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美天然 光华可赏—安徽博物院藏螺钿漆器赏析

2018-10-30 08:38吴艳
收藏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螺钿漆器酒杯

□ 吴艳

螺钿漆器是我国古代漆器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螺钿的色泽华丽高贵,光彩夺人,具有与翡翠一样的光泽美感。“螺”螺壳与海贝也,“钿”镶嵌也,具体做法是将天然的螺或贝壳磨制成薄片,截割成人物、鸟兽花草或各种几何图形及文字等,嵌装在黑色的漆器上,形成流光溢彩的效果,其工艺源头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唐代及以前都是厚螺钿,又称硬螺钿;宋代开始出现薄螺钿,也称软螺钿,取夜光螺、珍珠贝等优质彩螺类的光泽最佳部位,薄如蝉翼的壳片可以拼嵌出更为精细的图案,闪烁出绿、红、蓝光。元明清三代硬螺钿和软螺钿并存,制作技艺趋向顶峰,先后涌现出黄生、江千里、吴伯祥、吴越桢等一批名家巨匠。江西庐陵、江苏扬州、安徽歙县和陕西绛县都曾是螺钿漆器的重要产地。

图1 明 红木嵌厚螺钿花卉纹长方托盘

图2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纹酒斗

明清时期的徽州经济富庶,家庭所用器物“凡大至屏几,小至盘盂,皆以金采描画,备极工细。”这些精美的漆器可能会有从扬州等地流入者,但更多的应是产自于当地。

安徽歙县是古徽州府的府治所在地,其螺钿漆器的制作当不晚于宋代。宋代徽州岩寺漆艺人赵千里薄螺甸漆技艺堪称一绝,有“徽漆宋嵌”的美誉。明代出现了见诸于文献记载的著名漆作艺人,如擅长嵌螺钿制作的方信川。明代高濂撰写的《遵生八笺》载:“有漂霞砂金、钿嵌堆漆等制,亦以新安方信川制为佳。如效砂金倭盒,胎轻漆滑,与倭无二,今多伪矣。”明代晚期的学者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也提到:“近徽吴氏漆,绢胎鹿角灰磨者,螺甸用金银粒、杂蚌片成花者,皆绝,古未有此。”万历年间所修纂的《歙志》对此也有记载:“髹器则余氏、汪氏俱精,有退光罩漆、胎锡雕红、泥金螺钿诸种,上者欲追果园厂。”

图3 清 黑漆嵌螺钿博古纹委角酒杯

图4 清 黑漆嵌薄螺钿金箔花卉纹酒杯

明代徽州著名漆工黄成在其名作《髹饰录》中记录了螺钿漆器的制作技艺:“螺钿,一名嵌,一名陷蚌,一名坎螺,即螺填也,百般文图,点、抹、钩、条,总以精细密致如画为妙,又分截壳色,随彩而施缀者,光华可赏,又有片嵌者,界郭理皴皆以划文,又近有加沙者,沙有细粗。”黄成是在总结徽州漆工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写成此书,从侧面反映出徽州螺钿漆器制作技艺的高度。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诗人屈大均在其《翁山诗外》中,曾提及徽州的螺钿酒杯,书中第17卷载有“汪右湘以银卮为寿诗以酬之”一诗:“徽州螺钿酒杯轻,偏寄乌银接紫琼。日出一双飞在手,风流千载饮知名。”屈大均,字翁山,广东番禺人。徽州歙县人汪右湘寄银杯为其祝寿,屈大均作这首诗给以酬谢,并认为徽州螺钿的酒杯轻巧,汪兄却偏寄来了乌银杯,这说明徽州螺钿酒杯等器物在当时已具有一定的名气。螺钿酒杯轻的缘故在于使用了夹苎胎,徽州漆器多使用夹苎胎,具有防虫蛀、不易变形、重量轻等优点。还有一部分螺钿杯碗内里包银,不仅更为实用,而且价值更高。

清代徽州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漆艺的繁荣,康、乾年间浙江巡抚纳兰常安在《宦游笔记》中记载“今江南产漆之土,十有七八,所作漆器,亦巧冠天下,而在休、歙者尤盛。”《(光绪)重修安徽通志》第85卷记载“漆器休歙皆工,螺甸器出休歙”证明了歙县螺钿制作的中心地位。

