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2018-10-27 11:28冯朝军
理论与现代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集群竞争优势

冯朝军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能够有效吸引和带动相关企业的入住和创新发展,对于区域合作和科技发展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从产业集群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在今后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还需要在理论上加强对产业集群的产生机理和创新机制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在实践中还应该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点与技术创新过程,分析不同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集群内如何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成长模式,进而促使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够健康成长。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机理;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8)03-0040-05

一、引言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指在相同或相似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内相互关联的企业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聚集,通过地理上相互靠近或聚集的客观条件,形成高科技产业从研究、开发、中试、生产、制造和销售等全过程,从而形成相互合作、彼此相依和产业配套的有机组合。相比传统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相关企业以知识和技术为依托,以创新和发展为基础,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附加值高,区域辐射和产业带动能力较强,而且通过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吸引和带动相关企业的入住和创新发展,对于区域合作和科技发展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国外开始得比较早,从18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集群现象的研究,一些经济学家分别从新古典经济学、新贸易理论、专业化分工理论、聚集经济理论等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形成机理、竞争优势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而大量开始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零散,在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方面不够系统,国内学者所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效应、小企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产业集群的现象与特征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第一个较为系统地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他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而产生集聚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规模经济提供的好处[1]。在此基础上,韦伯(Alfred Weber,1929)在分析单个产业的区位分布时,首次使用聚集因素,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产业集群现象,并将集群分为了两个阶段[2]。胡佛(E.M.Hoover)在1948年出版的《经济活动的区位》一书中,也将集聚经济称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种产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规模所产生的经济[3]。

1990年,美国学者波特(Michael.E. Porter)在总结了前人比较零散的关于集群的思想之后,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概念,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领域内,产业中互有联系的公司或机构聚集在特定地理位置的一种现象。集群包括一系列相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一些与竞争有关的实体、与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以及提供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机构[4]。同时,Becattini(1990)从区域经济的基础上提出集群是一个社会区域实体,产业区经济源于小企业群与当地社区间紧密的人际网络,并将新产业区视为一个经济社会的复合体。集群以社区和大量企业的同时出现,以一个自然的历史形成的有限区域为特征[5]。AlexHoen(1997) 从理论角度对群进行分类。并将群的概念分为微观层面(企业群)、中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产业集群),群内企业则通常通过创新链和产品链进行连接[6]。Love和Roper (2001) 首先将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集群分析,提出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社会资本与集群技术创新活动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7]。

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而大量开始研究则是2000年以后,主要涉及城市集聚经济与集聚效应、小企业集群、专业化分工、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唐杰(1989) 首次对城市工业集聚的经济效果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集聚经济的含义和分类,并将集聚经济效果的影响因素分解为布局集聚经济 (LOC) 、内部集聚经济(ISE)和城市集聚經济(UBE) [8]。王缉慈(2001) 提出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特征,它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经常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集合[9]。何健(2001) 从企业的外部性出发,对企业集群的定义、特点以及企业的内部机制和集群与专业化分工、工业区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并分析了企业群的内在演化进程以及企业群在现实中的意义[10]。叶建亮(2001)则是从知识溢出的角度来分析聚集现象[11]。魏江和叶波(2002)提出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体,该集聚体内部存在产业链上企业的纵向联系和竞争企业与互补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纵向关系能产生集群效应,使得技术和信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传递,从而促进技术创新。在横向上企业由于竞争机制会产生挤压效应[12]。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的研究状况来看,大多数学者都强调集群是一定区域内企业或机构之间紧密合作联系的生产组织形式,但对其合作的基础和形成过程的相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得不够,而且相对于国外的研究,国内研究内容相对更加零散,缺乏系统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因此,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趋势,应成为今后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三、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是站在经济地理的角度,研究在一定区域内的相关企业,通过集群合作,从而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上来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1991)通过新贸易理论,提出产业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产生的,只有在中等水平的贸易成本,互为投入—产出联系的厂商之间的前后向联系效应才达到最强[13]。Andersen(1994) 提出用演化经济学的理论方法来研究创新关联,并构造了交互创新的两产业模型和三产业模型,分析了创新关联和国际专业化方面的问题[14]。Asheim(1996)、Cooke(1997) 分别提出,产业集群是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新的企业不断地产生、交易费用逐步降低、知识不断地传递、集体行动才能最终达成[15]。Magnus Holmen和Staffan Jacobsson(1998) 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确定问题,并提出了基于专利的确定产业集群的新方法[16]。Harrison(1992)、Capello(1999)、Alessandro(2005)和将集群可以看作是一个能促进信息流通的社会关系网络,区域内的行为主体将在网络联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集体学习,引发创新网络与创新环境的交流和互动,从而实现企业的空间集聚和产业区的持续发展[17]。 Bair、Gereffi(2001) 认为外向型产业区的结构升级与区域发展,取决于集群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整合方式、价值链的权利主体以及权利的实施方式[18]。波特(2003) 认为,一群相关的企业和产业在同一地点的大量出现,提高了共同营销的效率和企业该地在特定领域上的信誉,同时,发生在产业集群内的竞争压力形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19]。

