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弘扬公共图书馆精神 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8-10-29 10:58郭玲闫丽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郭玲 闫丽

摘 要:本文围绕对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来论述他的当代意义,阐明我国公共图书馆在21世纪身兼提供信息公平和保障的制度使命。并且本文中还指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当下国家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要做出改进和改变的必要性措施。

关键词:图书馆精神 信息公平 信息保障制度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01

2004年必定是载入中国图书馆历史的重要一年,著名的梁灿星先生还专门将这一年定义为“重续图书馆精神历史链条”的一年。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2004年以后有大量的文章将“图书馆是实现社会平等的一种措施”的这一深入人心的观念照射进当代理论研究当中。这样说的缘由并不是说顺应现在图书馆的发展潮流,也不是因为这一年正赶上图书馆的一百岁生日。这其中最大原因是图书馆精神的新芽正在中国悄然发生。在2017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更是体现了这一点。在另一层面说,当代图书馆精神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厚重感重新出现在图书馆的这个大舞台。

一、公共图书馆精神和他在中国的发展路程

19世纪中叶的欧洲文化氛围浓厚,公共图书馆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有部分研究者认为1852年建于曼彻斯特的图书馆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图书馆。但是在事实上,在早些时候,欧洲的一些权贵家族就已经有了图书馆和教会的图书馆,但是事物的转变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这些图书馆向公共图书馆的转变经历了一定时间,从文艺复兴开始以后就有部分贵族图书馆逐渐扩大自己的开放群体。在经历过工业革命的洗礼,资产阶级逐渐步入历史舞台,工人们也加入到学习知识的队伍当中,在这种推动力的作用下,19世纪中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大量由政府主导的图书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当中。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不是偶然,这其中不仅是因为历史现实的推动,当时的贵族图书馆的服务因为自身服务范围的限制已经不能为广大的读者提供应有的服务;再者,图书馆的建立为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权利提供了一种最为有效的渠道。在公共图书馆出现后的半个世纪,图书馆体质也在中国大地上发芽,相继出现了浙江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湖南图书馆等一些早期图书馆。

西方的公共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它是以民主政治作为其生长土壤。就如小野泰博这位日本图书馆学家说过的一样:“如果想知道西欧式的民主主义是什么,最好看一看欧美的图书馆。因为在这里存在着朴素的民主主义的原貌。”所以能够从这句话中传达出图书馆最为朴素的精神——免费而平等的服务。

范并思先生是这样理解这种精神的,公共图书馆的存在是在于它的普遍的社会意义,它不仅传达出社会中的每一个公民具有的自由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而且它还在社会的知识调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再者也是一种对现在社会信息和知识保障制度的一种表现。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出现使得社会上的所有人拥有了获得享受信息机会的平等权利,对我国公民求知的权利和自由的一种保障,这样的举措从知识和信息的层面实现了对社会公平的维护。从这个精神角度出发,公共图书馆精神就应该将以人为本放在首位,并且要做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将服务推向平民,做到服务的平等,只有这样面面俱到才能够实现对全社会信息公平和保障制度的建立。

二、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缺失

公共图书馆精神在整个图书馆行业是一种准则性质的存在。如果这种精神缺失,势必导致图书馆事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多走很多的弯路,例如会出现图书馆工作的功利色彩、对服务的错误认识和图书馆公共性的退化。我国公共图书馆中的这种现象已经很是常见,有些错误的做法甚至会被当作榜样得到大家的争先效仿,有些东西还增加政治色彩加以美化,如果公共图书馆精神的缺失得到政治上的默许,这便会使得人们和社会对此做出批判。公共图书馆的缺失所造成的对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方面包括功利性驱动下的服务倒置、远离大众的大众图书馆和图书馆的改革与收费服务等等,这些社会现象的出现对我们生产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有理论的指导

当下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存在诸多的上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下中国公共图书馆在精神方面的长达半个世纪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说,当下我国有些事情上的应对方式有些与國际惯例相出入,这其中是由于相当深的社会根源导致的。在图书馆自生层面来寻找问题的话,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管理上长期对理论研究的缺失,这就导致图书馆长期没有得到比较好的理论指导,就该问题来看,著名的图学家范并思先生早在2000年就提出过对于公共图书馆的研究需要加强的讨论,但是图书馆似乎没有将这一方面做出应有的加强措施,但是一些大学的老师针对图书馆的建设投入了相当大的关注与重视。这种现象在当时是一种比较不合适的现象。任何时间段,要想使得公共图书馆得到健康长足的发展必须将足够的关注投入上来,另一方面,对于那些轻视理论知识的群体应该给予相应的思想上的指导。在2017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中就透露着同样的思想,这说明我国的图书馆的发展必须是紧紧依靠科学的理论为依据进行健康稳定发展的。

从公共图书馆的自生的理论研究实力方面来说,这一群体与专业从事研究工作的高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由于图书馆在资金资助以及制度保障方面的欠缺,导致了对于图书馆理论研究出现进度缓慢和研究领域不够整体,最终也导致图书馆在该方面的研究不能形成整体效应。再者,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就必然偏向于自生涉及到的领域,例如对于图书馆中的技术图书馆学和应用图书馆学的研究较多,他们认为这些领域比较对自生的发展起到作用,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没有投入应有的重视,所以,图书馆界当时有人突然间提出以“公共图书馆是一种社会信息平等和保障制度”为标题的论断后,图书馆界对于这种陌生的声音的回应一直保持了长达2年多的沉默。理论的指导作用需要图书馆自生来主动的认识,建设出一支具有优良的、具有高水准的研究能力的队伍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机会实现图书馆界的长足发展。

在21世纪这个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图书馆更是需要把握好这种快速发展的社会潮流,正确的把握好图书馆发展这座巨轮的前进方向,扬起图书馆精神这面红旗,通过对信息保障和公平制度的保障来实现图书馆事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灿兴.重续图书馆精神的历史链条——苏州年会随感[J].图书馆,2015 (6 )

[2]范并思.公共图书馆精神的时代辩护[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