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意识解析

2018-10-25 10:39陈霞
校园英语·中旬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科技

【摘要】《羚羊与秧鸡》是一部生态文学小说。作品通过讲述未来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生态法则而最终导致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毁灭的故事,体现出作者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对人类的警醒。本文则重点分析阿特伍德在小说中所体现的的生态意识。

【关键词】《羚羊与秧鸡》;人与自然;科技;生态平衡

【作者简介】陈霞(1975-),女,硕士,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8-ZZJH-112,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WYKY-2017-05。

一、自然生态危机

未来世界里,到处是人类欲望和野心的无限膨胀,盲目发展科学经济的背后,带来的是巨大的生态灾难,文章开篇便是宛如世界末日般的场景,全球瘟疫、海平面上升、城市、高楼被海水淹没、土地沙化、火山喷发、气候变化无常,整个人类世界变得荒凉不堪,一片狼藉。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人类自己。亲手毁掉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毁掉房屋、花园、毁灭自己。这些看似虚幻离我们很遥远的未来世界里的场景,并非只是完全依靠想象力的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动物种类不断减少、气候环境日益恶劣这些,是现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的一切,未来并非虚假而遥不可及,甚至就会发生在明天,因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自然危机除此体现自然环境的恶化之外,还表现在人类对于自然界的生物人为改造上。阿特伍德在小说中提到,随着未来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已经被一些相互竞争的生物科技公司所控制,他们对动物进行基因改造,在他们身上培养人的器官以供人类移植,于是他们培育出了长着五六个肾的“器官猪”、还有能快速生长十二份鸡胸脯和鸡大腿肉的“基因鸡”,他们还把山羊和蜘蛛进行基因嫁接,培育出“羊蛛”;包括能用机器收割并直接成熟的咖啡豆等,他们对自然界的动植物进行各种奇形怪样的基因改造之后,仍不满足,开始将手伸向人类自己,他们通过基因技术,改变人类传统的结婚生子方式,可以通过各种科技机构帮你生产出符合你要求的孩子,一旦不满意,还可以将孩子回收再利用,更狂妄的是小说中的主人公“秧鸡”——一个科学狂魔,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制造出了一批长着绿眼睛、只吃草和树叶的“秧鸡人”,这些秧鸡人被程序设定,长到三十岁就会定时死亡,他们像人一样,却不具备人的本质特征,只是科技变异下的产物,如雕塑一般,没有七情六欲,不会郁郁寡欢,也更不懂得放声欢笑。

这是科技至上所带给人们的主导世界的快感,就像秧鸡所说的:“创造动物简直太好玩了,它让你感觉自己就像是上帝。”在这种随心所欲的操纵背后,是自然环境的急剧恶化,自然生态失衡,以至最后连人类自己,也走向了灭绝之路。

二、社会生态危机

《羚羊与秧鸡》中的社会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下,人类被分成两个阶层:“科技精英”和“普通民众”。科技精英大多是这些转基因生物的研制和生产者,他们被跨国公司收买,享受一切高端奢华的生活方式,为了追求绝对化的利益,不惜研发出各种病毒暗中传播,而他们自己,也不过是跨国公司专制独裁统治下的一枚枚棋子。另一种阶层——普通民众,他们居住在杂市,那里的街道破败、肮脏,治安混乱不堪,到处充满着贫困、混乱、色情和疾病。他们是商业集团获取利益的贡献者,他们的家园和精英人士的城堡,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世界,而比他们更惨的,还有存在于第三世界的一些偏远国家的人民,他们被人贩子欺凌、利用,还愚昧的以为这些是友好的生意人,他们的孩子在幼时便被卖到杂市中的妓院,还有的沦为科技精英药品研发的实验者和牺牲者。

这个未来世界里没有公平和正义,只有贫富差距和畸形的人际关系,跨国公司只是把精英人士当作生产利益的工具,精英们也根本不把比他们下等的人当同类,就连杂市中共同生活的人,他们之间也没有感情,整个人类共存的生活模式被打破,社会没有法治作为约束力,道德底线也不复存在,这种生态危机,是社会环境下规则被破坏的彻底混乱,生而为人,却不再拥有做人的尊严和底线,整个社会最终的道路,便是只能走向衰亡和毁灭。

