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在判断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中的作用分析

2018-10-29 11:40何承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18年10期
关键词:眼眶定量水肿

彭 东 何承勇 潘 静

眼眶肿瘤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对患者的视力有严重的影响,且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由于眼眶解剖关系复杂多样,导致眼眶与其他相关部位的肿瘤相互转移影响。因此,眼眶肿瘤多种多样,且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能错失最佳治疗时间[1]。常见的眼眶恶性肿瘤有淋巴肉瘤,泪腺囊性癌等,肿瘤的性质和累及范围与手术后的复发情况关联很大,必须尽早判断出肿瘤累及范围[2]。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无辐射及高分辨率等特点,可清晰显示眶内组织的精细结构,在眼眶良、恶性肿瘤中应用广泛[3]。本研究旨在探讨动态增强MRI应用于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的临床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50例眼眶肿瘤患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92±12.24)岁;病程3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5.57±1.96)年,临床表现为视物不清等。对所有患者于手术前均进行常规MRI和动态增强MRI扫描检查,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患者经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肿瘤性质。

(2)排除标准:①肿瘤病理诊断不清;②患者检查配合不好,图像质量不佳。

1.3 仪器与药物

(1)采用Signa3.0T型MRI扫描仪(美国GE公司);Medrad Spectris Solaris EP全自动双筒高压注射器(美国MEDRAD INC公司)。

(2)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规格:15 ml(德国拜耳医药保健公司)。

1.4 检查方法

(1)应用Signa3.0T型MRI扫描仪,8通道线圈,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进入线圈内用泡沫垫固定,左右对称,嘱咐患者头部不动,将双眼紧闭。

(2)常规MRI眼眶扫描:①横断面T1WI扫描。扫描参数:重复时间(time of repetition,TR)为500 ms,回波时间(time of echo,TE)为8.2 ms,层厚为2.5 mm;②冠状面T1WI扫描。TR 600 ms,TE 8.2 ms,层厚为3.0 mm;③横断面T2WI扫描。TR为6000 ms,TE 94.0 ms,层厚为2.5 mm;④冠状面T2WI扫描。TR 4000 ms,TE 84.0 ms,层厚为3.0 mm;⑤矢状面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TR 4000 ms,TE 84.0 ms,层厚为3.0 mm。

(3)动态增强MRI:使用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ast spoiled gradient echo,FSPGR)序列扫描冠状面,扫描参数:TR 5.0 ms,TE 3.0 ms,层厚为3.0 mm,层间距3 mm,翻转角(flip angle,FA)为12°,矩阵320×189,视野(field of view,FOV)为170×240,接收带宽250 Hz。从双侧眼脸到双侧海绵窦扫描,时间分辨率为6.4 s,共50帧。采用Medrad Spectris Solaris EP型全自动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前臂静脉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规格15 ml)0.1 mmol/kg,再用生理盐水以等流速2.5 ml/s冲管,在扫描中前面3帧为平扫,第4帧后开始给药。

1.5 诊断标准

(1)由两名高资历放射科医师分析影像,评价眼眶内恶性肿瘤对骨质和眼外肌的侵犯情况,将传送到GE AW4.5工作站,数据采用Volume Viewer 4软件进行处理,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和容量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常数(Ve)和初始TIC下面积(iAUC)值。

(2)骨质局部受到破坏为受累。骨质和眼外肌分别与肿瘤间有明显分界为未受累;T1WI和T2WI信号异常而病理发现未受累为水肿。

(3)TIC分型。①Ⅰ型为持续上升型,信号轻度逐渐增强,斜率小;②Ⅱ型为上升平台型,信号强度先增加到峰值后不变,斜率>Ⅰ型,<Ⅲ型;③Ⅲ型为快升快降型,信号强度快速上升到峰值后又快速下降。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受累骨质,受累眼外肌与肿瘤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用Spearman相关分析水肿骨质,水肿眼外肌与肿瘤定量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用r表示。采用单样本Z检验对肿瘤与受累骨质,水肿骨质;受累眼外肌,水肿眼外肌各定量参数进行正态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良恶性肿瘤TIC类型

在50例眼眶肿瘤患者中,32例为眼眶良性肿瘤,其中Ⅲ型曲线为3例;18例为眼眶恶性肿瘤,其中Ⅲ型曲线13例,见表1。

表1 眼眶良恶性肿瘤TIC曲线类型(例)