图5 清 镶银嵌薄螺钿人物漆碗

图6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故事纹盘

安徽博物院收藏的螺钿漆器有杯、盘、碟、盒、桌屏等类别,多是小件生活用品,不乏制作精致者。馆藏螺钿漆器大概分为两类,一种是螺钿呈白色的,是由河蚌、江蚌等制作而成,又称为“素嵌”,属于厚螺钿;另一种是天然霞光,随着光线照射的不同而产生五光十色的美感,是用深海贝壳、夜光螺等制作而成,属于薄螺钿。本文遴选其中部分进行介绍,与大家共同领略螺钿漆器的光华和魅力。

明 红木嵌厚螺钿花卉纹长方托盘(图1)

长28.8、宽16.9厘米。托盘底部开光中央嵌团花牡丹纹,四周再装饰折枝牡丹,钿片上刻画出叶脉和花纹,壳色光亮又隐隐有霞光,即富贵又清雅。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纹酒斗(图2)

边长13.3、高7.5厘米。酒斗内里包银,外壁施黑漆,四面嵌薄螺钿山水人物通景图:明月当空,岸上竹石相依,柳树垂丝,河里奇石显露,波光涟涟,几位书生在水边三两交谈,欣赏美景。图案疏朗有致,清新典雅,人物的衣纹和五官、湖石、树木等选择不同色彩的螺钿来表现,近处的坡岸和远处的山峦均是用螺钿粉屑装点。杨明注《髹饰录》“螺钿条”云:“沙者壳屑分粗中细,或为树下苔藓,或为石面皴文,或为山头霞气,或为汀上细沙,头屑极粗者以为冰裂纹,或石皴,亦用凡沙与极薄片宜磨显揩光其色熠熠,共不宜朱质矣。”山石的皴法和坡岸等细节都是用五彩壳屑来装点和表现,这在许多螺钿器物上都能看到。

清 黑漆嵌螺钿博古纹委角酒杯(图3)

口边长5.2、底边长2.6、高3.8厘米。酒杯内里包银,委角斗形,四壁用薄螺钿装饰有炉瓶三事、壶、瓶、杯、画轴、笔、投壶等图案,“博古图”有博古通今、崇尚儒雅之寓意。

图7 清 黑漆嵌薄螺钿山水人物纹盘

图8 清 黑漆嵌薄螺钿兰花草虫纹盘

图9 清 黑漆嵌薄螺钿“书成换白鹅”纹盘

图10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故事纹盘

清 黑漆嵌薄螺钿金箔花卉纹酒杯(图4)

口径5、底径2.6、高4.3厘米。酒杯内髹素漆,外壁黑漆嵌薄螺钿纹饰,螺钿拼嵌成折枝牡丹和折枝菊花,黄色的菊花使用的是金箔,更显贵气。

清 镶银嵌薄螺钿人物漆碗(图5)

口径10、底径4.8、高5.4厘米。漆碗一套六件,内里包银,外壁黑漆镶嵌薄螺钿纹饰,每件装饰图案都有所不同,但都属文人游春题材。人们在郊外三三两两,或群聚,或独立,享受这大好风光。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故事纹盘(图6)

图11 清 黑漆嵌厚螺钿麒麟送子纹首饰盒

口径12.7、底径9.4,高1.2厘米。两件漆盘皆为黑漆嵌薄螺钿,盘心镶嵌才子佳人故事图,其一皎月当空,梅花凛然,一书生站在庭院中展卷而读,前方有一童子正在束系包裹。镶嵌细致,屋宇的瓦片、格扇的窗棂和座椅的编竹部分都有很细致的刻画。盘底嵌“上林”款;其二是佳人依靠在一株树上,右手拿笔若有所思,左侧摆有一张书案,上有一叠书籍,侍女手端茶盘站在一旁,盘底嵌“千里”款。江千里是明末清初著名的薄螺钿制作大家,在当时就有“家家杯盘江千里”一说。这两件漆盘螺钿颜色光亮如新,图案设计充满文人气息,故事内容似是《牡丹亭》中“游园”和“惊梦”,是不可多得的大师之作。

图13 清 黑漆嵌薄螺钿山水人物纹桌屏

清 黑漆嵌薄螺钿山水人物纹盘(图7)

边长10.7厘米。此漆盘为一套六件,盘底铭文分别是“俾尔多益”“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其中“如冈如陵”漆盘有两件。铭文出自《诗经·天保》,天保九如有贺福祝寿的寓意。盘心镶嵌薄螺钿纹饰,每件的画面主题皆和铭文相符。例如“如山如阜”盘,盘心装饰一圈描金开光,里面用五彩鲜亮的钿片镶嵌出远山起伏、山石嶙峋、新梅盛开的山野风景,一文人坐在石头上远望,童子侍在旁侧。画面布置符合“如山如阜”的句意;“如日之升”盘,盘心山石压顶,苍松斜伸,两位高士站在岸边,其中一位伸手指向水面正徐徐升起的太阳,正是“如日之升”之意。

