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方式的调查研究

2018-10-25 10:53朱晓燕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攻击性行为幼儿

朱晓燕

摘 要:本文運用了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教师针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所采取的指导方式进行了观察研究。

关键词:教师指导方式 攻击性行为 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0-0233-01

1 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在行为指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平常的行为指导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笔者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种问题。

1.1 教师偏向于鼓励幼儿忍让

案例一:下午,大班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在自由活动时,皓皓打了小宇,小宇没有还手,被顾老师看到了这一幕,于是顾老师一把拉过皓皓,教育并责罚了他,而对于没有还手的小宇,顾老师则当着其他的小朋友的面对他进行了表扬:小宇是个乖孩子,没有因为人家打他就去还手,真棒!

案例中,老师鼓励其他幼儿向小宇学习,忍让受到的攻击,而不是去正确的引导幼儿在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该如何解决。在日常的一日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教师常用的调解方式就是说:“要是他以后打你,你就过来告诉老师,老师来教育他”这种偏于鼓励忍让的教师主导型指导不但不能帮助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还会让幼儿觉得凡事都会有老师替我做好决定,事情就等着老师来权威裁定好了,致使幼儿在以后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冲突时变得更加无能为力。

1.2 教师粗暴解决攻击事件

案例二:上午,早操活动时间,汤老师带领大班幼儿在小木桥游戏区域活动,许多人在走小木桥,皓皓插队并且不停的推搡前面的小朋友,导致一个小朋友从小木桥上被推下来时擦伤了手,汤老师一把拉住还在插队的皓皓:“没见过你这么皮的小朋友,说过多少次不要推不要挤,真是怎么教都不听话!”随后把他拉到一边罚站。

在这次的观察实例中,教师采取的处理事情的态度存在明显的问题,不问缘由就严厉斥责皓皓,在随后聊天中了解到:皓皓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平时跟他说再多道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他父母也管不了他,这个孩子教不好了。可见教师的责备是建立在对幼儿的偏见上的,没有公平公正,只是一味盲目粗暴的惩罚主动攻击者,没有和幼儿进行沟通,这种粗暴的态度会让幼儿觉得老师就是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有偏见,从而会激化幼儿反抗消极的态度。

1.3 教师急于强制解决攻击事件

有些教师在处理幼儿的攻击性事件时,在了解大概情况后,急于强制解决攻击事件,主观的对攻击行为进行判断,裁定谁的责任,替幼儿选择解决方法。

案例三:中午,小班吃饭前,小朋友们会先坐成三大排看电视等待吃饭,果果平时都是和小尧坐在一起,而小明却坐到了小尧旁边,果果要求小明让她坐进来,而小明正在聚精会神的看动画片,不肯动,于是果果就往他们中间挤,小明被撞到了膝盖,就生气地打了果果一下,果果哭着向老师告状。

陈老师:好了好了,坐哪里都是一样的,果果你不应该挤小明,应该好好跟他说呀,但是小明你打人也不对,果果也不是故意的。好了你让她坐进来吧。

在这个攻击事件中,陈老师急于尽快解决幼儿的攻击事件,直接对幼儿的责任进行了判定,给出了建议,让幼儿这样做,但却没有询问果果和小明的意见,没有考虑这种解决方法到底是不是两个幼儿都愿意接受的。在最后的解决方法时,陈老师是更加偏向于果果,这样其实是对小明不公平的。教师为了维护幼儿园的秩序,还要安抚在哭的慧慧,所以急于强制解决这次的攻击事件,而幼儿只是得到了暂时的安抚,并没根本解决问题。

2 针对以上教师行为指导的教育建议

2.1 及时表扬和鼓励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在前面分析总结的教师行为指导的问题分析中发现教师一味的以粗暴的态度、严厉的批评来急于解决幼儿间的攻击事件,其实对于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犹如是一种负强化。因此,当幼儿采取与同伴之间的友好合作行为时,成人要给予积极的关注,及时的进行表扬和奖励,。这样,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会明显的减少,对于提高攻击性幼儿解决社会性冲突问题的技能和策略达到正强化的作用。

2.2 帮助幼儿掌握解决社会性冲突的技能和策略

学龄前的儿童由于知识经验的缺乏,自制力较弱,社会技能水平较低,因此当同伴之间遇到社会性矛盾和冲突时,常常由于缺乏解决人家问题的策略,而以攻击性的方式来解决彼此之间的冲突。年龄越小的幼儿,表现的越突出。当幼儿自身无法解决问题是,要教会幼儿向成人情境,或者教师利用角色扮演、移情训练、价值澄清等方法,开展故事讲述、情境表演、谈话活动等,让幼儿积极参与学习、观察和讨论,为幼儿提供正确的榜样示范。当幼儿能够学习和自觉地使用非攻击性的方式如轮流、等待、分享等,就会有效地解决与同伴之间的社会性冲突,从而减少和避免攻击性行为的产生。

2.3 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适当的指导方式

鼓励教师提供给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但不是一味的建议教师在处理幼儿攻击性行为时采用幼儿主导型的指导方式,还应该结合幼儿自身的年龄特征等。比如,小班的幼儿社会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都比较欠缺,在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冲突时是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的。此时教师应该以教师主导型指导方式为主,让幼儿知道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是什么,在幼儿逐渐有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再选择幼儿主导性的指导方式,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学习如何自己独立地解决问题。另外,幼儿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教师应根据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因材施教,应对不同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采用不同类型的指导方式。这样,才能更好有效直接地帮助幼儿积累解决社会性冲突的经验。

2.4 多与家长的沟通交流

要减少和控制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与家长建立起畅通的交流平台,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以及幼儿对教师行为指导的反应,同时要求家长和幼儿园在幼儿教育上保持一致。多与家长沟通交流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在攻击性事件中对幼儿进行教育,还可以监督教师对于幼儿攻击性行为指导方式的合理性。只要教师能经常的和家长对于幼儿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大部分的家长是乐于给予教师以帮助,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工作,这样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的帮助幼儿改正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学习到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和策略。

参考文献:

[1] 陈君.教师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J].课外阅读:中下,2012,09:357-358.

猜你喜欢
攻击性行为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
初中生攻击性行为的干预与反思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试析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例攻击性行为学生的个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