国内学者杨洸、雷加骕(1994)从聚集经济角度分析了集群经济,提出集群经济是创新集群所形成的内在依据,并把创新集群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分别是基于技术平台的衍生性创新集群、基于技术轨道的顺轨性创新集群以及向技术关联领域发展的渗透性创新集群[20]。仇保兴(1998)对集群的形成过程和制约因素以及创新意义与演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他从专业化分工角度,研究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从市场结构、产权、产品和要素市场以及人文环境等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21]。刘军国(2001)提出通过集聚,可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促进企业间的协作,形成报酬递增和分工不断深化的创新机制,从而使集群具有不断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机制[22]。宁钟(2001)将空间经济因素引入到技术追赶模型,并全面分析了技术追赶、吸收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内在联系[23]。王缉慈(2001) 提出,一定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协作与竞争,不断地产生具有地区特色的竞争优势[24]。

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研究方法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比较多样化,采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多种手段,而国内学者主要停留在对集群效应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多数是在宏观的角度对集群现象进行定性研究,而采取定量的方法较少,研究结果说服力不强。

四、关于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

在通过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竞争优势问题的研究中,保罗·克鲁格曼(Krugman,1996)提出世界各国的贸易竞争优势,并不是来自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各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产业分工,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25]。Oerlemans、Meeus和Boekema(1999) 指出在地理接近的公司和其他经济单位之间所发生的联系,不仅会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还可获得差异化的优势[26]。Suma S.Athreyr(2001) 通过对剑桥高科技群的增长和变迁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剑桥高科技群增长方式和变迁过程,并阐述了可以解释这些现象的微观要素,探讨了剑桥高科技群没能达到硅谷的水平深层原因[27]。Meyer Stamer(2002)通过对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模式的研究,分析了企业间合作的主要障碍,并探讨了克服文化对合作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方法,最后提出如何通过企业合作来营造创新的环境,从而提高企业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28]。

国内学者魏守华等(2002) 分别在直接经济因素和间接经济因素方面分析了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他们认为直接经济因素包括产品差异化优势、生产成本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区域营销优势等等;间接经济因素则主要体现在区域创新能力上,他们认为产业集群理论是继梯度推移、增长极和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之后新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29]。孙伟、黄鲁成(2003) 提出产业集群能够在技术创新方面将大企业、中小企业和相关机构的优势充分整合,能够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集聚效应、专业化效应、网络经济效应和共生经济效应等等[30]。胡宇辰(2004) 剖析了隨着需求多样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更多的以集群形式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呈现出巨大的产业竞争力,则成了产业集群效应的主要原因[31]。郑胜利(2004) 等认为,大批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起,使得原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的创新创业优势[32]。

五、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从产业集群的现象、特征、形成机理、竞争优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大多数学者是从区域经济和经济地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如何提高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等内容,挖掘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探索集群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创新发展机制。但是多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缺乏独立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未能将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机理和效应以及创新模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产业集群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研究较少。

因此,在世界各国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和高科技产业领域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时期,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在今后一段时期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领域,还需要在理论上加强对产业集群的产生机理和创新机制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同时,在实践中还应该结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特点与技术创新过程,研究通过产业集群,如何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分析不同产业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集群内如何采取适合自身特点的成长模式,进而促使企业在各个发展阶段都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 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9-290.

