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伦理建设视域下的家风传承及其时代价值

2018-10-29 06:50刘晓玉
船山学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

刘晓玉

摘 要: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形成了道德内涵丰富且影响深远的优良家风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重家教、严家风、爱家庭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属性的本质要求。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伦理核心理念的应有之义,也是当前积极培育、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执政伦理建设;家风传承;时代价值

执政伦理是指执政党的执政价值基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基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依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做人民公仆、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奉为执政价值目标。为了贯彻和实现这一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1]165这就表明每一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家风道德水准,与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伦理紧密相联。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就是要用优良家风带动形成优良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就是要以共产党人的好家风为基础推动党内政治生态和全社会生态的全面持续向好。

一、传统优良家风的基本内涵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支撑一个家庭、家族世代前行的精神内核,体现并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取向。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注重代代承续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独特而厚重的家文化、家风文明,家风也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力量滋养和浸润着中华文明传统,塑造并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人格品行、道德修养与人生境界。

(一)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

中华传统家风的核心价值观念反映了传统中国家国同构的社会体制,内容几乎涵盖个人与家庭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因地域、阶层、民族的差异呈现多种形式,其中最主要的形式是家规和家训。家规是行为规范,是教育规范家庭成员以及后代子孙的法则,也叫家法,和国法相对。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训条。家规和家训的关系正如法律和道德的關系,前者是理性的偏硬性约束,后者是感性的偏软性约束;家规是家庭教育中的法治教条,家训是家庭教育中的道德诫条。在中国传统社会以伦理道德治化为根本手段的社会运行机制下,德治历来大于法治,因此家训的作用力、影响力以及传播度远远大于家规。

中国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家训有《周公家训》《颜氏家训》《袁氏世范》《曾国藩家书》《朱子家训》《帝范》及《朱子治家格言》等。它们都集中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特征、社会人文心理以及道德价值取向,是一个家庭、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并通过代际传承影响至今。以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顔氏家训》为典范,中国传统家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注重家法、国法,这是家训的首要诫规。家是国的家,家法不能违背国法,遵从国法是第一要务;二是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宗族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乡里是宗族影响力的最近外延,家族宗族作为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利益共同体影响并筑就了个体与家庭的社会地位;三是孝顺父母、恭敬长辈,中国人伦以“孝”为本,只有孝养父母、敬爱尊长,各亲其亲,各长其长,才能实现《礼记》所言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吾老,幼吾幼,鳏寡孤独皆有所养”的大同境界;四是合礼教、正名分,礼义教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教化的规则与准绳,是自然人实现社会化的途径与手段。名分是社会人社会属性的体现,在礼教规束下的人各安其分、各尽其职是社会秩序有序运转的保障,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五是祖宗祭祀、墓祭程序。慎终追远的祖先祭祀活动旨在展现孝道,体现秩序分名,固定时节,按照一定仪制、仪式、仪规进行的祭奠活动可以很好地起到教育子女,凝聚家族人心的效果;六是修身齐家。做君子、成圣人是读书人修身齐家的旨要,但是不同家族形成的家训、家风教导传授族人不同的修齐之术,然而道为本,术为用,术万变不离其宗,同时又独具家族个性;七是崇尚节俭、禁止邪巫。尚节、尚俭、尚勤是中华民族物力丰盈的保障,而巫蛊邪魅之术历来为耕读诗礼之家所禁绝,正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君子当敬鬼神而远之。

(二)传统家风的基本类型

中国传统社会分士农工商四大阶层,社会阶层不同,家风类型也多有不同。当官者多形成仕宦家风;从商者多形成商贾家风,另有一类由耕种而读书,由读书而入仕,也就是典型的耕读之家。这三类,以耕读之家最受中国传统社会推崇,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自隋唐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以来,中国传统的农耕之家对后世子孙有着强烈的通过读书科举实现向上阶层跃升的人生期盼,在这种价值驱动下,以农耕为主的传统中国家族家庭特重诗书传家、尊奉礼乐教化。

