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探讨

2018-10-31 04:19丁梅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委中腰痛腰部

丁梅

平度市李园街道办事处卫生院中医科,山东青岛 26670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受年长、劳损或拉伤等因素影响,患者腰部发生明显变化,且椎间盘出现病理改变,表现为髓核凸显、纤维环破损等情况,对血管和神经根造成严重刺激,患者腰椎活动受限且痛感明显[1]。目前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人数较多,日渐成为腰腿疼痛的首要致病因素,患者发病后腰椎功能受限,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病症,根除病因日渐成为临床研究关注的重点[2]。针对此疾病,临床治疗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治疗效果不尽理想,且近年来日渐主张开展中医治疗,其中针灸治疗应用较为广泛。该次研究选择2014年9月—2017年8月期间88例患者,探讨了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序号奇偶数按比例(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4例。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 30-52 岁,平均(41.13±1.89)岁,病程 6 个月~7年,平均(3.79±0.54)年;观察组男 24 例,女 20 例,年龄31-52 岁,平均(41.78±1.91)岁,病程 6 个月~8 年,平均(4.21±0.39)年。该次研究经由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全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上述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可进行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侧弯、活动受限腰部向臀部伴有明显痛感患者;腰椎侧凸畸形,且生理前凸消失,并伴有棘突旁压痛;直腿抬高试验显示阳性;伴有腰部慢性损伤史。

排除标准:皮肤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精神异常,语言障碍患者;外伤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腰椎损伤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实施康复训练治疗,给予患者Mckenzie疗法治疗,具体包括:俯卧屈肘伸展、立体伸展、屈曲持续旋转松动和卧位屈曲等,20~30 min/次。1~2次/d,医者尽量纠正患者坐姿,保持腰部稍微前凸,若持续坐1 h则需进行腰部放松训练,切忌腰背负重;同时配合推拿治疗,患者行俯卧位,以腰部为重点,手法取推法、滚法、拿法、揉法和后伸扳法等,对患者背部、臀部和下肢进行按揉,并配合拇指或肘间点揉,1次/d,20 min/次,10 d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行针灸治疗,穴位选取:印堂、百会、中渚穴、腰阳关、次髎穴、患侧大肠俞、环跳、委中、殷门、承山、昆仑等,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配穴,其中肾气虚弱患者加命门和肾俞,淤血阻络患者加膈腧,湿热蕴滞患者加取阳陵泉,疼痛剧烈患者加取悬钟和后溪,提插拾转手法至得气为止,得气后留针20~30 min,3次/周,9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显效:临床症状、腰肌痉挛等情况基本消失,腰部活动恢复正常,患者直抬腿高试验结果呈阴性;有效:临床症状、腰肌痉挛等情况明显改善,腰部活动能力缓解,患者直抬腿高试验结果显示高度可达60°;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3];VAS评分,满分10分,分值越高说明痛感越强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考Barthel指数,包括患者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动作,满分100分,低于60分表示生活无法自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 75.00%(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较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s),分]

组别V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值P值6.78±1.37 6.77±1.84 0.029 0.977 4.01±1.06 5.71±1.07 7.487 0.000 67.73±4.25 68.72±4.32 1.084 0.282 85.62±4.11 78.69±4.09 7.928 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发病率较高,是腰痛的常见诱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目前腰痛的发病率可达15%左右,且发部分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男女发病情况基本相同,主要发病部位为L4~5、L5~S1[4-5]。发病年龄段集中在20~50岁之间,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部位呈现扩大趋势,会累及至L3~4,甚至L2~3发病危险性明显增加[6-7]。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张虎林等[8]人研究结果相符,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11%,较常规治疗76.11%高。具体原因分析如下:中医理论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痛”范畴,诱发因素为外邪入侵、跌扑闪挫和体虚年衰,患者出现筋脉痹阻情况,导致腰腹失去涵养,经络阻滞,而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患者发病后疼痛难忍[9]。其中外感腰痛患者居多,受外部邪气影响,其经脉受阻,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并且湿邪侵袭患者机体,并留着于筋骨肌肉,对气血造成痹阻,使得局部经气运行不畅;同时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内伤腰痛情况,中医理论指出腰部属肾脏之府,主要由肾脏精气涵养,当肾脏精气亏虚时,腰部则失去涵养,同时受外邪影响,导致经脉痹阻严重,进而诱发腰痛情况[10]。通常情况下,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治疗可采取康复治疗,该次研究中主要行Mckenzie疗法治疗,其以指导患者脊柱伸展运动为主,协助患者锻炼腰椎功能,有效预防腰痛发生,但具体治疗并非通过康复训练直接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而是通过训练强化患者相关软组织能力,进而缓解腰疼情况,见效缓慢,临床治疗时间较长,需患者长期坚持。而推拿治疗通过各种手法作用于患者腰部、臀部和下肢,促使其肌肉放松,缓解其肌肉紧张状态,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目的,与上述疗法配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但是见效较慢,很多患者无法长期坚持,临床疗效不尽理想。针对上述情况,临床主张开展针灸治疗,中医理论注重心神的重要作用,在疾病治疗时主张先调神而后治病,调神时主要选择印堂、百会穴位的选取,二者配合具有醒脑开窍的功效,进而达到安神定志目的,而安神方可气血通畅,待气血协调后则患者疼痛自除。同时在针灸过程中,医生选取中渚穴位,其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腧穴,隶属于三焦经,能够起到缓解要通过的效果,腰阳关属督脉,其在腰部后正中线上,布有要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配肾俞、委中,可温经散寒、通经活络,主治寒湿性腰痛、腿痛;次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之一,位于后中线与髂后上棘之间,与委中配合主治腰骶疼痛;患侧大肠俞是大肠的背俞穴,其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方,具有理气降逆的功效,配合配肾俞、命门、腰阳关、委中可治疗腰脊强痛;环跳为足少阳胆经,是太阳经和足少阳的交会穴,患者侧卧时,位于患者骶骨裂孔同股骨大转子最高点连线位置,浅层伴有股骨后神经、坐骨神经等,对其进行针刺可治疗腰肌痛、下肢麻痹或半身不遂等症状,其中《针灸甲乙经》有如下论述“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瘈,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委中隶属足太阳膀胱经,其为治疗腰背疼痛的主要穴位,具体位于膝关节后侧(即腘窝处),中医理论指出其具有散瘀活血、舒经通络和清热解毒的功效,对其进行针刺可改善患者静脉淤滞情况;殷门具有强健腰膝、舒筋通络的功效,其为膀胱经经气在此升至天之天部,具体位置在危重和承扶连线上;昆仑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足部外踝后方,排布有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和外踝后动静脉,具有舒筋活络、安神清热的功效,对其进行针刺可有效缓解腰骶疼痛情况;承山位于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具有运化水湿,固化脾土。诸穴配伍共奏调节经络、涵养骨骼和镇痛舒缓等功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穴位的选择主要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随症加减,现代病理研究结果指出,对上述穴位进行针刺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并改善感觉神经纤维和运动神经纤维联系,进而达到消炎镇痛的功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中,针灸康复疗法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推荐推广。

猜你喜欢
委中腰痛腰部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委中穴的穴性及临床应用
腰酸背痛找委中
职业腰痛早防治
拍打委中穴,健腰更护肾
委中穴的临证应用初探*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腰部的自我保健按摩
中医护理干预腰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