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2018-10-25 02:09吕臻
党史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三大纪律人民军队纪律

吕臻

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起草了《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新中国成立后,该《训令》被编入《毛泽东选集》,其中清楚地告诉人们:

本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軍略有出入。

实行了多年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尽管具体内容在不同时候和不同部队略有出入,但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早已有之,而且这句名言,从名称到内容,都那么简简单单,朗朗上口。自其诞生演变并确定以来,不仅人民军队的官兵“个个要牢记”,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是毛泽东为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制定的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不能违背的铁的准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由来及流传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展厅里,陈列着一幅写着红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包袱皮。由于年月已久,白布已经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这是一件很有纪念价值的文物,因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是有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规之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

解放军自建军之始,就极其重视加强革命纪律,这是人民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显著标志。

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时,就要求部队官兵对待人民群众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夫,不打人,不骂人。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大事纪实》书中记载:

1927年10月,工农革命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抵达荆竹山,王佐派侦探队长朱持柳前往迎接。由于战士们长途跋涉,饥饿难忍,刨了老百姓的红薯吃,违反了群众纪律。毛泽东得知情况后,于次日在荆竹山雷打石上召开大会。要求部队官兵严格遵守群众纪律,和山上的王佐部队搞好关系,做好群众工作,同时提出了人民军队最早的三项纪律。

这里提到的“三项纪律”分别是:

第一,行动听指挥;

第二,不拿群众一个红薯;

第三,打土豪要归公。

1928年4月,又提出了“六项注意”,分别是:

一、上门板;

二、捆铺草;

三、说话和气;

四、买卖公平;

五、借东西要还;

六、损坏东西要赔。

同时,“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改为“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

1929年以后,毛泽东将“三项纪律”中的“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改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将“打土豪要归公”改为“筹款要归公”,后来又改为“一切缴获要归公”。

对于“六项注意”,有人提议要增加“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内容。毛泽东完全同意。这就变成了八项注意。

这就是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最初版本。

特别是纪律问题,一是由这支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二是因为当时军队里存在着一些错误思想和纪律松懈现象。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专门指出:“红军纪律是一种对群众的实际宣传,现在的纪律比前松懈了,因此给了群众以不好的影响。”

加强纪律宣传和纪律教育,成为红军的要务。推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宣传教育,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措施。

不仅在中央苏区,而且在当时的各苏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红军的纪律原则都广为传播。鄂豫皖苏区传唱的《红军纪律歌》,歌词写道:

红军纪律最严明:行动听命令,不得胡乱行;打土豪要归公,买卖要公平;工农的东西,不可拿分文;说话要和气,开口不骂人;无产阶级劳苦群众,个个尽相亲。出发与宿营,样样要记清:上门板,捆铺草,房子扫干净;借物要送还,损失要赔银;便溺找厕所,不搜俘虏身。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家照此行。

从这首《红军纪律歌》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很早的时候就已经传到了鄂豫皖等其他苏区,并且被编成歌谣,在红军指战员中间流传开来。

1931年9月,中共苏区中央局秘书长欧阳钦在上海汇报工作时,还特意详细列举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条文内容,得到中央的肯定。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于是成为人民军队纪律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明确遵循。后来在《毛泽东选集》的注释当中,对其作了这样的评价: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红军以及后来的八路军、新四军、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人民军队的建设,对于正确处理军队内部关系、团结人民群众和确立人民军队对待俘虏的正确政策,都起了伟大的作用。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实行多年,其内容各地各军略有出入”,1947年10月10日毛泽东为此起草发出了《关于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训令》,对其内容作了统一规定,要求各地各军“即以此为准,深入教育,严格执行”,同时也指出“至于其他应当注意事项,各地各军最高首长,可根据具体情况,规定若干项目,以命令施行之”。

这份重新颁布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条文内容为:

三大纪律:

(一)一切行动听指挥;

(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三)一切缴获要归公。

八项注意:

(一)说话和气;

(二)买卖公平;

(三)借东西要还;

(四)损坏东西要赔;

(五)不打人骂人;

(六)不损坏庄稼;

(七)不调戏妇女;

(八)不虐待俘虏。

自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容正式确定下来。1960年9月,在整理出版《毛泽东选集》第四卷时,这份《训令》被收录其中,成为全党全社会普遍学习的纪律教材,教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党员群众。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熏陶下的人民军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长期教育熏陶下的人民军队,对敌斗争英勇坚决,无往而不胜,对群众则始终展现出作为人民子弟兵的立场本色、精神风范和严明纪律,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涌现出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人物與事迹。

早在红军时期,古田会议就提出要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树立人民军队纪律严明的威武之师形象。在革命初期,靠着坚定的理想和铁的纪律,红军和人民群众形成了血肉相连的鱼水之情,坚持了下来,不断发展壮大。

在长征途中,红军纪律极为严明。广大红军指战员斗争环境恶劣,生活艰苦异常,但他们始终对群众秋毫无犯,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群众称赞“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

