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2018-10-24 01:57张小辉
居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研究

张小辉

[摘要]橡胶沥青混凝土具有更高的高温抗车辙、低温抗裂、噪音相对较小的性能,可以更好地应对交通量大和重载交通。因此采用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本文对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研究

文章编号:2095 - 4085( 2018) 03 - 0118 - 03

1 橡胶沥青混凝土性能特点阐释

1.1 防水性强

由于橡胶沥青混凝土应力吸收层的防水能力较强,因此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吸收,有效地规避向下方渗透,全面保护沥青混合层的下层。

1.2 使用时间明显延长

在橡胶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橡胶粉,能够有效地改善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且粘度、热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显著提升。而橡胶本身弹性理想,在沥青施工过程中能够确保建设柔性,不断优化其自身的抗磨损能力与抗疲劳能力等多方面性能,使橡胶沥青混凝土产品的使用时间明显延长。

1.3 承重性理想

结合国内外相关数据可以了解到,不管是道路的铺设亦或是维修,将橡胶沥青混凝土应用于其中,都能够有效地改善路面的铺设效果,尤其是铺设厚度的减少,使其自身的承重性能更加理想。

2 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研究

2.1 工程项目分析

兰州新区科西路道路工程属于科教园区环体育学院道路,总长度是2600m。整个路段主要选择使用了普通沥青底面层和橡胶沥青面层。

2.2 常见的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解构

2.2.1 加工工艺分析

首先,搅拌法在橡胶沥青混凝土加工中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在加工之前,要求计量机构选择并确定具体的加工设备计量装置。在实践过程中,若选择使用的是固定加工设备,一定要与计量有效期的年限频率相互结合并标定,如果选择使用的是移动加工设备,必须保证各工程项目开工前实施标定工作。

其次,在生产橡胶沥青的过程中,尽可能选择使用间歇式方法,并且细化成连续式与间歇式两种。

再次,要合理控制橡胶沥青加工的温度,最佳的温度范围是180~ 190℃,但需要注意的是,最高不能高于210℃。如果出现废胎胶粉掺量比重增加的情况,加工的实际温度也应当随之提高。

最后,保证橡胶沥青的搅拌时间控制在45~60min范围内。在橡胶沥青出锅的时候,需要对其各指标展开检测。若为连续式生产,应每间隔45~60min对橡胶沥青技术指标实施抽样检测工作。

2.2.2 拌制工艺分析

一般来讲,橡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其他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相比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在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马歇尔击实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此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表1总结归纳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要求与范围。

通常,矿粉不会被添加到橡胶沥青混合料中,一般选择使用质量分数为1%的水泥进行替代。在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制的过程中,湿拌法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因而要以橡胶沥青与集料为重点,针对其拌制温度和出场温度加以严格地控制。在拌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要求温度处于170—185℃范围内,最高不允许超过195℃。

2.2.3 运输工艺分析

首先,大吨位运料车是运输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首选工具,不允许超载,也不允许出现急刹车等问题,否则会严重损伤透层与封层。一旦等待运料车辆超过四辆,即可开展摊铺施工作业。

其次,使用运料车前后一定要及时清扫并始终保持干净的状态。将隔离剂亦或是防黏剂涂抹于车厢板上,以免沥青粘结问题的出现,坚决不允许车厢底部积聚大量的液体。

最后,由拌和机向运料车装料的过程中,要求汽车多次挪動位置,始终保证装料的平衡性,有效地规避混合料的离析。当运料车运输混合料的情况下,要求使用苫布覆盖,以达到保温与防雨的目的,避免不必要的污染。

2.2.4 摊铺工艺分析

橡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以及具体的注意事项,和普通沥青混凝土大致相同。但需要注意的是,热拌橡胶沥青混合料最低摊铺的温度要综合考虑铺筑层厚度、温度、风速和下卧层表面温度等诸多因素来确定,坚决不允许低于以下要求,如表2所示。

2.2.5 碾压工艺分析

一般情况下,橡胶沥青混合料压实层的厚度最大不应超过lOOmm。在使用压路机的过程中,行驶的速度不应过快且应均匀,进而实施碾压作业。其中,压路机的碾压速度要求集中表现如表3所示。

众所周知,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温度和橡胶沥青的黏度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就是说,随着黏度的增加,实际的碾压温度也会随之提高。一般情况下,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初压温度都高于155℃,而且复压的温度最好不要低于135℃,终压结束的温度应超过llO℃。表4是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的标准要求。

2.2.6 其他工艺分析

经过实际检测以后得到的结果是:压实度的平均数值是97.18%,而平整度的平均数值是0.75 mm,弯沉值的平均数值是17,而设计的要求为25.7,厚度的平均数值是41mm,设计厚度为40mm。另外,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实测项目具体如表5所示。

3 橡胶沥青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

3.1 原材料方面

在实践过程中,应遵循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管理规定要求,对橡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中所包含的粗集料以及细集料展开抽样检查、频率检测。与此同时,还需要将湿拌工艺中机制沥青与干拌工艺中沥青、矿粉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实施抽样检查工作。对于袋装橡胶粉而言,在其进入施工现场之前,一定要将化学物理指标作为重要参考依据进行检测。而在接受检查以后,则需要根据既定的频率贯彻落实化学指标的抽样检测工作。在物理指标检测方面,需将每lOt频率当做标准,同时要结合道路施工材料管理的要求,保证橡胶粉掺入量的实际误差不允许超过2%且不存在负误差。

3.2 生产过程方面

在生产橡胶沥青混凝土的过程中进行控制,具体的表现就是确保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将混合料的生产与施工过程作为重点采取动态性与过程性控制措施,以实现混合料应用于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满足标准要求。

3.3 混合料生产质量方面

对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展开有效控制的过程中,需要与生产中对温度以及时间的要求相吻合,特别是沥青干拌时间与湿拌时间的有效控制。除此之外,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混合料碾压的工艺、碾压机器的型号以及相应的温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橡胶沥青混凝土的灵活应用,可以全面提升路面高温与低温的稳定性以及耐疲劳性,缓解反射裂缝的出现,使路面使用的寿命,减少维修的费用支出,获取可观社会与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橡胶沥青公路十分舒适且平稳,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行车舒适程度与安全水平。在沥青混凝土中添加橡胶粉使路用性能显著提高,同时实现低污染回收利用废旧轮胎,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庄健.浅谈橡胶沥青在公路路面的应用技术[J].华东公路,2012,(01).

[2]范海媛.浅谈橡胶沥青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02).

[3]刘文亚,橡胶沥青特性及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J].市政技术,2010,(S1).

[4]傅磊,涂平平.沥青混凝土改善路面施工技术方案[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6,(11).

[5]刘长喜,橡胶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 04).

6]杨晓玲,公路养护工作中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技术探讨[J].甘肃科技纵横,2016,(11).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研究
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工艺及其控制管理探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地铁信号系统车站施工工艺研究
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重点及施工工艺探讨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