在不同阶层身份影响下家风类型也有不同,大致可分为“读书志在圣贤”的家国情怀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积德行善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勤俭持家类。家国情怀是受儒家思想教化的读书人深入骨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历史上可以著述、留名、传世的也多是仕宦阶层,所以“读书志在圣贤”的家训多被记录并传颂。像“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的北宋名臣范仲淹,就留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治世名言;至死孝忠国家,誓愿收复故土的岳飞只“精忠报国、死而后已”八字家训就足以名垂清史。中国历史上持纪严明,为官清明的名臣包拯37字家训更是以严苛著称于世:“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2]417此训戒之严,字字铿锵,殷殷可鉴。《周易》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记述是中国历史上因果报应思想的发端,安于生计的寻常百姓探求个体乃至家族命运的生存之道,往往继承了这种最朴素的行善因得善果的因果道德观念。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家训是明朝小吏袁了凡为教育后世子孙撰写的《了凡四训》,书中意在宣扬普通百姓摆脱苦厄、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就是改过迁善,积德行善,唯有通过点滴善行、善业积累才能避离祸患,改变命运。此外,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寻常百姓之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家风家教更具普遍教化意义,这其中的代表就是朱柏庐的《朱子家训》。朱柏庐没有显赫的仕途业绩,却因这部家训流芳百世。他在家训中为家庭成员规定的日常生活准则,以勤俭节约为第一要务,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把立身处世的道理用明白浅显的文字表达出来,琅琅上口,几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早已化作一代又一代人的座右铭。

(三)传统家风的历史演变

家风的内涵反映时代精神,又随时代变迁多有变异。“家训的体例和内容的变化反映的正是社会变迁对于家族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家族对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反应和主动配合。”[3]60根据历史发展的脉络,中国古代的家风家训萌芽于五帝时代,产生于西周,成形于两汉,成熟于隋唐,繁荣于宋元,明清达到鼎盛。按照中国家训史的历史发展,周公首开仕宦家训的先河,他的传世名篇《周公家训》就是王室家训、贵族家训的先声。他训诫子侄周成王作为君王必须言而有信,保持君王威严,把王室家风提高到与“王家”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在帝王家风家训乃至中国传统家风的形成上具有特别的历史贡献。古代家训具有阶层性,先秦之际除了周公的帝王家训,还有打破阶层壁垒的孔子家训,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他的弟子有官宦、有平民、有商贾,只要认同孔子诗礼之教,仁爱之学,就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一直以来都是古代科举取士的必考内容。近代以来,随着考古学的发现,学界普遍认为《孔子家语》在思想上和内容上是比《论语》更丰富、更全面展现孔子教化子孙、弟子、门人思想的著述。以孔子为发端的仕义思想,也是自两汉独尊儒术以来,整个儒家伦理乃至中华民族伦理思想的源头,后经魏晋、隋唐,家风家训基本延续了先秦仕宦阶层家国一体的伦理观。两宋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进步,民间经济高度发达,市民社会逐渐兴起,家训由仕宦阶层走向民间,其中的代表之作是北宋司马光的《家范》。《家范》起初在社会上层仕宦之家广为流传,此后朱熹在《家范》基础上制订了一整套家庭礼制和礼仪规范,成书《家礼》。《家礼》在内容上与寻常百姓之家的生活和劳作规律基本一致,并且各种规矩、礼仪十分详备,逐渐成为平民之家的家教之法。与此同时,朱熹还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学次第,建构起一整套完备的道德伦理框架,作为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平民百姓共遵的修学之要、为人之道,至此普通人家与王臣之国就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明清以降,沿海工商业、手工业日渐发达,市井商利之风更盛,读书科举不再是寻常百姓唯一的生存之法,从而影响到家风文化在内容上开始变得世俗化、市井化。特别是经明朝嘉靖皇帝“大議礼”事件之后,修族谱、定谱系已不再是官吏之家独享,民间也兴起了修宗祠、排家谱之风,家家均传的“派辈诗”往往选用“福、寿、贞、贤”等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百姓对世俗社会福寿利禄、名闻利养的渴望与追求。至清末,国局动荡,西学东渐,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洋务派比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新思想、新观念,在对家族子弟的教育指导上有了不同以往的新认知,比如注重科技、倡导女学、发扬民主等等,这些都给中国传统家风文化带来一股“新风”。五四运动以后,宗族观念被看成是影响社会进步的桎梏,再加上西方思想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的家风家训文化走向衰微。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走向中国历史舞台,中国传统社会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邓小平、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改造下,逐渐形成了红色革命文化、红色家风文化,这种文化弘扬的是个人对国家、对民族的牺牲与奉献,是舍小家顾大家,铁肩担道义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红色家风文化是对优良传统家风的继承与开衍,既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精神保障,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走向新时代的不竭动力。

二、优良家风传承面临的时代挑战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方面面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结构、家庭结构随之变革,中国家庭结构从传统的“大家族”时代进入到“小家庭”时代。家庭结构的变化反映在家庭教育上,就是家庭教化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文化传承、礼仪习得以及人格培养更多地依赖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以及同伴熏陶。当然淡化、弱化不代表没有,传统家教礼俗的惯性依然存在,只是从过去刻意的、固定的、带有强制性的,逐渐变为无形的、随意的、比较自由的说教方式。现代家庭教育打破过去威权式的家长制,更具平等性和可对话性;在道德伦理的教化上也时时适应时代的价值变迁与文化取向。概括来看,总体呈现出以下四种变化趋势。

