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学科科研改革实践

2018-10-31 01:56罗恩韬张少波张彬唐雅媛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双一流

罗恩韬 张少波 张彬 唐雅媛

摘 要:“双一流”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用型大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改革科研考核标准、指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引进高水平学科团队、加大科研投入和奖励力度,多样化地探索地方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学科科研改革实践之路, 目的是为其他地方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学科的“双一流”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建设;计算机学科;科研改革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8.212

0 引言

2015年10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决定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地方应用型大学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有所作为,应该准确把握自身的价值目标和历史选择,紧紧围绕“应用型、地方性”的内在要求,在分类发展中追求卓越,争创一流[1]。

1 “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价标准

随着国家颁布“双一流”建设方案,各省市纷纷出台未来五至十年的学科发展规划,以期培育出一大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一流学科或一流院校[2]。从当前一流学科的评价标准来看,大多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的学科排名和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学科评估为主要依据[3],着重对高水平科研成果(主要是在国外SCI/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科学计量学指标的数据表现)进行考察[4]。

因此,在创设“双一流”的进程中,综合型的“985工程”大学以众多的优势学科为支撑,势要问鼎世界一流大学[5],单科型的“211工程”大学以特色的优势学科为依托,将优势拓展至关联学科,力图追赶部分“985工程”大学[6]。相较于部属高校的踌躇满志,大部分地方应用型大学似乎有些信心不足,迎头赶上不太乐观,原地踏步却唯恐落后。

但是本文认为,从政策契机来看,“双一流”战略提出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这为地方院校的超越发展提供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可能[7]。地方应用型大学应该瞄准自身特色的优势学科,打造一条有别于其他高校的科研之路,争创“双一流”[8] [9]。因此,本文以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科为例,探讨自身的教学、科研实践改革之路。

2 地方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科研现状分析

(1)教师的课程教学任务重 。专业课程教师教学任务重,承担教学科目多[10],以本校计算机专业来看,每个教师每年度必须要完成 280-300个基本课时授课量才能年终考核合格,而实际情况是除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课时为64课时外,单科课程的课时很少超过48课时。也就是说,即使专业课程教师在每学期承担两门课程,每门课程开设两个班级的情况下,也不能在一学期内完成全年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科学研究,导致科研成果不突出,也没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学生与教师的科研联系不紧密。学生与教师的科研联系不紧密[11],我们在学校内部就教师从事的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多达 95%学生并不知道教师从事哪些方向的科研工作,也不清楚自身是否能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造成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我们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从教师角度出发:由于教师自身科学研究方向较为具体,大都与自身的教学课程关联不大,从学生角度出发:大多数学生认为,本科阶段的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和实践基本技能,学生的兴趣更关注奖学金、雅思、托福等考试,学生大都认为科研工作复杂、高深,自己当前学识能力远远达不到教师的科研课题要求,因此,学生对教师的科研关注度不高。

(3)缺乏一流的專家做指导。目前国家教育部的“长江学者”,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的“百人计划”这些人才大都受聘与“985”高校或者“211”高校,而受聘于应用型大学的专家相对较少[12],因此应用型大学在科学研究方面就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团队领军人物带领教师从事科学研究,因此在扑捉研究热点上的能力不足,也无法发表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

(4)教师科研项目经费缺乏。应用型大学一般属于地方院校,教师和学生每年的科研经费较少,一般是省教育厅、科技厅的科学研究项目以及本校的科研、教学改革项目以及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但这些项目往往经费支持较少且都是限项申报,因此教师的科研经费往往不足以承担科学实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发表等费用。

3 “双一流”计算机学科科研建设实践

为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湖南科技学院计算机学科“双一流”建设团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改革实践工作,具体如下:

(1)改革科研考核标准。建立二级学院岗位自主选择权机制,由教师自主选择科研岗位和教学岗位,鼓励人尽其材。通过这样的改革,科研岗教师每年只需要进行半年的教学工作,另外的半年就可以全身体投入科研工作。而教学岗教师则可以不从事科研工作,全新投入教学。

(2)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将学生的科研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来,设立创新创业中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为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参与者,从而使教学和科研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观念深入学生和教师的理念之中。具体实施如下:

1)引入学生科研评价体系,将学生的科研成果与学生每年的校级奖励金、国家奖励金统一起来,进行量化。执行标准见表1,通过引入学生的科研评估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2)将与学生的协同创新和论文合作纳入到教师的职称考核标准,推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

(3)加大科研投入和奖励力度。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建立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将教授、博士的科研津贴与科研成果进行挂钩,进行奖金的动态分配。

4 獲得成绩

通过以上改革:目前取得的成绩有:我校计算机青年教师在2016、2017年发表了SCI/ESI 1、2区计算机学科高水平学术论文10多篇。

学生在全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无人机大赛,ACM程序设计大赛捷报频传。8个项目获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

2016年,与中国网安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合作的“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获得省教育厅立项资助。

5 结语

本文在“双一流”背景下,从教师的课程教学任务、学生与教师的科研联系、科研团队的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四个方面分析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学科科研现状,提出了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学科必须围绕科研考核改革,教师学生协同创新、引进高水平学术团队、加大科研投入和奖励力度几个方面来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抢占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摒弃以往“跟随式”发展的模式,希望该研究对其他高校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潘静.“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行动框架[J].江苏高教,2016, No.189(05):24-27.

[2]尹达,申大魁.论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思想理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8):122-124.

[3]刘尧.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科学,2016

(10).

[4]赵蓉英,郭凤娇.中国一流学科发展之质量[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32(03):1-10.

[5]张炜.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与个性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 2016(01):61-64.

[6]赵俊芳,齐芳.21世纪以来中国“985大学”核心竞争力量化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1):30-39.

[7]刘益东.论“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文化困境[J].教育科学, 2016,32(03):55-60.

[8]刘晓黎,张莉,刘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支撑“双一流”建设的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4):11-15.

[9]马陆亭.“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05).

[10]于平.应用型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06):109-110.

[11]周光礼.“双一流”建设的三重突破:体制、管理与技术[J].大学教育科学,2016(04):4-14.

[12]邹艳辉.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助力“双一流”建设[J].中国高校科技,2016(04):52-53.

“本文或本教材专著得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18〕17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6〕27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湘教通〔2016〕436号)资助。”

作者简介:罗恩韬(1978-),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安全。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双一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实践探索
教育政策执行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实施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分析与对策思考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回归人才培养本位加快“双一流”建设步伐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大学长啥样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