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双语教学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课程中的探索

2018-10-30 09:36黄逸
考试周刊 2018年87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药理学实验教学

摘 要: 药学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国际化交流不断加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类英语的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对专业性药学人才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中,語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分开授课,所培养的学生专业性英语水平不佳,因此笔者试图通过将“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课程中进行探索,以求能够全方位并且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 双语教学;药理学;实验教学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药学研究发展日新月异,知识内容更新不断,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合作加强,很多知识是以英文表现形式出现的,并且一些学术性会议过程中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对于具有较强双语能力的药师需求量大量增加。教育部于2001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本科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逐步推广和实行本科生教育中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双语教学”目标。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提高核心竞争力、迎接外部挑战的需要,已成为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双语教学的普遍目标在于:将外语学习和课程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紧紧围绕课程知识的学习来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

一、 本专业教学的现状

本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是,分别开设有普通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课时相对比较充裕。但是语言类课程和专业类课程分开学习会导致知识点和能力不能融会贯通,学生对专业类英语的实际掌握情况不佳、应用能力较差,往往只是掌握了一些专业类词汇,不能进行科研文章的阅读并且实际交流应用能力提高较慢。因此颇有需要在教学中开展双语。

二、 浸入式教学法介绍

“浸入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的全部或一半时间,被“浸泡”在母语之外的语言环境中,教师用第二语言对学生授课,用第二语言教授第二语言,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浸入式教学法”使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习的工具,同时也使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浸入式”教学模式在进行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入英文,学生为了能够掌握专业课知识,会努力去查找一些常见专业名词的中文含义,并且常见的英文反复出现,从而轻松并且无意识的学会了很多专业词汇和用法;同时因为在学习过程中从说、听、读、写四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并且有较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语言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 “浸入式”双语教学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课程中的探索

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是药学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理论知识相对比较复杂、深奥,在理论课程中实行双语教学对于专科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困难,不但达不到提高专业性英语能力的目的,还会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课程是药理学及用药指导课程的配套实验实训课程,在实验实训课程中开展“浸入式”双语教学有如下优势:实验实训课程相对纯理论课程来说理论性较弱,课程中所牵涉的专业词汇较少,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推进双语教学;在实训课程中有更多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全方位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学生在查找外文文献数据库寻找答案的同时不仅提高了外文文献的阅读能力,也能让学生对于外文文献各种专业性表达了解熟悉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专业英文表达的思维模式。

教材是教学非常重要的工具,因为国内还没有合适的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中英双语的药理学实验实训教材,因此本课程组老师在原先单独中文教材的基础上编写了英文教材。并且教会学生使用文献数据库作为辅助教学资料查阅相关文献知识。

一般双语教学可分为3个层次:

1. 简单渗透层次,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解重要定义和名词时使用英文,让学生逐步接触专业性词汇;

2. 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合理运用中英文,加大英文在教学中出现的比例,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3. 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和解答问题。

根据我校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刚开始授课时,采用第一层次,授课老师大部分采用中文进行授课,对专业性词汇和表达进行重点讲解,并且让学生记住英文表达方式,在慢慢进行授课的进程中,学生对专业词汇和表达逐渐熟悉;接着对于较为简单的实验,过渡到使用第二层次双语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不仅用英文进行课上教学和交流,而且用全英文的形式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和实验正式结果报告,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熏陶下,一些到外企实验岗位实习的同学回校后反应,通过双语实验教学的训练,英语水平较高,阅读一些公司本部的外文资料几乎没有障碍,同时双语教学模式让自己敢于开口说英语,在工作中如果遇到一些国外同事或者上司,能够顺畅地进行简单的工作技术的交流和沟通,受到同事甚至是上司的好评,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还帮助学生构建了就业后的上升通道,实行双语教学后就业满意度明显提高。

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这门课程最后的考核方式采用实践和理论两种形式一起进行,实践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操作考试的具体的操作要求采用全英文的方式呈现,逼迫学生对于简单专业操作的英文表达的掌握能力;而理论考试中为了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仅仅采用15%的英文题目,但是如果学生能用英文进行部分题目的回答,将得到相应的加分。

四、 “浸入式”双语教学在药理学及用药指导技能课程中的探索中的难点

师资方面:双语教学对老师的英语水平挑战较大,特别是对于一些英语功底较低的教师,并且本院的实验老师学历相对较低,因此如果要全面推进双语实验教学需要适当的送老师去接受一些语言方面的培训,对于实验的主讲老师最好能够送到国外接受短期的教学培训。

学生方面: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认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水平和程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错误的选择会导致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不能得到足够的锻炼或让后进生失去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可以合理安排实验组的组成,在课堂上互相帮助,缩短英语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大力提倡的一种教育模式。各高校都根据高校的教学特点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有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需要解决和探索的问题。这个时代是国际化和合作度更高的时代,双语教学对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双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不断推广。并且,笔者认为,高校之间需要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玮,赵凤芳,李巍.高职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探索[N].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1(3):37-39.

[2]王贤纯,陈平,王迎等.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课堂实践与探索[J].教学研究,2013,36(5):57-60.

[3]李灿.对我国实施双语教学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以会计学科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1):50-52.

[4]吴宏伟.“浸入式教学法”在电工电子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N].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6,28(3):77-80.

[5]费菲.浅谈三年制涉外护理专业护理核心课程双语教学[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117.

作者简介:

黄逸,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学院。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药理学实验教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艺术药理学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