(一)家庭人格教化功能弱化导致家风理念功利化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理念以德行为重,强调以德养才、德才兼备,正所谓“幼儿养性、童年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道德教育贯穿个体一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当前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巨大改变,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科技革命、技术革新等经济模式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投射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引发了社会伦理思想、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追求高效率、寻求低投入高产出的利益最大化是市场经济的本性使然,而现代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适应现实社会的需要。正如时下热议的中产阶层焦虑其实就是功利化世风在家庭教育上的投射,拼爹拼妈、拼学区房、拼奥数特长、重才大于重德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体家庭适应社会现实的无奈之举、必然之势。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除了市场的自由调节之手外,还应有政党的有效调控之域。当党和政府日益认识到家庭道德教育缺失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危害,甚至影响党风、政风、党的长期执政之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纠偏,引导世风社风就是执政党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全党上下、全国上下实施家风建设的真正立意所在。

(二)家庭模式结构改变导致家风传续途径多样化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农耕社会,社会结构相对稳固,家庭文化模式也是一种以农耕文化为核心,以宗族教育为主体的耕读文化模式。建国以后,因为实行城乡二元模式,在中国农村相对较多地保留了中国传统家庭文化模式,存续了传统的家庭文化理念。但在城市,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走向社会化大生产的城市家庭,由党政军干部、国企工人、城市手工业者、知识分子组成,虽然他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但因工作性质、居住环境的不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圈子文化、大院文化、子弟文化。一个圈子就是一个社会,有相对完备的教育、医疗、就业体系,圈子文化虽然不同,但对个体的影响力和塑造力远远超越家庭本身。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家庭结构模式进一步改变,“四加二加一”的小型化结构模式成为城市家庭甚至是部分农村家庭的常态,中国家庭也从多子化转为少子化,单个细胞式的小家庭既摆脱了传统的家族文化影响,同时伴随着大院文化、圈子文化的逐渐弱化,逐渐被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单位组织教育所取代,家风传播途径进一步多元化。

(三)家庭文化观念多样化导致家风价值取向多元化

家庭文化观念是社会政治观念、社会经济观念的直接反映,对一个人的个体成长、性格养成乃至成人后的职业选择、情感归属、价值取向都起着关键作用。在过去相对单一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模式下,作为社会子细胞的家庭基本形成相对一元化的价值取向,所谓“千军万马要走独木桥”。伴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对公有制经济的活跃与补充,社会价值取向也走向多元化,个体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途径以及判断标准也随之多元化。个体不仅仅是家庭中的存在,更是网络中的个体、社会中个体,获取信息的方式、生存的方式、社会交往的方式、受教育的方式都发生变化。仅以职业选择为例,传统的职业取向,以“做公家人、吃公家饭、捧铁饭碗”为第一选择,家庭文化观念、家庭教育成功与否地检验也在于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经济体制的日益活跃,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巨大变化。当前除了从事体制内的公有制行业,从事非公有制行业、自由职业者,从事文、体、卫、教等多行业、多领域的普通公民都有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自由、开放、多元、随意的文化理念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

(四)家庭社会流动增加影响家风代际传承

当前中国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使得家庭流动性增加。城市中,昔日“一城、一地、一业”的固定化家庭组合模式、生活模式,变成现今“多城、多地、多业”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教育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入职场,承担着除家庭生活以外的职业身份、社会身份。女性经济能力、生活能力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女性对家庭、对男性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催生了新的婚恋观、家庭观。据统计,自2006年至2016年,中国家庭离婚率连续十年不断走高,其中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离婚率高居榜首。这既是社会进步、文化观念更新的体现,也反映了社会变革期家庭伦理需要再认识再重塑的紧迫性。城市里不婚族、单亲族、离异一族等多种生活模式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长期存续的生存模式,更挑战了一直以来的家庭教育观念、文化教育模式以及家风的代际传承。在农村,家庭流动性增加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同样存在,一方面青壮年男女劳动力远离乡土,在城市谋求生存发展,老人、妇女、儿童成为留守者,生存的压力迫使农村成年夫妻无法陪伴、教养子女,也不能真正孝养父母老人,农村家庭教育的长期严重缺失,父母老人医疗养护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城乡均衡发展的社会之殇,昔日在农村社会存续的中华民族质朴而优良的家风家教文化在现如今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下面临着代际传承的新挑战。