[2]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M].李刚剑,陈志人,张英保,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埃德加·胡佛. 区域经济学导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4] 迈克尔·波特. 国家竞争优势[M]. 高登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Becattini G. The Marshallian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 socio-economic notion.Industrial Districts and Inter-firm Co-operation in Italy[J].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Geneva,1990(2): 37-51.

[6] Hoen A..Three variations on Identifying Clusters[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Work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based Policy, Amsterdam,1997, (10): 10-11.

[7] Love J.H. and Roper S.. Location and network effects on innovation success: Evidence for U.K., German and Irish manufacturing plants[J]. Research Policy,2001:643-661.

[8] 唐杰. 城市产业经济分析[M].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9] 王缉慈. 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 何健. 企业群的形成和演进[J]. 经济管理,2001. (10): 25-28.

[11] 叶建亮. 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J]. 经济科学,2001 (3): 23-30.

[12] 魏江, 叶波. 企业集群的创新集成: 集群学习与挤压效应[J]. 中国软科学,2002 (12): 38-42.

[13] 保罗·克鲁格曼. 地理和贸易[M].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11) : 25-26.

[14] Anderson.S.P. and Andre de P. From local to global competition[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0(44) : 423-448.

[15] Asheim B.. Industrial districts as learning region: a condition for prosperity[J].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1996 (4) : 379-400.

[16] Carlsson B., Holmen M., Jacobsson S., et al. Innovation systems: 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M]. Research Policy, 2002.

[17] 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ux: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es[J]. egional Studies,1999, (33) : 352-365.

[18] Bair J.and Gereffi G.. 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 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J]. World Development, 2001(11): 1885-1903.

[19] 阮迪利, 宓燕. 企业网络和波特的竞争战略[J]. 现代管理科学. 2003(10) : 46-49.

[20] 杨洸, 雷加骕. 外创新集群研究述评[J]. 经济学动态. 1994(6) : 35-38.

[21] 仇保兴. 小产业集群研究[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2] 刘军国. 传统产业集聚中的报酬递增[J]. 技术经济. 2001(1) : 57-59.

[23] 宁钟. 国外创新与空间集群理论评述[J]. 经济学动态. 2001(3):37-40.

[24] 王缉慈,童昕.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产业群[J]. 战略与管理. 2001,(6):28-36.

[25] Krugman P..The Adam Smith Address: What Difference Does Globalization Make[J]. Business Economics, 1996 (11) : 57-62.

[26] Oerlemans L.A.G, Meeus M T H, Boekema F W M. Firm clustering and innovation: Determinants and effect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2001, 80:337-356.

[27] Asheim B T and Isaksen A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 and Global Ubiquitous Knowledge[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 27: 77-86.

[28] Meyer-Stamer J. Clustering and the Creation of an Innovation-Oriented Environment for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Beware of Overly Optimistic Expectations[J]. Revised Draft Paper, 2002.

[29] 魏守华, 王缉慈, 赵雅沁. 产业集群: 新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J]. 经济经纬. 2002(2): 18-20.

[30] 孫伟, 黄鲁成. 论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生存机制[J]. 科学管理研究,2003(4): 47-51.

[31] 胡宇辰.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 当代财经,2004(11):76-80.

[32] 郑胜利, 周丽群, 朱有国. 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 当代经济研究,2004(3): 32-36.

猜你喜欢
集群竞争优势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画与话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集群品牌是集群整体的品牌还是集群产品的品牌?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正确面对竞争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