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2018-10-28 09:15郭扬兴
神州·下旬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次数预警

摘要:高职院校教学预警机制构建,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三方面出发,分析教学预警的关键指标。再从制度建设、数据收集、信息发布、问题处理等方面提出构建教学预警机制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教学预警

预警,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1]

高职院校教学预警,指高职院校根据过去和现在的相关数据、情报和其他资料,运用逻辑推理和科学预测的方法技术,对某些威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做出科学的估计和推断,并发出确切的警示信号,提前了解教学质量状况和教学运行态势,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教学质量下滑。[2]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研究高职院校教学预警机制构建,对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健全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教学预警的关键指标

要构建科学的教学预警机制,应先合理分析教学预警的主要内容。教学运行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性强的系统工作,管理环节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在深刻理解教学运行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准确分析教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形成教学预警的关键指标。笔者认为,应当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三方面内容入手,对教学预警的关键指标进行深入剖析。

(一)教师的教

1.教师发生教学事故情况

由于任课教师、教学辅助人员(统称教学人员)的直接或间接责任(在非不可抗拒因素的情况下),导致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或教学质量等消极后果的事件,属于教学过失或教学事故。发生教学事故表明教学运行秩序受到负面影响,容易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因此是教学预警的关键指标。

2.任课教师调停课次数

调停课次数是日常教学运行是否有序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一个学期的具体教学安排确定后,就成为教学正常运行依据。任课教师调停课次数过多,必然会对整体的教学运行秩序造成冲击,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将任课教师调停课次数纳入预警指标,还应区分教师上某门课的调停课次数,以及上所有课的调停课次数总数。这两种情况都应作为教学预警的统计分析内容。

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

课堂教学是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教学运行过程中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教学督导评教为主,结合同行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不同类型的评教方式应有明确、合理、连贯的评价标准,这样得出的評教结果才能科学用于动态监控与分析。同时,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课程的分类评价,如公共平台课、专业课、思政课、外语课、体育课等课程。

(二)学生的学

1.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学生上课出勤情况是学生学习表现是否良好的重要体现,也是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成绩的组成部分。当学生出勤次数少于所规定的次数时,甚至会影响学生的考试资格。所以,根据学生考勤记录及平时成绩进行相关分析,预测学生本学期学业成绩的走向,并在学生出勤次数即将达到限制次数前,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及格课程门数。

2.学生学业成绩情况

学生某门课的成绩一般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当学生某部分成绩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向学生发出预警,提醒学生。同时也向任课教师发出预警,请任课教师及时干预。

3.学生所获学分累计情况

学生所获学分累计达到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定要求,方能毕业。当学生所获学分累计距目标值相差一定值时,应该向学生发出预警,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及时补救。同时,向二级系(部)发出预警,请二级系(部)及时干预。

(三)教学管理

1.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

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是本学期实际开设的课程与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应当于本学期开设的课程的比值,其中细分的指标包括按照各种课程类型统计的课程开课率,包括通识类课程开课率、专业必修课程开课率、专业选修课程开课率数据等。培养方案课程开课率的情况直接反映了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执行情况。[3]

2.期中教学检查结果

期中教学检查是学期进行至一半,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对二级系(部)教学情况的一次综合检查。检查成员则主要由教学督导组成。当期中教学检查发现问题后,教学管理部门应及时将有关信息反馈给二级系(部),并决定是否作出预警。

3.期末考试命题与成绩分析

在考试中,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如果一门考试的题型过少,其对于考生的能力考察是不全面的,并将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效度。[4]所以,有必要对于必修课程期末考试试题类型与分值权重结构进行分析。此外,教育统计学统计规律表明,学生的智力水平,包括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等呈正态分布,因而正常的考试成绩分布应基本服从正态分布。

二、构建教学预警机制的实践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在教学预警机制构建方面作了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重视制度建设,为教学预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相继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为教学正常运行保驾护航,也为教学预警工作提供保障依据。学校制定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学生学籍预警制度实施办法》、《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教学督导团工作条例》、《关于开展学生网上评教的通知》、《规范执行排课、调停课的暂行办法》、《学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试行版)》等,对象涵盖了教师、学生、教学管理部门等,内容覆盖了教学运行管理的整个流程。

(二)加强数据收集,为教学预警工作提供有效分析

学校注重教学预警关键指标的数据收集工作,通过各种信息化渠道收集教学运行过程中的重要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机制,保持分工明确的数据分类汇总、逐级上报的工作流程与渠道,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如通过学生上课考勤系统收集学生上课出勤数据,统计出勤次数与迟到情况;通过学生网上评教系统,收集学生对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进行全校课程及教师的排名;通过督导评教系统,收集督导对课程及任课教师的评价数据,进行全校课程及教师的排名;通过调停课流程系统,收集教师调停课数据。

同时,通过日常监控、期中教学检查与教学工作考核,对教学预警的其他关键指标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为教学预警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如对教师教学事故情况的日常监控,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日常督导,对期中教学检查工作的推进,对期末考试情况的全面总结等。

需要强调的是,应注重教学运行过程数据的动态比较分析,通过对教学预警关键指标数据的收集,实现教学运行不同周期的数据分析比较,对学校教学运行状态作出趋势描述,從而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三)规范信息发布机制,使教学预警工作有序开展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后,教学管理部门将达到预警要求的信息及时发布至二级系(部),再由二级系(部)根据预警内容及时告知所涉及教师或学生。建立定期发布与不定期发布两种渠道,将教学预警指标的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公布。

定期发布的信息包括教学运行数据总体统计与分析结果,如每月发布各系(部)的教学事故次数、调停课次数、学生出勤情况整体统计结果等。

不定期发布的信息,如某门课的督导评教分数过低,则将评教具体结果及时告知任课教师所属系(部),由系(部)帮助该任课教师进行反思与改进;学生某门课的出勤次数偏少,则及时告知学生所属系(部),由其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时提醒与跟进。

(四)健全问题处理机制,使教学预警工作取得实效

对于教学预警发现的问题,建立健全问题处理机制。从制度建设角度出发,完善教学质量监考与保障体系,确保学校对教学运行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和质量保障,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从处理措施角度出发,对于预警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环节采用不同具体措施,在准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基础上,在教学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处理。如学校《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试行版)》规定根据教学事故发生的情节和后果,将教学事故分为教学过失、一级教学事故、二级教学事故和三级教学事故四个等级。不同等级有不同处理办法,教师、二级系(部)和教学管理部门都有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一级教学事故责任人,由所在部门予以批评教育,并在部门范围内通报批评;对二级教学事故责任人,予以全校通报批评,扣发部分岗位津贴,两年内取消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对三级教学事故责任人,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当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扣发部分或至全年的岗位津贴等。

参考文献:

[1]杨明基.新编经济金融词典[Z].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成丙炎,夏玲.高职教学质量预警系统建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62-64.

[3]孙园植.高校教学运行质量控制关键数据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4(6):50-5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郭扬兴,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技术。本研究成果受“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研究所”课题资助。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次数预警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
如何在IMS网络中计算呼叫接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