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探索

2018-10-29 11:00阴娜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阴娜

摘 要:随着老年化社会快速到来,老年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面对这样的新形势新挑战,公共图书馆能否跟上时代脚步,利用新型“互联网+”技术,开拓、提升老年服务水平提供新手段新内容,是图书馆界关注的新议题。

关键词:老年服务 互联网+ 大数据 志愿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1999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0%,标志着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到2017年底,这个占比已经提高到17.3%,65岁以上的人口在2000年的时候占总人口的7%,2016底已经到了11.4%。同时,规模方面,2017年底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2.4亿人,65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58亿人。去年新增60岁以上的人口首次超过1000万,今后每年将按照1000万的规模往上增长【1】。老龄化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前所未有。老年人作为 为一个庞大、重要 的社会群体 ,让他们能够切实享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 所 乐,是党和政府的社会责任。图书馆作为基层文化服务的第一线,一直积极探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图书馆逐步向智慧图书馆转变,为老年服务创新提供了很多新思路。通过大数据分析老年读者阅读需求,提供人性化、智能化便捷服务,开展丰富的老年读者活动等,来吸引更多老年读者使用图书馆,爱上图书馆,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这是图书馆老年服务的根本所在。

一、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现状

1.老年读者特点分析

老年读者时间相对比较充裕,文化层次多元化,有些退休老人刚从岗位退下,离开了熟悉的社会交际圈和熟悉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出现不适应和心理落差,需要新的交友、娱乐、学习的平台。老年读者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消遣娱乐型,此类型占全体老年读者的80%,他们追求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书籍、报刊或是上网冲浪;第二类是终身学习型,此类老年读者占老年读者的15%左右,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不论是图书馆举办的各类讲座,还是公益性培训班(如:书法班、电脑培训班、围棋班等),他们都是忠实的参与者,学习欲望强烈;第三类是发挥自身价值型,此类老年读者占老年读者的5%左右,他们虽然退休,但是奉献精神没有改变,愿意投身到图书馆的志愿活动中,继续发光发热。

2.开展好老年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2】。老龄化是挑战,也是机遇。老年人不是社会的负担,而是社会的资源。积极应对老龄化,就要消除“衰退”、“退化”等消极的老年形象,让老年人在图书馆,依旧可以贡献社会、实现自我、陶冶情操,从“健康”、“保障”和“参与”三大方面,丰富世界卫生组织新给出的“积极老龄化”概念。

3.“互联网+”环境下开展老年服务的必要性

如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互联网上网人数已达7.31亿人,而60岁以上老年网民仅占比百分之四。老年人由于社会阅历、文化程度、年龄等因素导致老年群体互联网使用率较低,因此必将导致老年人获取信息滞后,途径方式单一,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近年来流行的在线定制旅游、网络购物、移动钱包理财、手机健康顾问等“互联网+”产品和服务走进日常生活,使年轻人大呼过瘾,而老年人囿于自身因素,以及繁琐操作,没有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为了提高老年群体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使用媒介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但是老年群体自身的需要,也是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必然要求。

二、老年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瓶颈

1.操作繁琐加重老年人畏难情绪

笔者在参与老年电脑培训班的过程中发现,很多老年人刚开始都会问:“我那么大年纪了能学会吗?”每个人对新事物的理解、掌握能力都不一样,有的慢些,有的熟练些,其实只要兴趣使然,勤加练习,对于基本的开关机、打字、上网查找信息等技能都可以掌握。因为电脑系统比较固定,操作方法比较系统,掌握相对容易。而逐渐常用的手机App却是种类繁多,更新频繁,软件更新常伴随界面的变化,再加上老年人已是被诈骗的重灾区,电信诈骗花样层出不穷,这些都加大了老年人学习的难度。

2.人员有限难以针对性服务

不论是老年人在图书馆查询信息、借阅图书还是参加培训,公共图书馆由于人员不足,难以跟进。目前公共圖书馆开展的活动,要么是针对少年儿童的,要么是笼统的成年人活动。没有将老年人的活动区分开来,公共图书馆应该根据老年人的特征来进行需求分析,比如从老年人的生理特征来讲,他们的各项生理机能在退化,表现出来最明显的就是视力下降,反应较慢,行动不够灵活等;从老年人的心理特征来讲,他们退休后拥有大把的闲暇时间和匮乏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极度反差,晚辈们白天又都忙着各自的工作或者学习,陪伴时间非常少,导致老年人群普遍存在孤独感。公共图书馆应该针对老年人的关注点、兴趣和需求设计可持续的活动。

3.宣传力度小致使延伸服务受限

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方式主要通过传统阅读媒介,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等,现在各馆都在发展新媒体,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和推送消息,这就造成了新媒体媒介和老年人媒介使用水平的矛盾。一方面信息发布越来越高效,另一方面老年人因缺乏有效指导,无法使用这些媒介。这就需要图书馆人创新宣传手段,一方面继续拓展传统宣传路线,另一方面多走访调研到馆的老年人获取图书馆信息的渠道,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争取把宣传做到实处。

三、“互联网+”为公共图书馆老年服务提供新机遇

传统的老年服务一般包括电脑技能培训、书法培训、养生公益讲座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为公共图书馆的老年服务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新思路。

1.大数据分析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针对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其以带动图书资源活力的特点,加强互联 网、数字图书馆等资源的融合,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传统图书馆在资源呈现中主要以纸质媒介为主导,但却因搜集与整理工作的局限化,难以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同步。然而,大数据时代下的智慧图书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图书馆的不足,借助资源架构优化升级的方式,对数据信息的价值予以重新拟定。通过大数据可以有效分析老年的兴趣点、获取信息方式、使用图书馆的行为习惯,可以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的定制老年服务。

2.分类讲座,提高老年人使用新媒体技能

根据老年人水平不同,可以开设难度不同,内容不同的课程,因为工作人员有限,可以以周为单位,少次但是一年持续开课。开课前以问卷形式调研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每次课根据一个主题备课,比如如何用手机查阅养生信息、如何在手机和电脑上进行医院挂号、如何使用图书馆微信平台等,这类需要一定基础,可以以讲座的形式,初级基础课受众始终是最大的。图书馆同样可以利用自身的门户网站,效仿流行的直播平台,录制自己的網络公开课。多部门合作,可以把馆里的公益讲座和培训视频制作成电子资源,上传至网站,方便读者查阅。

3.多组织合作推动老年服务质量提升

服务老年读者的专职人员较少,在服务中图书馆需要借助外部力量。以总分馆制为主,以与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为辅,建立共同合作平台,形成长效合作机制。开展面向老年服务的志愿者招募,主要帮助老年人使用馆内的自助借还设备、书籍信息查询和海量电子资源的使用。有的老年人也很热衷于志愿服务,同样可以将他们纳入志愿者体系。布鲁克林公共图书馆从 1952年开始就开展老年服务,其活动内容包括读书发表会 (BooktMk)、讨论会、电影、音乐、扑克牌、茶话会等,深受老年读者喜爱。其老年读者服务的最大特征是老年助手的存在。这些老年助手负责针对老年人开展的活动的筹划、运行和举办工作,即由老年人负责为老年人举行活动,充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热情【3】。

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推动了传统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变。预计2050 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年人整体文化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公共图书馆要抓住机遇,跟上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不断开拓老年读者信息服务手段和内容,让更多的的老年人成为图书馆的受益人。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关于老龄化社会的定义。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0%81%E9%BE%84%E5%8C%96%E7%A4%BE%E4%BC%9A/474558?fr=aladdin

[2]习近平,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

[3]范军.国外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 日本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2(16):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