红军领导机关反复强调严明纪律的重要性,强调在加强红军纪律检查时,还要加强对红军纪律的教育,提高红军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长征初始,红军总政治部就发出《对目前行动的政治工作训令》,强调:

要耐心教育每个战士,绝对服从命令,严守纪律,不强买,不乱打土豪,不侵犯群众利益,与群众发生亲密关系。严厉处罚破坏纪律、违犯阶级路线的分子,每连队宣传队布置时,应实行进出宣传与检查纪律。

由于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不懈的纪律教育检查以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切实可行的纪律原则,红军在长征途中显现出革命军队的优良作风和杰出风范。

1935年2月,红军长征途经四川古蔺县境时,朱德向毛泽东讲起两个红军遵守纪律的事例:一个是红军路过该地橘林时秋毫无犯,另一个是红军战士挖了群众萝卜后塞进铜元作为酬金。毛泽东听后很高兴,说:“《宋史》言,岳飞军‘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我们朱毛红军在井冈山是这样,到了总司令的四川家乡也是这样。”

毛泽东看得非常清楚:这样的军队才是真正有希望的军队。对于这一点,人民群众看得也非常清楚。

红军长征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也正是靠着正确的民族政策以及严明的纪律,处理好了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顺利实现了战略转移。为尊重少数民族人民及其宗教信仰,红军总政治部作出军队不得进入喇嘛寺、清真寺,禁止索取寺庙僧侣、群众的财物等规定。

当时还有不少穷苦的少数民族青年积极参加红军,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目睹了红军和旧军队纪律的截然不同,并且由此认定红军是穷苦人自己的队伍。世袭羌族土司安登榜的故事就是这样的。当时红四方面军在西渡嘉陵江后,执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政策。而当安登榜在遭到国民党军追捕走投无路时,恰遇刚刚进入羌族地区的红军。安登榜看见红军纪律严明,尊重少数民族,提倡“回番汉各民族平等”,便率领随从毅然参加红军,并利用他的身份和影响在羌族地区为红军做了大量工作。后来,红军战士安登榜在长征路上英勇捐躯。

这样的事例在长征时还有很多。正如古田会议决议案中所说,“红军纪律是一种对群众的实际宣传”。严明的纪律比讲千言万语都更能打动群众、说服群众。毛泽东指出:必须看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能否胜利,就看我们能否团结中国的三万万六千万农民,实质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就要坚持这个原则,经常说服我们的同志,一次说服不了,二次再说,要经常讲。要告诉大家应当怎样去做,多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朱德也曾指出:“我们创造了新的革命军队,还创造了新的革命纪律。这就是著名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这些制度起了很大作用,使我们的军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并受到老百姓的敬重”。当初,我们党和红军就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铁的纪律,深入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号召起千千万万的穷苦百姓,投身到革命的滚滚洪流中。

解放战争时期广为流传的“锦州苹果”和“解放军露宿上海街头”的故事也很能说明问题。

1948年11月8日,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谭政等负责人在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的报告里,详细汇报了所属部队的纪律执行情况,其中特别提到了部队在某地发现大批苹果,“战士一个未动”的情况。此后,“锦州苹果”的故事广为流传。1956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回忆到听说这件事后的心情时说: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不仅是在锦州,攻入天津时,解放军战士不起火,只吃自备干粮,多数人连咸菜也吃不上,对群众所送饭菜一概谢绝!广大群众深受感动,有的热泪盈眶,连声说:解放军好!共产党好!毛主席好!这些都显示出人民军队的纪律风范。

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刚刚解放的上海。解放军打进上海后,模范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了不惊扰市民,在蒙蒙细雨中,部队和衣抱枪,悄然无声地睡在潮湿的路边。早上市民醒来,开门看到这一感人的场景,油然而生的便是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由衷赞佩。解放军用严明的纪律令无数上海市民为之动容,并深深震撼着这座旧中国最大的城市。

时居上海的竺可桢,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了这感人的一幕,他写道:

五月廿六日 星期四。下午三点起微雨,子夜大雨。上海全部解放。……解放军在路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在研究院门前亦有岗位,院中同人予以食物均不受。守门之站岗者倦则卧地,亦绝不扰人,纪律之佳诚难得也。

1993年,荣毅仁仍然难以忘记这件事带给他内心的冲击。他回忆说:

解放上海的炮声初停,无数解放军战士日日夜夜风餐露宿、不入民宅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的心。与几天前还在城里横行霸道的国民党兵痞相比,这才是秋毫无犯的人民子弟兵。由此,我对新生的政权有了好感,又通过与党政领导人的接触,觉得他们有朝气、守信誉、尚实干。特别是党和政府保护工商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并在抗美援朝中敢于碰硬,使我直感地相信这个政府靠得住。新中国不断繁荣昌盛,从此有了希望,自己也可以在事业上大干一番。

就连当时在上海的国外报纸也报道说:

