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下的标识语翻译及问题

2018-10-29 11:00陆天雨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标识语中式英语

摘 要:在国内的旅游景区或公共服务场所,汉英双语标识语随处可见。然而标识语翻译中大量中式英语的存在,妨碍了文字内容的有效传递,影响了外国游客的准确理解。标识语翻译中存在大量中式英语,其主要原因是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来分析解决标识语中的中式英语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标识语 中式英语 英汉思维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2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标识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风景名胜区,标识语可以提示人们景点的分布、行程的远近;在电影院等娱乐场所,标识语可以告知人们安全出口的位置,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在地铁等交通工具上,标识语可以提醒人们请勿推挤,谦让有爱。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英语作为首要国际语言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传播,因此我们更加要注意准确翻译标识语。但由于中国的思维方式渗透到英语表达中,标识牌翻译中的中式英语频频出现,如将“残疾人厕所”译为“Deformed Man Toilet”,将“让我们做鸟类的朋友吧”译为“Let us do the bird friend”。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由汉英词汇语义的错误对应、词语的重复和累赘、词语选择搭配和结构的中式特征导致的译文失误。而英汉思维差异可能是造成这些中式英语表达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中式思维和英式思维的特点来阐明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翻译中中式英语的出现。

一、中式英语的定义及其特点分析

1.中式英语的定义

李文中(1993)在其文章《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中写道:“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从这句话中可以理解到中式英语是在汉语环境下产生的英语,其主要的思维和表达方式都遵循了汉语中的方式。因而可以看出对于中国人而言,经过思考后理解中式英语并不困难,然而对于外国人,中式英语难以理解。

2.中式英语的特点

由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中文教育,语言环境也是中文,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产生了与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中式英语也在它的词法层面独具特点,生搬硬套、重复和累赘就是中式英语在词法层面中经常出现的特征。

2.1中式英语中的生搬硬套

中式英语的生搬硬套指中国人按中式的思维模式翻译英文,用词时没有思考单词的具体使用方法,而是机械的将中文与英文一一对应。这些生搬硬套的表达虽然不影响理解,但是明显不符合英文的规范。

例1:“注意身体”

译文1: Notice Body

译文2:Take Care of Yourself

在这个例子中,译文1将“注意”直译为“Notice”,“身体”译为“Body”,因为英汉思维差异导致人们在翻译过程中生搬硬套,按照中文的语序将“ Notice”和“Body”拼凑在一起,而忽视了每个部分具体的使用方法,让人难以理解。而译文2关注了“注意身体”背后的原因,体现了英式思维的逻辑性,为正确译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中式英语的译法,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存在了一种英汉思维的差异。

例2:看报纸

译文1:watch newspaper

译文2:read newspaper

在這个例子中,“看”被解释为“watch”和“read”。“watch” 和“read”都有看的意思,而“watch”指直观的看,“read”则指阅读与理解。因此译文2为正确译法。译法1由于英汉思维差异的影响,只从浅层面关注了词语的意思,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具体用法。

2.2中式英语中的重复和累赘

由于在汉语中常用近义词或同义语来进行修辞,增强语势,中国人养成了重复的习惯,这与外国人明了的表达方式相悖,导致了重复和累赘出现在中式英语中。

例1:用“good harvests”来表示大丰收

这种用法想用“good”表示“大”,用“harvest”表示“丰收”。但“harvest”本身就有大丰收的意思,前面再用“good”修饰就构成了英汉思维差异导致的典型的语义重复。

例2: 用“living standards for the people”表示人的生活标准

“living stardards”这个词组在表示生活标准时就是专指人的生活标准,并非任何其它生物,在英汉思维差异的作用下,后面的 “for the people”便成了赘余的部分。

由此可见中式英语中的重复和累赘主要是由对词意理解的不准确、不深刻造成的。若能正确理解如“harvest”、“living standards”的表达范围和适用程度,中式英语中的一部分重复和赘余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二、英汉思维模式差异

边楠楠(2015)在《英语学习中“中式英语”现象初探》中写道:“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思维是语言的灵魂,引导、支配语言的运用,构成不同的语言风格。”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思维是生成语言的原因。人们为了表达思维创建了语言,语言是思维的一种表达形式,语言习惯、语言规则在很大程度上都由思维支配。中式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人的直觉性思维模式造成的。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习惯通过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来思考问题,而忽视了英语是由英语国家国人分析性、逻辑性的思维模式支配这一本质,从而导致了大量中式英语的出现。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方向分析,造成中式英语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中式思维的直觉性和英语语言国家思维的逻辑性。

