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患者血液中检出1株O1群霍乱弧菌

2018-10-30 02:22肖丽华傅庆萍唐芹芳颜冬梅金浩孙明忠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毒力本例菌落

肖丽华,傅庆萍,唐芹芳,颜冬梅,金浩,孙明忠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检验科,江苏盐城224001)

霍乱弧菌为革兰阴性弧菌,栖居于海洋水产品及小海鲜类动物肠道和体表。根据菌体脂多糖抗原的不同,目前可将其分为210多个血清群[1],其中O1群和O139群是引起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感染后可导致严重的腹泻和呕吐[2]。历史上出现过的7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均由O1群引起。

2017年8月本实验室从1例胆囊结石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霍乱弧菌O1群小川型,并经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因为从血培养中检出霍乱弧菌O1群,国内罕见[3],现予以报告。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64岁,已婚,因右上腹痛伴发热、皮肤黄染3 d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不适,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尿黄、皮肤黄染,体温最高39.0℃,大便2~3次/d,为黄色水样便。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为13.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 93.3%,总胆红素 93.28 μmol/L;CT检查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胆总管扩张。

入院后规范采集患者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16 h后需氧瓶与厌氧瓶提示细菌生长,及时转种至血平板、巧克力平板和麦康凯平板。24 h后血平板上见湿润、光滑、具有绿色金属光泽且呈β溶血的菌落生长(图1);麦康凯平板上见光滑、边缘整齐、不发酵乳糖菌落生长。菌落涂片为革兰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图2);挑取单个菌落制成悬滴,在镜下呈中速或快速穿梭状运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 Compact鉴定结果为霍乱弧菌,生物编号为0425611350506201,置信度94%。玻片法血清凝集试验(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发现该分离株生理盐水不自凝,O139群不凝,O1群多价凝集,小川型出现凝集,明确该分离株为霍乱弧菌O1群小川型。

参照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该分离株对16种抗生素均敏感。左氧氟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0.25μg/mL,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氨曲南、庆大霉素以及妥布霉素的MIC均≤1μg/mL,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阿米卡星MIC均≤2μg/mL,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头孢替坦和亚胺培南均≤4μg/mL,呋喃妥因≤16μg/mL,复方新诺明≤20μg/mL。对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予以环丙沙星等抗感染、保肝、补液对症治疗,生命体征平稳,恢复良好,保肝抗炎后总胆红素为18.74μmol/L,白细胞计数为 7.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9.9%。后续复查血培养3套,均未检出细菌;同时送检粪便标本培养,未检出霍乱弧菌。

图1 血平板菌落形态

图2 菌落涂片革兰染色镜检(×1 000)

2 讨论

O1群霍乱弧菌引起菌血症的原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报道的菌株大多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血液中分离。本例从胆囊结石患者血液中分离出O1群霍乱弧菌为江苏报道的首例,其侵入血液途径机制尚不清楚[4]。患者出生并生长于江苏盐城,否认有血吸虫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等接触史。发病前未接触过海水、河水,未接触过腹泻患者,家人也未发生过腹泻,同时否认发病前曾生食或食用未经煮熟的海产品或水产品,其居住地附近也未发生过水污染事件。

患者入院治疗后总胆红素逐渐下降至正常,推测黄疸的原因之一可能是O1群霍乱弧菌侵入血液。肝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若被霍乱弧菌感染容易导致菌血症或败血症。Restrepo等[5]研究指出hlyA编码的霍乱溶血素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使得肠道中的霍乱弧菌通过肠黏膜侵入血液,提示霍乱弧菌的溶血能力也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同时,rtx编码的细胞毒素可引起炎症反应[6]。本例患者初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为13.2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3.3%,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为7.15×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为69.9%,恢复至正常;本例患者伴有发热而没有严重腹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其致泻性毒力基因如 ctxA、ctxB、ace、cep、zot、tcpA和 cri等[7-8]。

研究发现不同血清群霍乱弧菌的毒力因子在外环境中容易发生转移。大多数非致病性霍乱弧菌经过复杂的进化和变异,可获得毒力而有效地定殖在人类小肠并释放肠毒素致病;同时非流行株和非产毒株也可感染人体引起腹泻。霍乱弧菌毒力基因的分布特性为毒力因子的转移提供了环境毒力贮存库,成为霍乱持续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毒力本例菌落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申嗪霉素和咪唑菌酮复配对几种病害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血流感染肺炎克雷伯菌pLVPK毒力质粒的分布及与耐药的关系
“1”的加减乘除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