中共军队军纪优良,行止有节,虽然有许多大厦是打开着,可以用来做军营,而中共军队仍睡在人行道上。

这些只是体现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代表人民军队形象的众多事例中的几个。这是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这就是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长期教育熏陶的人民军队,这样的军队无敌于天下。

一首广为传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传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为深入人心的一种形式,是以它的内容为基础谱写而成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歌词全文是: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犯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这首为人们熟悉、广为传唱的经典革命歌曲,最早是由红军老战士程坦创作的。程坦曾参加黄麻起义,后来参加红军,担任红25军政治部秘书长。1935年9月,红25军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15军团。由于当时纪律教育的需要,程坦根据中央红军先期带到陕北的有关“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文件内容,使用曾在鄂豫皖苏区流传的《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的音调,填写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在《红旗报》上刊登。这首歌曲从此在人民军队中广泛传唱。此后,歌词的内容又几经调整补充。1957年,解放军总政治部再次组织人修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的歌词。此稿经批准后作为定稿一直沿用至今。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还专门就纪律问题提出了这样一条要求:

军队里头要经常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

演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就是在党和军队里面进行这方面教育的一个有效形式。

1959年9月30日,李志民上将曾指挥由230名将军组成的“将军合唱团”在国庆10周年庆典上演唱《三大紀律八项注意》歌,受到全场热烈鼓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凝结着解放军多年锤炼而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不仅有力地保障了人民军队自身的纪律建设,在关键历史时刻还屡屡发挥出深远而重大的政治作用。

20世纪70年代,面对国际复杂局势和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毛泽东在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通过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向党内军内传递明确的政治信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成为关键时刻我们党战胜艰难险阻、维护团结统一的精神法宝。

1971年8月15日至9月12日,毛泽东在南方视察期间,多次与随行人员和有关座谈同志一起唱《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表达出反对和防止党内分裂、维护团结的鲜明立场。8月27日、28日,毛泽东在长沙分别同华国锋、卜占亚以及刘兴元、丁盛、韦国清等谈过党内路线斗争情况后,又带领全体在场同志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包括在武昌会见刘丰时,在杭州会见南萍、熊应堂、陈励耘等时,毛泽东也都同他们合唱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毛泽东强调部队在整风中要防止和克服骄傲自满和军阀作风。他还谈道:“你们不光要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你们还要讲解,还要按照它去做。”“‘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这一条非常重要。步调不一致,分成两派,怎么样能得胜利呢?”所有这些举措,对于挫败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973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为了顺利达成这一目标,12月12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主持召开了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他说:“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个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我想了好几年了。主要问题是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政治委员不走。”为执行好这一决定,毛泽东特别强调:“第一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步调要一致,不一致就不行。”此时,他提议在座的政治局委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15日晚,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部分政治局成员和北京、沈阳、济南、武汉军区负责人参加。在谈到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问题时,他说:“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也不大好。要革命,哪个地方都可以革命嘛。”会上,毛泽东再次指挥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

21日下午,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处接见了参加中共中央军委会议的全体成员。会见开始时,毛泽东亲切接见了一大批军队领导同志,共同回忆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回忆了和朱德的深情厚谊。他还饶有兴致地同许世友讨论了读《红楼梦》的有关情况。会议最后,周恩来提议大家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第一段。毛泽东说:“不错,就是这一条要紧。还有八项注意,第一项注意,第五项注意。第一项注意,说话要和气。第五项注意是,军阀作风不要呢。”

22日,毛泽东圈阅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草稿)》。《命令》说:

为了加强军队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准备,为了使军区主要领导干部交流经验,熟习更多地区的情况,经毛主席、党中央决定,北京与沈阳、南京与广州、济南与武汉、福州与兰州八个军区司令员相互对调。命令于本日发出。

命令下达后,八大军区司令员不带随员,迅即奔赴新的工作岗位,体现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革命精神。

这样重大的政治决定,毛泽东谈笑间便做通了大家的工作,十天不到调整到位。他没有过多着墨于对调问题,而是通过在不同场合和军队将领亲切交谈,共同回忆革命峥嵘岁月、革命友情及革命事业的来之不易,并且通过三次同大家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强调“一切行动听指挥”,提倡发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其中的智慧、气魄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度,让人久久不能平静。邓小平后来特别回顾到这段经过,说:“军队非讲纪律不可,纪律松弛是不行的。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最后几年,特别强调这个问题,亲自领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这是好多同志都知道的。三大纪律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八大军区司令调动时,十天都到了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为人民军队精神风范的伟大象征,深深扎根于历史,深深扎根于人民,其必将带着既往的辉煌和荣誉,不断在新时期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思想光芒。

猜你喜欢
三大纪律人民军队纪律
毛泽东亲手起草的训令: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人民军队忠于党
纪律
把纪律挺在前面要做到“四个在前”
鲜为人知的另一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中国人民解放军法规建设的传家宝——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深刻内涵及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