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长辅导计划工作制度的优化探索

2018-10-25 10:33奚婉
西部论丛 2018年10期
关键词:过程管理

奚婉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各高校纷纷探索基于朋辈互助式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本文以浙江大学为例,讨论实行学长辅导计划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和完善学长辅导计划工作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学长辅导计划 工作制度 过程管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以及分校区条件下带来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的限制,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挑战面对这些挑战,各高校纷纷探索基于学长制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2005年以来,浙江大学在朋辈互助式教育的基础上,设计并推出了“学长辅导计划”。这是一项旨在充分发挥优秀学长优势,全面而又个性化地指导和帮助新生的结对工程,切实引导学生参与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高校德育工作中。

一、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和成效

以浙江大学为例,高校学长辅导计划的实施,一般分为学长遴选、岗前培训、工作开展和学长考核等阶段。

1、学长遴选。每年5月,由各学院负责推荐和遴选,以大二年级本科生为主,每4-5名高年级学生组成一个学长组,对应辅导一个新生班级,重点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解决思想、学习、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问题。

2、岗前培训。培训主要集中在每年6月和8月,通常采用校院两级分层培训的办法。由学校统一进行选课指导、学习规划、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培训,各学院再根据工作安排和要求,单独进行专业选择、素质拓展等方面的实务培训。

3、工作开展和学长考核。工作开展时间为一年,考核时间一般在第二年5月,由学院根据学长组一年工作表现给予考核,其中优秀学长组和优秀学长获得学校表彰和奖励。

自2005年来,浙江大学万余名优秀学长怀着无私奉献的热诚加入学长组,不论从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均取得显著的成效。

学长辅导计划促进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从“传统垂直型”向“立体复合型”发展。该计划吸引了大量优秀学长参与到低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中,更好地实现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之间交流互通的“传感器”作用。学长成为解决新生入学选课困难的主力军、新生班集建设和集体荣誉感树立的主要推动者,且在及时发现和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业困难或心理困难学生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价值。同时,该计划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机制的形成。经选拔的优秀学长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服务新生的同时自身也在工作中得到综合能力锻炼和责任感的提升。

二、学长辅导计划存在的不足

当然,学长辅导计划实施至今,一直处于实践和不断完善的阶段。笔者面向324名学长进行调研,概括总结出学长辅导计划存在的主要不足之处:

首先,选拔培训效果参差。目前开展的培训活动主要着眼于学长队伍的实务性工作,受限于大二年级学长自身的思想意识和知识水平,部分学长在带领新生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些功利性和片面性的指导,尤其是学风建设和专业选择方面。此外,学长辅导计划的开展需团队协作,每年学长人員众多,其中不乏一些责任意识不强的学生存在“划水”“搭便车”等情况。

其次,工作后期缺乏热情。在新生刚入学阶段,比如迎新筹备、班团组建、始业教育等,各学长对此项工作倍感新鲜,通常都热情满满,甚至帮新生“大包办”。待正式开始上课后,不少学长忙于学业,模糊定位模糊,缺乏主动与新生沟通交流的动力。

最后,考评依据相对单一。依据学长辅导计划进行学长组和学长考评工作时,审核和评选优秀的时间点主要在工作开展一年后,考评依据主要是各组上交的总结材料和班级的评价意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过程管理不明显,且考评依据主要为定性因素,缺少更凸显对比度的定量考核。

三、关于优化学长辅导计划工作制度的思考

针对学长辅导计划上述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优化选拔培训、加强过程管理、促进沟通反馈以及拓展长效引导等四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一)优化选拔培训

完善学长辅导计划的选拔工作,重点了解整个报名团队的成员熟悉度、分工安排等,并且考虑基本素质、思想觉悟、在校表现、人际沟通等多方面的评价因素,切实遴选出优秀的责任意识较强的学生参与学长组工作,以免“搭顺风车”的情况出现。同时,由于大二年级学生专业基础受限,为保证有更全面更客观的学业指导和专业引导,学校和院系应加大对高年级专业学长队伍建设的推动作用,吸收更多优秀的大三大四年级本科生或研究生学长参与学长辅导计划。

(二)加强过程管理

制定学长组整体工作计划,在学长组组建之初,就告知各位学长一年内各时间点的工作重点,便于学长组工作常态化、长期化开展,也利于院系更好得为学长组工作提供资源和支持。

同时,加强过程监督,建议将学长组考核分为月度、学期、学年三个时间层面进行,考核环节同时吸收新生、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学长团队四方面共同参与。细化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两方面。定性考核主要考核学长组是否完成对新生的基本指导工作,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对其的工作评价以及《学长组工作记录本》来了解,定性考核主要通过新生评分和学长组内部互评来了解,同时考虑所指导班级的学习进步情况和学生工作等方面的表现情况。在管理过程中,对不合格的学长进行教育引导,对优秀学长(组)及时给予表彰。

(三)促进沟通反馈

学长辅导计划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与常规的德育工作有效结合。学长组作为新生最容易倚赖的群体,可以与班主任、辅导员、新生之友、班团委等形成五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合力,打通相互间的反馈通道,定期就新生近期的发展情况进行沟通。

同时,每个学长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很可能类似,促进学长组之间的沟通很重要。线下,可以召开学长组经验交流会或者沙龙活动,邀请有经验的优秀学长进行经验分享;线上,可以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加强小组间的工作交流和资源共享,切实促进学长辅导工作的开展。

(四)促进文化传承

学长辅导计划实施至今,依靠的并不是学校或学院的强行推动,而是一届届学长传承下来的真诚付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促进文化传承,吸取前人经验,整合多方资源,充分锻炼自身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再通过学校长期的宣传和鼓励,进一步促进学长文化的传承,形成高校朋辈引领、互助成长的优良传统。

猜你喜欢
过程管理
基于教学过程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经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创新模式研究
青岛市拓展行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
基于Web的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病案首页质量控制与信息系统实现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高校学生事务过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教学过程管理信息化探讨
基于PDCA模式的基础医学专业实验过程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