲堂”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乡亲们朴实、美丽的心灵,村民的家风教化、一言一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如今,每当讲堂上课的时间,村民们都会从各处赶来,腿脚不方便的拄着拐棍,眼睛看不清的有村民帮忙领着道,扶老携幼步履坚定的情景让人感动。”颜磊说。

“现在的‘乡村儒学讲堂’虽然是以讲课为主,但还聘请县剧团、志愿演出团、老年大学艺术团等到课堂上表演《借婆婆》《背公公》等爱亲敬老节目,展播以爱亲人物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让爱亲在乡亲们心里扎下根。还在每个村里的主干路上设立宣传栏,在墙上写上各种名言警句,村里的喇叭每天定时播放如《弟子规》等儒学教材。”颜磊说道。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优秀传统文化不能仅仅存在于象牙塔里,也不能陈列在博物馆里,泗水县创造性地把乡村儒学讲堂设在村里,搬到村民家门口,搬到田间地头,把儒家经典故事化,用人们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娓娓道来。

颜磊说,将村民身边的好人好事搬上讲台,用内容鲜活、形式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搭建了便于参与的平台,开辟了乐于参与的渠道,真正接了地气。将儒家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将儒家文化精髓融入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使优秀传统文化走出了“象牙塔”“图书馆”,重新回归作为根基的广大民众的生活中,优秀传统文化得以长期传承与发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文明素质,在身边实践中增强道德判断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孔子曾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说话忠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即使到了野蛮落后之域也会畅通无阻。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基本道德价值,不仅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不仅是传统的,也是永恒的,并注定将在中华文明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儒家文化凝结在历史里,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村里的人们。Confucian culture condensed in history is imperceptibly influencing the villagers.

编辑/郭蓓蓓

Sishui County, located by the Sishui River,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At the end of 2012, a group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set up a “Rural Confucian Lecture Room” at Beidongye Village, Shengshuiyu Town, Sishui County to impart the knowledge of Confucian culture to the villagers.

With unique charm, the lecture room nourishes the simple yet beautiful souls of these villagers, and imperceptibly changes their family tradition, as well as their speech and behavior. An old woman in her eighties perseveres in attending each lecture,though she has trouble in walking. She never went to school, and was illiterate.But surprisingly, she memorized the first few sentences of Di Zi Gui (Disciples’Rules). In the village, many old people might take their grandchildren to the lecture room. Some even applied for an extra textbook as a gift to their grandchildren studying in town.

Chinese civilization has a longstanding history. Splendid traditional culture cannot just exist in an ivory tower or museum. Sishui County creatively set up the Confucian lecture room in the village, and told the story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narrating them in plain language.

猜你喜欢
讲堂儒家文化弟子规
立足“和合讲堂” 开展“和融党建”
红领巾,好榜样!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弟子规
弟子规
基于儒家文化下的产品设计探讨
弟子规
DV校园 数彩讲堂
DV校园 数彩讲堂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