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是学者,更是实干家

2018-10-27 04:39
文萃报·周二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实干家教职学者型

3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易纲当选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在进入人民银行系统21年后,当年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的经济学副教授,终于成为成方街32号的掌舵者。

“我的心情是平静和庄重的,使命是非常神圣和光荣的,我一定会按照宣誓的誓词做好工作。”易綱如此描述当选人民银行行长后的感受和心情。

“真正的学者型官员”

“他是一位真正的学者型官员。”一位人民银行系统工作人员向记者如此评价。

在加入人民银行系统之前,易纲在高校执教11年,长期从事研究工作。这段经历与美联储原主席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颇有相似之处。

简历显示,1986年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易纲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助教、副教授,并于1992年获终身教职。1994年易纲回国,与林毅夫等发起组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任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1997年易纲以北大教授的身份直接出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开始“书写”他与央行的20余年缘分。

学者这个身份一直伴随着他。即使在已经任职人民银行之后,他依然热爱研究,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且研究扎实,经得起专业推敲和时间检验。他的研究成果,被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国内外学术界和政策研究界的学者多次引用。

是“学院派”,更是实干家

易纲是“海归派”和“学院派”,相信市场经济的力量,相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长期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他深谙中国经济运行之道,并将理论与中国国情充分结合,提倡用渐进式改革的方法,耐心寻找从“此岸”到“彼岸”的路径。

2003年易纲担任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并于次年任人民银行行长助理。2007年12月他升任人民银行副行长,2009年至2015年期间兼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2014年他还多了一个职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这期间,他主管的货币政策逐步完成了从行政调控到市场调控的转型,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日益丰富和完善。

从利率市场化到汇率市场化,从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再到外汇储备多元化运用,易纲是过去二十年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理论研究者、积极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

猜你喜欢
实干家教职学者型
学者型独董与内部控制质量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学者型钧艺传承人
——记陶瓷艺术大师张义
高校教职职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日本高校拟共同开设教职课程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 做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实干家
高校长聘教职制度:教师支持与政策构建
——基于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实证研究
走千家、解“五难”的实干家——追记禹州市老促会会长马庚全
以翁贝托·埃科为例,谈“学者型作家”
实干家的机会来了
当代“声景”中的“学者型作曲家”
——旅美作曲家梁雷音乐作品学术研讨会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