三、执政伦理建设中优良家风传承的

时代价值

传统优良家风是中华民族代代传续的精神符号,尽管它在文明传续中经历了因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现实挑战,但是以把中华文明传承下去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越来越由自发而自觉地认识到优良家风文化的现代价值,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实现自我革命的执政伦理建设中,弘扬并传承优良家风又具有了新时代的政治内涵与现实意义。

(一)以好家风导引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

国之本在家,家之兴在德,好家风就是家之德,国之魂。《易经》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万千家庭代代传承的好家风的最根本特质,是中华民族卓越精神品格的体现。中华民族命运多舛,几经繁盛,历经磨难,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倒,根在于此;世界文明发展史中,中华民族传承千载、文脉不断,源在于此。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统召下,中国万千家庭形成了奋发图强、敢于吃苦、勇于奉献的优秀品德、优良家风,正是这一优良家风的发扬,使得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在前进、在奋斗、在奉献,为了家庭的富足、家族的繁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砥砺奋进。

(二)以好家风引导个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由个人践行而传导社会,由社会共为而国家共治。这其中个体践行是前提,是基础,是保障,而在教育、教化、浸润、引导个体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家风影响是最基础、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化方式。实践证明,自国家层面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来,通过家风建设可以更有成效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到社会生活中。其中最典型、影响最大的是全国范围的“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通过选取全社会各行各业,不同阶层拥有好家风、传承好家风的杰出家庭,展示中华民族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持家、邻里互动的优良家庭美德,再通过这些典型、榜样的示范力量层层传导,全面带动。这种广泛地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传导教育方式,是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捷径”,也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血脉相衔接,促进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有效保障。

(三)以好家风化育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好家风能有效改善社会风气,形成人性崇高的社会力量,让家国情怀在家风传承中发扬光大。按照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读书人以成为圣贤为最高价值目标。学而优则仕,读书人成为圣人外在的表现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在的根据就是“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之本,这种人性本原推动了读书人为家族、为民族、为社稷读圣贤书、成功名业、为世代垂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动力。从古至今,家风都是在国家政策导向、社会价值观教化、家庭规训养成等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这种合力传导形成全民推崇的社会风尚。中国传统士大夫这种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精神人格传承至今由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并发扬光大,其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进而形成人民至上的观点、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人民立场。这种观点、立场形成的本质根據在于人性向善的价值取向,进而具体化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政治伦理。在这种政治伦理的指引下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历史使命。

(四)以好家风维系新时代健康家庭伦理关系

传统家风承载的所有优秀人伦品格、文化修为和道德修持,影响并决定着一个家族人伦关系的维系运转。传统儒家文化讲究尊尊亲亲、父父子子、长幼有序、夫妇有别的人伦物理,以及慎终追远、忠孝节义、舍身取义的家国大义,这些伦理道德观念都需要在点滴的家庭教化中影响、塑造、实现以及升华。中华文化的家庭教化特别强调言传身教,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成年男女结为夫妻,要各安其分,各尽其职,在家庭生活中完成孝养双亲、教育子女的人伦义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对成年女性的道德期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高于男性,所谓“女子教子之功大于男子济世”,一个优秀女性往往能成就三代人。历史上“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历史典故,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女性,中国女性也以其仁厚、勤俭、善良的道德品格承继前人的道德遗产,进而教养子女成人、成才、立业、安身。

(五)以好家风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党员干部

古之中华,好家风塑造了无数忠臣廉吏、正人君子,打造了一大批书香门第、诗礼人家、忠良之后、报国之士。以孔子为源头的孔氏家族、以孟子为源头的孟氏家族、以范仲淹为源头的范氏家族以及近代的吴越钱氏家族、湖南曾氏家族等等都是传承数百年甚至千年的旺族,这些家族人才辈出,绵延不绝,不是因为他们是世家豪门,享有极高的美誉,而是因为他们家族的发端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文明进步、道德智慧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是家族后继者的榜样、骄傲,更是全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人格典范。特别是在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家风建设意义重大,传承好家风就是通过家庭德化教育影响和塑造党员干部的政治形象、精神状态和党性修养,为党员干部自身、党员干部家庭成员提供精神滋养,安全之域。并通过上行下效的示范作用对普罗大众产生“辐射效应”,对社会产生“边际影响”,从而传递正能量,净化党风政风,改善民风世风并继往开来。

【 参 考 文 献 】

[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 吴曾.包孝肃公家训·能改斋漫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 王美华.中古家训的社会价值分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1).

(编校:章 敏)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
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延安精神对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与传承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邓小平绿色发展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