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数民族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及作用

2018-10-29 10:58彭向东杨丽艳彭楚尧
中文信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民族认同班级文化多元文化

彭向东 杨丽艳 彭楚尧

摘 要:近年来内地高校扩大了对新疆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人数,是一种民汉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由此带来了班级文化中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共存的态势。本文从班级文化内涵入手,多元班级文化价值论证,并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班级文化 多元文化 民族认同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0-0-01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随着近年来非民族类高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扩招,对于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做好其日常管理工作,使之能够与汉族学生融洽相处,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于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班级是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构成的复合体。班级民族成分的多元必然带来班级内民族文化的多元。不同民族同学之间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可以打开另一个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通道。

一、高校班级文化的内涵

1.班级文化建设从小的方面讲是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单元,从大的层面讲是国家文化发展的根本一环。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人际关系环境、班风等是班级文化的内化标识,也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同时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是三观趋于成熟和稳定的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班级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扮演了更为直接,影响更为深远的重要角色。

2.多民族班级的班级文化具有一般班级文化共有的班级属性与价值,同时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多民族成员构成的多元文化,使得班级成员的沟通多了一层异域文化的屏障,也多了不同文化之间和谐共存的任务,也给班级成员提供了一个对彼此了解、理解、欣赏的一个契机。

二、多元班级文化的价值

多元文化共存的班级文化建设,给不同族群以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包容,使其和谐共存,团结互爱。

1.有助于班级成员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建立

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从社会环境、高校传统教育模式、媒体导向、传统文化价值等方面,对新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文化冲突上。对于人而言,安全需要高于生理需要,是基本需要,是人得以发展的前提。多元文化班级承认每一种文化的独特价值,给予每种文化充分的尊重和展现平台,使少数民族学生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碰撞和交流,在思想和情感上双向交流,让不同民族的学生感受到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关心,从而建立归属感和安全感。

2.有助于实现教育的文化性

班级氛围是班风的一种体现,尊重多元文化的班级是一种文化共生现象,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架起沟通的一座桥梁。这种氛围使学生一进入班级就感受到一种文化融合的大家庭的感觉,班级成员对不同文化存在好奇,愿意学习了解,以多元文化的学习为骄傲和自豪。摒弃文化偏见,欣赏异文化,使班级成员成为不同文化的传播者。最终达到互相了解、包容、欣赏,各民族文化和谐共存,教育的文化性得以彰显。

3.有助于和谐校园建设

班级是大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组织载体。加强班集体建设,组织开展各种主题班会活动,发挥班级的教育职能,可以很好的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因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带来的差异,可以很好的协调各种文化间的差异,避免造成不和谐的班级氛围。和谐的班级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身份班级成员團结互爱,引导大家共进步同发展。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1.提升文化多样性意识

高校多民族招生的比例逐年增加,多文化的聚集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之一,需要以文化共生的班级文化来体现。建立一定的要求与制度来规范和引导多元校园文化,引领多元文化的原生态,使和谐的班级文化成为多样校园文化引领的硕果。在社会上引领文化建设的高校也会带动社会创建和谐文化的风气,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着力点和契机。

2.以目标管理为依托

班级文化建设不能以辅导员包办,应该由校园文化引领,引导推动学生自我管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成文化建设的目标。通过上下共同参与,制定出宏观方向一致,细节具体到每名同学和老师的目标体系,对成员自我管理、控制、鼓励以及尊重。运用这一体系,这一目标细化为学生的个体目标,通过学生的能动性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结合,从而有效的完成组织任务,以开展活动为手段,进而带动班级文化的深入推进,打造高品质、有意义的高校多民族文化单元。

3.构建一个多层次,立体式的教育模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文化,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文化认同是民族得以延续发展的关键。构建多层次的、立体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要超越民族文化差异,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一个各民族文化积极接触,建设良好的文化共存环境,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高永晨.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外语界,2014,(4):85.

[2]孙世权.文化身份如何被塑造和构建-以跨文化交际为理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4,(12):114.

[3]赵景欣,彭耀光,张文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6):23.

[4]郭小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1.

作者简介:彭向东(1972.12-),男,黑龙江鸡西市人,硕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杨丽艳(1975.5-),女,黑龙江安达市人,硕士研究生,东北石油大学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彭楚尧(1999.7-),女,黑龙江大庆市人,本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民族认同班级文化多元文化
论教育与多元文化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民族问题的特点
浅析BJD人偶的艺术性
现代室内设计的多元文化表现探究
伊斯兰教消费观与回族穆斯林消费行为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