三、精神生态危机

在这样社会背景下生活的人们,利益的绝对交换,已经使他们丧失爱与被爱的权利,小说中的主人公秧鸡,父亲一开始是“科技精英”,帮着商业集团压榨民众,后来良心发现想要反抗而被杀害,秧鸡的母亲则从不过问儿子的一切,甚至连自己儿子的名字都会忘记,秧鸡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显得格外冷血,他崇尚一切理性至上,对待感情完全漠化,就连看到自己的母亲被病菌折磨、分解散架的时候,也只是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吉米,虽不像秧鸡那般冷血,但与人相处也显得疏离。他的父母总是记不住他的生日,似乎也记不起他的年纪,他最好的朋友是宠物浣鼬,对自己的父母则是尽可能的回避,他和多个女人发生关系,但同样的家庭背景下,他和秧鸡不同的是,他爱着羚羊,他还拥有爱人的能力,而秧鸡的世界里,只有他的实验工程,对羚羊的信赖也只是把她当成自己的工具。

“雪人”最终变成了一个怪物,他不再具有人类长时间以来所拥有的神圣地位,他在新生物种面前幻化成了一个类猿人,甚至开始像猿人祖先那样树居而生,当从人性回归到最原始的动物性,自然在最后的战争中展现了它不可抗拒的力量,毁灭性的结局,这预示着人类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

这个世界已经变得越发空虚而没有意义,秧鸡这个反面人物所带来的毁灭的背后,是人类向自然发起抗争后的毁灭,挑战权威,必然是将自己和整个人类送上不归路。

四、文化生态危机

小说中“雪人”:曾经的吉米所代表的是文学艺术,“秧鸡”代表的是科学技术,吉米所学的专业在毕业时没有用武之地,他在找工作时受到社会的冷落,只能干一些最廉价的劳动,而秧鸡这种理科尖子生所拥有的,则是完全相反的待遇,初中毕业时,便被各大教育学院争相抢夺,随后被克里克学院高金挖走,与吉米多人合住一屋的住宿条件不同的是,秧鸡有自己独立的套房公寓,还有佣人专门打扫,他所在的学校也是宛如宫殿一般,富丽堂皇。一旦踏入这所学校,今后一生的生活便可高枕无忧,这是当时整个社会背景下的人类的价值观,对科学技术极度重视,而忽略了文学艺术在社会中的价值,这种严重失衡的文化生態危机最终所导致的,是将整个社会越发变成一个机器化的牢笼,当人文精神彻底丧失,也就意味着人性的泯灭,阿特伍德在小说中提到未来的网络世界,直播死刑、各种虐杀同类的血腥视频,到处弥漫着的是死亡的气息,而当人们在目睹这一切的时候,他们仅仅是在一旁拍手称快,对待生命,已经没有感情也不再尊重。还有各种色情服务,从孩童到老人,应有尽有。科学家也早已丧失了良知,他们生产出病毒,再制造解毒的药物卖给杂市中的人,只为从中牟取暴利,他们高高在上的等级观念使得下等人民的生命没有意义,良知早已不复存在。

在故事的结局,秧鸡制造出的病毒将全人类毁灭,最后他自己也结束了生命,世界只剩下“雪人”和一群变异种类“秧鸡人”。科学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方便和快捷,可也最终,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无止境,在遗弃了人为环境的关怀和引导下,科学技术没有了精神世界的支撑,人与人之间不再互相关爱,科技就只能沦为高效率的杀人工具。

五、结语

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和其他动物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自然共同诞生的物体,就连人类自己,也是从动物演化而来,哪怕科技再怎么进步,人类的血液里也始终包含着动物性,人性与动物性二者本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当有一天,人类想要摆脱自己身体里的动物性,而妄图用绝对理性占领世界乃至其他一切生物,包括随心所欲的创造各种转基因生物时,就意味着,生态平衡已经彻底被打破。

“如果我是上帝,我会很不安。他创造了一切,并且认为这一切都是都是美好的,但现在人类正在这件艺术品上到处胡乱涂改。”自然生态中的物种,本就不该有等级之分,众生平等,和谐共处才是社会发展的主题,《羚羊与秧鸡》是未来的世界,带有虚幻的想象,读来却也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可这一天就不会真的到来吗?现实世界中的场景又该如何?说是人人平等,可同样现在社会取得的很多成就,都是以牺牲弱势群体为代价的,种族歧视、贫富差距、弱肉强食这些等,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水土流失、空气污染、资源枯竭……你还觉得未来世界很遥远吗?阿特伍德通过这篇作品,是给现如今的我们敲响一个警钟:《羚羊与秧鸡》中的世界末日的景象,并非只是凭借着想象力的天马行空,而是基于对现实的真实写照,人类社会享有多大权力,就同样该明白,身上该肩负着多大的责任,自然为人类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生命和希望,因而无论何时,人类都该始终铭记,保持对自然最真诚和最原始的敬畏。包括一切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要始终从人文主义出发,以尊重自然,尊重生命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寻找一条光明道路。

猜你喜欢
生态平衡人与自然科技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罗伯特?弗罗斯特田园诗中人与自然的对话
科技在线
文化哲学中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的论丛
科技在线
浅析我国供电企业服务营销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