直觉性是指通过“悟”来把握事物,总体上有“直接”“快速”“模糊”的特点。人们进行直觉性思维时,没有通过严密的推理论证,而是凭借各个感官对事物的总体印象来分析和评判事物。直觉性强调的是感觉,其本质上的含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英语思维模式中的逻辑性指的是英语国家的人在思考问题时习惯于从已知的条件出发推理出适当的合理结论。不同于直觉性,逻辑性思维的人习惯于从事物的本质方面看问题,讲究的是理性分析和科学实践。

英汉语言间所存在的直觉性和逻辑性的思维差异,反映在语言表达中,就是英语讲究形合、汉语注意意合。李晶(2013)《英汉语言形合与意合的成因及对比分析》中讲道:“形合主要是指句子的形态组合,能够借助一定的形式组成完整的句法;意合主要是不运用任何外在的形式或者词语的形态构成语言的表达意义。”由此可见,形合是通过关联词、介词等结构来表达意思的语言形式。因此在英语表达中,句子与句子间、句子内部都有严密的逻辑关系,一旦脱离了这些结构形式,英语国家的人便很难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含义。而意合是通过句子与句子间的语境、意义来表达意思,主要形式有上下文和前后的逻辑关系。意合无需过多的句形、句式、逻辑词,而只要每个词的词义达到便能表明含义,让人理解。综上所述,直觉性与逻辑性作为英汉语言差异的一大因素,很大程度造成了中式英语现象。中国人讲究词意表明即可,而外国人追求的都是句形、句式的严密。因此中式英语能被大多数中国人所理解,却对外国人而言难以理解。

三、标识语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原因分析

为了便利人们的生活,标识语越来越丰富。同时随着国家与国家间的密切往来,来到我国的外国游客日益增长,为了让他们在我国更便捷的生活,大量的标识语被翻译成英文,然而这也导致了标识语中的中式英语现象频频发生 。

例1:请勿通行

译法1 Passenger No Entry

译法2 Passengers are forbidden to entry

译法1本应使用英语五种基本结构中的主谓结构。但它在“passenger”后缺失了谓语部分。英语讲究句子内部严密的逻辑体系,而译法1结构的不完整导致外国人无法准确理解它的含义,使这种译法成了典型的中式英语。从中式英语的特点分析,这也是典型的生搬硬套。从英汉思维差异的角度分析这一问题,这种译法体现了中式的直觉性思维与英式的逻辑性思维的差异。中国人在翻译的过程中受直觉的影响,讲究意合,即意思到位即可,所以用“passenger” 、“no” 、“entry”简洁明了的表明了含义,而忽视了句子结构。思维的严密性才是正宗英语的最重要特征,译法2便能正确地体现这一特征。

例2:小心滑倒

译法1 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

译法2 Caution: Wet Floor

在这个例子中,译法1的语法和结构完全遵循了英语中的法则,然而它依旧是中式英语,其首要原因便是“carefully”的修饰错误。在译法1中,“carefully”被用来修饰“slip and fall down”,再次翻译过来便成了“小心地滑倒”。由于中国人从直觉、经验认识世界,所以语言也跟随思维发展为意合语言。翻译过程中只注意了将“小心”译为“carefully”、“滑倒”译为“slip and fall down”,并未考虑修饰主体的问题,因此表意出现偏差。而英语国家的人习惯从事物的本质来探究问题,所以第二种译法点明了“小心滑倒”的原因,为正确译法。

结语

大量的中式英语存在于標识语翻译中,严重阻碍了标识语意思的传达,影响了标识语引导和告知的功能,使外国游客在景区迷失方向,在紧急情况下不知所措。同时过多的中式英语出现在标识语翻译中,也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本文通过研究标识语翻译中的中式英语,认识到中式英语中的生搬硬套和用词不当。通过分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再结合对英汉思维差异的学习,最后得出英汉思维差异中直觉性和逻辑性的差异是导致标识语中出现中式英语的原因之一这一结论,进而影响标识语翻译,使其不能有效的传达信息。

参考文献

[1]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3).

[2]边楠楠. 英语学习中“中式英语”现象初探[J].河南教育(高教),2015(125):88-90.

[3]李晶. 英译语言形合与意合的成因及对比分析[J]. 亚太教育,2016:166-167.

[4]连淑能. 论中西思维方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

作者简介:陆天雨,(2001.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现就读学校:江苏省南通中学。

猜你喜欢
标识语中式英语
新媒体语境下公共标识语英语翻译规范化现状与对策
浅析城市标识语的汉英翻译
青岛市沿海旅游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
从中外语言比较角度浅析标识语英译
汉译英中“Chinglish”面面观
浅析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论《中式英语》 对东方主义的解构
从中式英语到中国英语—译者认可度调查报告
标识语的间接言语行为行事功能探析
试析广州城市公共标识语翻译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