2.2 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中的TIC类型

在18例眼眶恶性肿瘤患者中,受累骨质7例,累及骨质11处;受累眼外肌9例,累及眼外肌14条;水肿骨质3例,水肿骨髓5处;水肿眼外肌2例,水肿眼外肌7条。TIC形态见表2。

表2 受累骨质和眼外肌及水肿骨质和眼外肌TIC形态(例)

从表中可得知,受累结构与水肿结构相比,受累结构与肿瘤TIC形态分布一致性更高。

2.3 肿瘤、受累骨质及水肿骨质定量参数比较

受累骨质与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显著相关(r=0.815,r=0.787,r=0.639;P<0.05),水肿骨质与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均不相关。受累骨质和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均大于水肿骨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01,Z=10.912,Z=9.798;P<0.05),见表3。

2.4 肿瘤、受累眼外肌及水肿眼外肌定量参数比较

受累眼外肌与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显著相关(r=0.828,r=0.702,r=0.607;P<0.05),水肿眼外肌与肿瘤的Ktrans、Ve及iAUC值均不相关。肿瘤和受累眼外肌的Ktrans、Ve及iAUC值均大于水肿眼外肌(Z=7.897,Z=4.185,Z=4.714;P<0.017),见表4。

表3 肿瘤、受累骨质及水肿骨质定量参数比较

表4 肿瘤、受累眼外肌及水肿眼外肌定量参数比较

3 讨论

眼眶恶性肿瘤经治疗后易复发,被认为与眼眶恶性肿瘤累及范围有很大关系,而CT和常规MRI虽能依据信号判断是否累及骨质等,但多数情况下判断的准确率略低[4]。本研究应用动态增强MRI,对比剂为钆喷替酸葡甲胺注射液,可间接对组织的渗透性等组织学变化进行测量,现经常用于研究肿瘤[5]。

本研究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异常眼外肌、骨质分为水肿和受累情况进行分析TIC类型,发现Ⅰ型和Ⅱ型曲线不能判断异常情况的类型,可能是TIC曲线仅反映信号强度的变化,不能反映病理学特征,而受累结构多表现为Ⅲ型曲线,受累结构的TIC曲线类型与肿瘤一致性高,则若眼眶恶性肿瘤相邻部位的TIC类型与肿瘤基本相当时,表明该部位已被肿瘤累及到。除TIC类型外,本研究还对定量参数进行比较,得出肿瘤Ktrans、iAUC值与受累结构的相应参数无差异,且有明显相关性;而水肿结构相应参数则无相关性。综合以上结果,受累结构与肿瘤的Ktrans、iAUC值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水肿结构的参数与肿瘤的一致性差。

对于3个定量参数,Ktrans值反应的是毛细血管的渗透性和内皮细胞的情况,恶性肿瘤累及范围与肿瘤的特征相似,Ktrans值大,表明肿瘤细胞累及周围组织的内皮细胞不完整,渗透性大。Ve值代表对比剂漏出的间隙,与组织坏死程度和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有关,Ve值表明组织坏死程度高,细胞稀疏。iAUC值反映的是肿瘤组织的血供,组织血管化程度,恶性肿瘤累及周围组织血管化程度变高[6]。

动态增强MRI中,对比剂由于在灌注程度,渗透性不同的组织中分布不同而引起信号变化,从而可间接测量组织的灌注及渗透性等组织学变化[7-8]。恶性肿瘤累及的结构与肿瘤具有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肿瘤细胞使受累结构新生血管数目增加,从而导致组织血管化程度增高,内皮细胞不完整[9-10]定量参数Ve值与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呈正比[11-12]肿瘤Ve值与眼外肌无明显差异,可能与眼外肌组织细胞排列较稀疏,以及与肿瘤细胞坏死引起的细胞稀疏差别不明显有关[13-15]。

经动态增强MRI检查后,患者肿瘤组织累及范围的TIC类型与肿瘤一致性高,肿瘤Ktrans、Ve及iAUC值与肿瘤组织的受累结构一致,因此动态增强MRI可检测出眼眶恶性肿瘤组织的累及范围,从而改善漏诊和误诊情况,而术前判断肿瘤侵及范围对眼眶恶性肿瘤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眼眶定量水肿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显微定量法鉴别林下山参和园参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我不胖,只是有点肿——妊娠水肿
想要醒得快?早起揉揉眼眶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黏液水肿性苔藓1例
眼科疾病中的“狠”角色——眼眶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