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018-10-25 10:33赵栋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摘 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始自提出便备受讨论,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更是吸引了众多语言哲学家进行研究。总的来说,弱式论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但本文作者认为,上述学者在进行强势证伪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关键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弱式论 强式论

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柏拉图曾提出“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这一观点,继而亚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语言知识思想的符号,思维不等同于语言”。而后继的哲学家、人类语言学家及语言学家们也始终对这一争论进行着思考。从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洪堡特,至美国人类语言学家鲍阿斯,再至萨丕尔与沃尔夫,在历经几代人的思考和延展之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一下简称“假说”)才将语言、思维和文化三者关系做出了相对明晰的解释与猜想。

“假说”的提出并非萨丕尔与沃尔夫本人,而是后人根据其各自文章著作中的观点,进行的总结。所以“假说”中包含了师徒二人各自对前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总的来说,“假说”包含了两个方向的表述:“语言决定轮(强式)”与“语言相对论(弱式)”。

“假说”存在至今,备受关注和讨论,其中不乏批判与赞扬。总的来看,由于“强式假说”过于绝对,所以更多的学者赞同“弱式假说”。但本文作者则认为“语言决定论”更为准确和科学。

部分学者对于“强式假说”的释义存在偏差,所以其证伪过程并不可信。

1.“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但部分学者则借题发挥或以偏概全,认为“语言决定思维”即意味着不同语言的民族,则其思维模式与世界观也应完全不同。关于这点,本文作者不敢苟同。人类的思维来源于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而“语言决定论”也并非强调思维来源于语言。不同民族,语言虽有不同,但宏观来看,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基本相似,所以基本趋同的思维模式普遍存在。那么语言决定论中,受到语言而决定的思维究竟是什么才应该成为讨论的重点。本文作者认为,语言确是决定思维的因素,且受到语言决定的思维应该是在各民族语言形成过程中由于独有的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而导致的对于人类社会的不同认识。例如汉语中“爸爸”这一称谓除了指代“父亲”一意之外,别无他意。但在非洲大陆使用数量极大的斯瓦以里语中,“papa(爸爸)”这一称谓除了指代“父亲”一意之外,更有口语中对年长于自己的男性的尊称一意。可见,对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近似的认识,使得不同民族,操不同语言的人们对“papa(爸爸)”一词拥有部分相同的思维方向,即:男性、年长。而斯瓦以里语的使用者则由于自身语言使用环境中的不同,产生了对于“papa”一词的其他理解。另外,在不同语言范畴内的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充斥了许多极其明显的例子。例如对相同事物的概念和认识会由于基本相似的认知过程而相似,但最终会因不同语言的差异性,导致对于一概念或认识的其他方面的不同。

2.某些学者通过对于语言相对论的证实从而完成对于语言决定论的证伪过程。但本文作者认为,这种做法本身即存在过大的缺陷。首先,语言相对论是在语言决定论的基础发展而来,其本质思想相近,即均强调了语言的重要作用。其次,二者间关键的不同则在于语言对于思维的作用是“决定”还是“影响”。而在对于“决定”与“影响”两个词的程度界定尚未明确之前,就用“影响”来反驳“决定”是不科学的。

总的来说,本文作者认为语言决定论更为科学和准确。正如诸多语言学家均援引的爱斯基摩人对于不同状态雪的划分这一例证。恰是爱斯基摩语形成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的因素,导致了爱斯基摩语中复杂的表达,进而使得爱斯基摩人对于雪的思维判断出现了复杂和多样性。而这样的不同认识又是在各语言使用者对雪这一自然事物所共同拥有的基本认识的基础之上得来的。所以这恰是语言决定思维的良好例证。

最后,语言与思维间关系的讨论发展至今,未有定论,但这正是理论进步所必经的过程。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表述错误,敬请海涵并不吝指出。同时,本文作者认为,语言与思維之间关系的讨论十分必要,不仅是语言学界探索全新领域的要求,更是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的进步点!

参考文献:

[1] 纪玉华, 许其潮. 再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评国外跨文化交际学教科书对语言相对论的讨论[J]. 外国语言文学, 2003(4):59-61.

[2] 梁海英. 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1(2):66-68.

[3] 张雪梅.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25(3):105-109.

[4] 孟宏党.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欧洲渊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9(7):12-14.

[5] 鲍文.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研究[D]. 山东大学, 2007.

[6] 莫琼.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解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8):97-98.

[7] 王跃平, 张莉莉. "语言相对论"思想的发展轨迹[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1):128-132.

[8] 阮智富, 郭忠新, 王长兴,等. 现代汉语大词典[J]. 2009.

[9] J.皮尔素. 新牛津英语词典[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作者简介:赵栋(1990.11—),男,汉族,研究生在读,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