清 黑漆嵌薄螺钿兰花草虫纹盘(图8)

图14 近代 红木嵌厚螺钿双龙捧寿方盖盒

边长11、高1.3厘米。漆盘口沿镶铜,盘心嵌一束兰花倚石而生,花开正盛,引来蝴蝶翩翩,螳螂嬉戏。螺钿色彩饱满,镶嵌精细,翻飞的兰叶、玲珑的鬼脸石和多姿的蝴蝶等都刻画得生动细致。

清 黑漆嵌薄螺钿“书成换白鹅”纹盘(图9)

口径12.5、底径8.2、高1.1厘米。漆盘器壁嵌有一圈板斧、快板、香炉、勺子、建鼓和旗等物,盘心镶嵌一幅王羲之“书成换白鹅”图。王羲之手持笔立于树下,小道士抱着一只鹅站在其对面,未见书法《黄庭经》及其他鹅群的身影,但一笔一鹅两个物象就言简意赅地表现出了故事主题。

清 黑漆嵌薄螺钿人物故事纹盘(图10)

口径12.5、底径8.2、高1.1厘米。漆盘器壁嵌有一圈葫芦、笔砚、书、笔筒、茶壶等物,盘心镶嵌一幅文人及第图,一文人身着官府站在岸边,童子抱琴紧随其后,水面上有螃蟹正钳着一只芦苇。蟹有甲,芦音胪,民间美术将二者合起来,表示“一甲传胪”。整幅画面表达出人们寒窗苦读一朝博取功名的愿望。

清 黑漆嵌厚螺钿麒麟送子纹首饰盒(图11)

长21.2、宽12.9、高8.7厘米。漆盒带有铜锁扣,以黑漆为地,嵌白色厚螺钿纹饰,黑白分明,清新淡雅。盖面镶嵌麒麟送子图,四壁嵌山石树木纹饰,造型具有朴拙之美。盒内设有朱漆隔层,实用性强。

黑漆嵌厚螺钿“富贵”牡丹花纹八角果盒(图12)

长33、宽32、厚11厘米。漆盒盖面镶嵌瓶花牡丹图,瓶身有“富贵”二字,瓶内插有一枝盛开的牡丹花,瓶花周围还嵌有灵芝如意、南瓜和菊花,画面寓意吉祥,象征花开富贵、瓜瓞绵延、万事如意。器壁也有树纹、山纹、云纹和人物纹等简单的镶嵌装饰。盒内有九个朱漆花式攒盘。

清 黑漆嵌薄螺钿山水人物纹桌屏(图13)

长25.2、宽19.3厘米。桌屏又叫砚屏,放在桌子上作陈设之用。此件桌屏一套两件,形制相同,通体黑漆嵌薄螺钿,屏框装饰云蝠纹,屏心镶嵌山水人物纹,虽然画面布置稍有差异,但均是远处湖水波光粼粼,近处山石叠嶂,茂竹苍翠,山上蓬门半开,湖畔小亭幽然,有二人在一旁相聊正酣。桌屏背面镶嵌的是折枝花卉纹。画面拼嵌细致,壳色五彩缤纷,是为文人书房一道靓丽的风景。

近代 红木嵌厚螺钿双龙捧寿方盖盒(图14)

边长12.5、高8.6厘米。四足方盒,通体为红木嵌厚螺钿纹饰,盖面为四组双龙捧寿图,双龙形象特别,设计成梅花树枝的形状,但又可看出龙形。四壁镶嵌折纸花卉图,螺片上刻画出梅花、叶脉、树皴的纹路,在光的漫反射作用下呈现出七彩霞光,美轮美奂。

流光溢彩、灿若彩虹的螺钿漆器,反映出古代人们造物时对美的极致追求。人们创造性地把江河湖海中的贝壳和螺类与漆艺相结合,撷天上的霞光入器,状世间的万物百态,使之呈现出与彩绘、描金、雕刻等不同的艺术魅力,在视觉上更具富丽堂皇、天真生动之气。当今天的我们凝视这些作品,除了欣赏其绚烂多姿的美感,还能感受到自然的神奇造化,感叹制作者的匠心独运。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螺钿制作技艺和艺术设计等方面的灵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这门古老的手艺。

猜你喜欢
螺钿漆器酒杯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螺钿镶嵌工艺概述
分析漆器中的螺钿镶嵌
向祖国举起祝福的酒杯
蒲美合作品选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把酒杯端起来
漆器收藏三问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