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软土地区深基坑设计与处理简析

2018-10-31 01:56王钊孟庆辉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软土深基坑

王钊 孟庆辉

摘 要:软土物理力学性质差,故软土地区的基坑工程风险高、难度大,其实施成功与否,和场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临近环境条件、勘察施工设计技术、环境保护等紧密相关。软土地区基坑工程要顺利实施,勘察数据必须正确,并应精细设计,施工中掌握监测信息,获得对基坑开挖、支护有益的信息,进行动态设计。

关键词:软土;深基坑;处理设计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8.093

0 引言

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是一项高风险、高难度的系统工程,由于软土具有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物理力学性质差、高蠕变等特点,故软土地区基坑工程风险高、难度大,本文将讨论青岛地区软土基坑中常用的设计和处理方式,希望对相关人员有借鉴作用。青岛地区岩石埋深浅,软土主要较局限,主要分布在环胶州湾的滨海浅滩和部分河流的中下游,青岛软土特点:含水率较高(一般35~45%),含粉土、粉细砂,塑性较差,触变性明显。

1 青岛地区软土基坑概况

所谓软土,指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且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的细粒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和泥炭质土。孔隙比高,具有散构特征。软土特点:含水率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物理力学性质差、高蠕变。

深基坑指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或深度虽未超过5.0m,但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失稳易对地下管线或建筑、构筑物产生不良影响的基坑,我们也将其认定为深基坑。

对于青岛地区的基坑工程,该层往往是诱发基坑失稳和严重危及周边环境安全的“祸首”,是基坑支护设计和监控的重点层序之一。

2 常用的设计与处理方式

2.1 勘察与土方开挖

勘察前应首先踏勘,掌握场区软土的分布情况,有针对性的布置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工作,重点查明软土的分布区域、厚度和物理力学指标。土方开挖时,应当严格控制施工工序,分层分段开挖、支护,严禁超挖,不得在无支护的状态下开挖。当软土的含砂量较高、地下水较丰富时,基坑内采用潜水泵等设备预降水,并有效控制开挖深度[1]。当采用深层搅拌桩或旋喷桩止水帷幕止水时,要点是控制水泥用量,检查喷桩质量,保证与设计要求相符,只有保证了支护质量和开挖工序,才能更好的保证深基坑质量。

2.2 常用的基坑支护方式

(1)深层搅拌桩重力式挡墙。该种方式比较经济,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深基坑。原理:采用机械搅拌工艺,将一定量的水泥、砂土与软土进行强制性拌和,形成桩体,必要时,桩内插入芯材(H型钢、钢管等),形成加筋水泥土桩,以增加桩体的抗变形能力。

深层搅拌桩重力式挡墙具有整体性强、稳定性好、既挡土又止水,还可结合土钉、锚杆等多种支护形式共同使用,方便灵活。

(2)排桩+锚杆支护。由于青岛地区软土分布区域较为局限,且其厚度较薄,基岩面埋深较浅,这就为排桩+锚杆的支护方式提供了应用空间。软土中的锚杆“蠕变效应”会导致锚杆预应力损失,因此可加大锚杆角度,使锚固段进入可提供有效锚固的岩土层。当软土厚度较薄、基坑开挖深度较大时,排桩+锚杆支护因其布置灵活、简单有效、安全性高的特点,深得工程技術人员青睐。

(3)放坡+喷面防护。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边环境简单时,多采用放坡+喷面防护,放坡比例一般1:1.5~1:1.2,坡脚反压砂袋,砂袋堆放高度一般占基坑开挖深度的1/3,且不大于2米,坡体内插入杉木杆或脚手架以增加坡体的整体性。坡面防护措施多为厚度为60mm的钢筋混凝土面层,起到防止雨水冲刷的作用。该种支护方式简单有效,经济性较好。

(4)内支撑+钢板桩。钢板桩兼有挡土和挡水的功能,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方便,工期短,桩可重复利用,但受内支撑布置位置的限制,内支撑+钢板桩需在矩形等形状的规则的基坑中采用。受软土蠕变的影响,钢板桩变形一般较大,基坑开挖深度一般不大于8米。

2.3 地下水的处理

(1)软土的渗流破坏机理。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富水性和给水度较低,渗透系数较小,但含砂量较高,基坑内降水容易形成水头差,地下水渗流会带走软土中的细小颗粒,使软土颗粒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基坑坡顶的竖向和水平向变形,造成支护结构的失效。

(2)止水处理。首先根据勘察资料预估基坑降水量,当软土的渗透系数大于0.1m/d时,应考虑专门的止水措施,止水措施一般与支护措施一并考虑,比如采用深层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旋喷桩止水帷幕或钢板桩止水。基坑设计前,设计人员应对场区的概况、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区周边环境调查清楚,分析地下水的渗透情况,结合基坑深度等各项因素综合判断和选取支护止水方案,必要时进行专家论证,奠定基坑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

(3)降水处理。基坑开挖前,基坑内一般需要预降水,一般采用集水明排或预设降水井。单纯集水明排抽取地下水,抽水会造成水下压力降低,进而导致周边地表下沉,对周边管线和既有建筑构筑物造成损坏。因此,降水与止水也应配合实施。

3 监测

3.1 目的

基坑监测的目的为确保基坑周边地下管线/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以及保证支护结构可以正常发挥挡土、挡水作用,在正式开挖前,对周边环境进行分析,看是否具备安全性[3]。

3.2 评估基坑监测成果

将现场实测的水平位移、水位及沉降等观测数据,进行记录汇总,定期向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反馈,设计单位根据实测变形与预估支比较,判断基坑的服役状况,必要时做出调整,进行动态设计,指导施工并积累经验。

4 总结

笔者就软土地区深基坑设计、处理方法展开了相关叙述,希望可以对软土建设起到帮助作用。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正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这对我国施工工程质量的提升,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良性推动,为此我们还将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雅如文.浅谈软土地基中深基坑的设计与处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2(15):183.

[2]陈刚,来跃强,谢钰.软土地基中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监测[J].地基处理,2018(01):3-7.

[3]谢文利.软土地基中深基坑的设计与处理探析[J].科技研究,2014

(06):38.

作者简介:王钊(1983-),男,山东泰安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勘察和基坑设计。

猜你喜欢
软土深基坑
广州某地铁深基坑降水设计分析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加宽工程的病害及整治技术
地铁深基坑承压水控制研究
建筑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监理控制研究
含软土高等级公路搅拌桩施工路基沉降监测研究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地铁深基坑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沉积环境对沉积软土工程性质的影响研究
基于软土路基的市政道路施工处理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