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入川”搬迁后退耕地牧草种植试验分析

2018-10-24 06:54张世斌
畜牧兽医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碱草禾本科黑麦草

张世斌

(古浪县草原工作站, 甘肃 古浪 73310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金家地沟。该地区海拔2 400~2 530 m,平均气温5.57℃,年均降雨量360 mm,年均蒸发量2 807 mm,无霜期153 t,土壤主要以栗钙土为主,搬迁后退耕地40.3 hm2。

1.2 主要牧草品种

栽培试验主要引进的优质牧草品种共14种,分别为:甘农一号苜蓿、杂花苜蓿、黄花草木樨、红豆草、箭舌豌豆、沙打旺6个豆科牧草品种;小黑麦、黑麦草、燕麦、甜高粱、加拿大披碱草、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老芒麦8个禾本科牧草品种。其中甜高粱种子由中科院兰州分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其余种子由甘肃省草原总站提供。

1.3 纯净度、发芽率测定

种植前对其进行了纯净度及发芽率试验,结果见表1。

1.4 播种地布局

古浪县十八里堡乡铁柜山村金家地沟“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后退耕地40.3hm2,其中4.3 hm2进行优质牧草的引进栽培试验研究,根据试验地自然状况,选14个地块,每个地块面积0.2~0.3 hm2,种植一个牧草品种。其中甘农一号苜蓿(0.2 hm2)、杂花苜蓿(0.06 hm2)、黄花草木樨(0.13 hm2)、红豆草(0.2 hm2)、箭舌豌豆(0.3 hm2)、沙打旺(0.2 hm2)、小黑麦(0.26 hm2)、黑麦草(0.06 hm2)、燕麦(0.26 hm2)、甜高粱(0.66 hm2)、加拿大披碱草(0.05 hm2)、肥披碱草(0.26 hm2)、垂穗披碱草(1.4 hm2)、老芒麦(0.13 hm2);其中36 hm2种植已通过种试适宜的垂穗披碱草10 hm2)、肥披碱草(5.3 hm2)、老芒麦(16.66 hm2)、小黑麦(2.66 hm2);其余(1.33 hm2)自然修复,作为试验区的对照区,进行对比分析。

表1 不同牧草品种纯净度及发芽率 %

1.5 播种方法及播量

播种方式采用撒播,播量根据不同草种千粒重确定。播种深度为1~4 cm。

1.6 主要测定内容

1.6.1 产草量和种子产量测定 根据牧草生长状况,测定其产草量。刈割用做青饲料的,在10%开花时刈割并测定产草量,收种子的种子成熟时测定产草量和种子产量。

1.6.2 株高测定 刈割用做青饲料的,在测定产草量时同时测定株高,收种子的种子成熟时测定产草量和种子产量时同时测定株高。

1.6.3 越冬率测定 根据越冬前后牧草株数分析越冬率。

1.6.4 抗逆性测定 抗旱、抗寒等抗逆性测定。

表2 不同牧草品种播种时间、深度及播种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牧草产草量

试验于2016年4月19日播种,燕麦、小黑麦、箭舌豌豆4月27日开始出苗,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加拿大披碱草和苜蓿等5月7日开始出苗。所有牧草在9月13日生长期结束,生长时间为129 t,刈割时测定产草量。一年生牧草燕麦、小黑麦、箭舌豌豆、红豆草等9月13日刈割时测定产草量。多年生牧草黑麦草、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加拿大披碱草等第一次刈割时间为7月5日,生长时间为69 t;第二次刈割时间为9月13日,生长时间为70 t。通过采样测定,14个牧草品种的产草量见表3。

表3 14个牧草品种产草量及干鲜比

从表3中可见,试验区豆科类中一年生牧草箭舌豌豆平均亩产草量为157.86 kg/hm2,其他豆科类多年生牧草第一年产量以黄花草木樨最高,甘农一号苜蓿次之,按照平均产草量高低排序,依次为:黄花草木樨>甘农一号苜蓿> 红豆草>杂花苜蓿>沙打旺;禾本科一年生牧草燕麦、小黑麦平均亩产草量分别为251.54 kg/hm2、166.75 kg/hm2,其他禾本科多年生牧草以老芒麦最高,肥披碱草次之,按照平均产草量高低排序,依次为: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黑麦草>加拿大披碱草>甜高粱。2016年雨水充分,牧草产草量普遍高于往年。由于试验区海拔高,气温低,甜高粱生长初期发芽破土率极低,生长缓慢,不能正常生长,不适应在当地种植。通过测算对比,种植的39 hm2优质牧草鲜草总产量比自然修复鲜草产量增加542 940.14 kg,公顷增加鲜草1 3921.5 kg。

2.2 种子产量

由于部分牧草不能完成生育期,种子不能成熟,因此筛选部分牧草进行了种子产量测定。测定结果见表4。

通过对种子产量的测定,豆科类一年生牧草箭舌豌豆的产量为2 250 kg/hm2,多年生牧草红豆草的产量600 kg/hm2;禾本科中一年生燕麦、小黑麦的种子产量分别为3 750 kg/hm2、3 615 kg/hm2,其他禾本科多年生以黑麦草最高,老芒麦次之,从高到低依次为黑麦草>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加拿大披碱草。

表4 牧草品种种子产量

2.3 株高

从长势看,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植株高度递减。通过测定,第一次刈割时,豆科类株高在90~135 cm之间,禾本科在110~167 cm之间;第二次刈割时,禾本科在54~102 cm之间,引进牧草的株高普遍高于往年第一年种植的高度,这可能是种植当年春季温度多雨,牧草生长旺盛。

3 讨论与结论

3.1 几种首选牧草种植的建议

通过引种试验表明,引进的豆科类一年生牧草箭舌豌豆、禾本科一年生牧草燕麦、小黑麦和豆科类多年生牧草红豆草、禾本科多年生牧草老芒麦、肥披碱草、垂穗披碱草在古浪县海拔2 400~2 530 m试验区都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是“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后退耕地种草的首选草种。建议今后将燕麦、箭舌豌豆、小黑麦、黑麦草、老芒麦、红豆草、肥披碱草和垂穗披碱草作为2 800 m搬迁区退耕地种草的主要推广品种,在草地建设、牧草饲料地建植中加以推广利用;

3.2 海拔高度对牧草种植的适应性

由于2 800 m搬迁区退耕地种草区生长季节短,海拔高、积温低,导致甜高粱发芽、出苗率极低,出苗率后长势缓慢,达不到甜高粱生长的要求,故甜高粱不适宜在2 800 m退耕地种植。

3.3 种植牧草的优势

古浪县“下山入川”移民搬迁后耕地种植优质牧草,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保护祁连山生态安全,同时可有效提高退耕地植被覆盖度和牧草生产量,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3.4 选育出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牧草品种

由于2016年降雨较多,雨水充足,种植的牧草生长良好。今后两年继续进行牧草物候期、抗旱、抗寒和越冬率的观测。通过抗逆性等的研究,进一步确定引进牧草的品种,为2 800 m退耕地种植牧草提供优质牧草品种和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碱草禾本科黑麦草
原生草
认识草,也是一门学问
不同行内生草影响葡萄果实品质
西藏3 种野生披碱草农艺性状分析
NaHCO3和Na2CO3胁迫对碱茅和披碱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青海高原披碱草属种间天然杂种的细胞学鉴定
种苗根荧光反应在多年生黑麦草与一年生黑麦草两个种测定中可靠性验证
芦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
黑麦草牧草养鹅初探
禾本科植物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