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常见的四大困扰及其疏导策略

2018-10-26 11:31王道春
甘肃教育 2018年18期
关键词:自信心高中学生师生关系

王道春

【关键词】 高中学生;困扰;心理;自信心;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8—0029—01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心理压力不仅表现在上班族身上,在高中生这一群体中表现也越来越明显。对高中生来说,由于受到认知发展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常常陷入无力和无助的境地,所以容易出现烦恼、困惑、焦虑和愤怒等各种负性情绪的混杂交织,产生挫折感.同时,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冲突,个人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升学初就业选择的迷茫都会造成高中生较强的心理冲突.这种内心的挫折感和心理冲动以及种种生活压力是高中生陷入情绪困扰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谈谈高中生常见的四大困扰及其疏导策略。

一、常见困扰

1. 学习困难

(1)高中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其精神上的负担过重,从而导致吃饭少、锻炼少、失眠多、神经衰弱多、记忆效果下降、思维反应迟缓等一系列影响学习的问题。

(2)厌学、逃学也是目前高中生学习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就连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出现厌学情绪。在目前的高中教育中,学生厌学可能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了。

(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学生焦虑和恐惧感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恐惧流行现象。

2. 交往困惑

(1)与教师的交往问题。中学时期,教师仍然是学生的理想目标、公正代表,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失望。

(2)同学间的交往问题。在学生当中,他们特别注重同学间的交往,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和有种种其他困难的学生,良好的同学交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方面,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交往一但形成一个良好的团队的时候,对整个班集体的促进将是十分巨大的。

(3)与父母的交往问题。家庭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还常常使得他们对学校作业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

3. 情感困扰。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动荡。这种动荡的情感有时表露有时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应该把这么现象适宜地守在自己的日记本里,或是流传在知己的口中。当心理有了无形的寄托后再努力完美自己,使自己会更自信,更光彩耀人,当然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最健康的心理!

4. 挫折困顿。高中生面对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同学交往、自我兴趣、自我愿望以及自我尊重等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许多人知道自己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当他们遇到时,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战胜。大部分的同学会对挫折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而不是积极去面对问题,又或是从此一蹶不振。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于是,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也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1. 预防为主,加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力度。健康的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对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目前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非常薄弱。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我们教师的职责。 学校领导要统筹安排好全校的心理教育程序,应从人力、物力上加大力度,要健全研究机构,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学习学生心理学,并将心理素质教育逐渐规范化、课程化。要有专门的教材、专职教师和专门的课时,真正把心理教育落实到实处。

2. 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自信心。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教育,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提高克服自卑感的能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相信事在人为,善于正确对待自我并运用适当的方法将自我完善经常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发展自信心。

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加强交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梳理心理疙瘩,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4. 建立经常性的学校家庭、社会联系制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家长和社区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 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要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协助教育。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自信心高中学生师生关系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