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艺术课程开发的研究报告

2018-10-31 12:09刘玮妍
求知导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粤剧

刘玮妍

摘 要: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域特色艺术课程“粤曲粤韵”的开发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粤剧粤曲艺术,提高荔湾区广大青少年对粤剧粤曲艺术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对粤剧粤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传承、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健康成长,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关键词:广东音乐;艺术课程;粤剧

一、问题由来

1.粤剧粤曲在西关地区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当前社会,粤剧文化日渐萎缩,喜爱听粤剧粤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是,在广州的老城区西关,三四岁的小孩唱起粤剧来有板有眼。有“南国红豆”之称的粤剧,在这里几乎是老少皆爱,妇孺皆识。当许多民间文化的受众群体出现断层的情况下,在广州这样一座现代化城市,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羊城国际粤剧节”,让人赞叹政府对粤剧粤曲的保护力度的同时,更赞叹粤剧文化的独特魅力。西关区内,居民以“处处粤乐,夜夜笙歌”来形容他们对粤剧的痴迷。

2.传承粤剧粤曲文化可推进广东音乐的发展

粤剧粤曲与广东音乐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是同一种方言音乐语言在两者中的不同运用,前者是按照戏曲曲牌的结构规律进行运用,而后者则是运用音乐旋律的建构规律。此外,由于粤剧粤曲的兴起时期较早,繁荣时间较长,使其音乐旋律较广东音乐丰富得多。粤剧粤曲唱腔对强、弱、扬、抑、语调、语气等也是特别讲究,其丰富的内涵对广东音乐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因此,传承粤剧粤曲文化对发扬广东音乐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传承西关粤剧文化是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需要

虽然不是每位青少年都会成长为文艺工作者,或者将来从事广东音乐的演奏。但是,让青少年自小接触与了解粤剧粤曲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一定会有所帮助。因为,音乐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创作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的价值。青少年通过粤剧粤曲素材学习,增强了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在传承优秀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可引发青少年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这些正是新一代接班人应该有的屬性。

二、概念界定

1.“艺术课程”概念界定

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艺术教育对青少年美感的形成、人格的陶冶、情感的丰富、创造力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艺术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乐教”传统,综合了音乐、美术、舞蹈、书法、影视等能够促进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综合发展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艺术课程不是各类艺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简单相加,而是在综合性艺术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丰富的艺术情境中感受艺术,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交织中学习艺术,在享受生活与体验科技的过程中创造艺术。

2.“粤剧”概念界定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会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弋阳、昆山、梆子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剧称西皮)、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的一大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台湾、香港和澳门。在东南亚、澳大利亚、北美等有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都会有粤剧的演出。2006年,粤剧被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2009年,由广东、香港和澳门联合申报,粤剧成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研究目标

1.总目标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粤剧粤曲艺术,我们可以从小培养未成年人对粤剧粤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荔湾区广大青少年对传统粤剧粤曲艺术的认知水平,使他们在学习、传承、展示民族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健康成长,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逐渐形成以点带面、逐步渗透,进而全面推广的路子,让每一个荔湾孩子都接触、了解,甚至学会粤剧粤曲这一西关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擦亮“荔湾区粤剧粤曲艺术之乡”的文化品牌,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分目标

(1)促进学生的艺术能力。引导学生感知西关粤剧粤曲传统文化,增强其对西关粤剧粤曲文化的审美、鉴赏能力,以促进其艺术情操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乐于参与西关粤剧粤曲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相关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荔湾的感情,培养其美好的人文情怀。

四、研究内容

本课程的六个切入点分别是:西关的粤剧渊源和“红船”的历史、粤剧的行当、粤剧的服饰、粤剧的脸谱与化妆、粤剧的音乐与乐器、粤剧的武功和名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全面性,搜集有关资料,运用图片、图谱和视频等资料来丰富学生的粤剧艺术学习体验。

(2)实践研究法: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三元坊小学选取实验班对《粤曲粤韵》教材的初稿进行探究性实践,检视教材、教学参考书等资料的可行性。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5月—2013年7月)准备阶段。

(1)选择课题,提出立项申请。

(2)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理论,了解荔湾区粤剧课程的开展情况。

第二阶段:(2013年9月—2015年7月)实施阶段。

(1)学习理论。

(2)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完善方案。

(3)完成学生教材、教师教学参考书的初稿和教学配套光盘的音像资料收集。

(4)撰写中期报告,召开课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总结阶段。

(1)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2)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召开课题研究总结会。

七、开展情况

开题后课题组成员同心协力,重温课题方案,明确课题内容、课题目标、课题步骤、课题方法,反思前阶段的课题组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明确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问卷调查 “关于对粤剧的了解”(全校)(见表1)

经统计,对粤剧有初步认识的学生占50.9%,还有49%的学生根本不知道粤剧。作为本土文化的粤剧艺术日渐式微,粤剧粤曲艺术的普及迫在眉睫。

2.问卷调查“你喜欢粤剧吗?”(全校)(见表2)

这组数据让人吃惊,全校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对粤剧的厌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选取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习的、具有普遍性且趣味性强的粤剧知识汇编成教材,选取四(1)班和五(1)班作为试验班,对教材的初稿进行探究性实践,检视教材等资料的可行性。

3.探究实践活动

在试验班,我们不但利用综合实践课对“粤曲粤韵”课程内容进行了普及,还让试验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课程相关的文字、音像材料,并对其进行综合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汲取粤剧知识。同时,通过分散收集和综合整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也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了粤剧艺术。

4.对试验班开展“你喜欢粤剧吗?”的问卷调查(见表3)

当学生对《粤曲粤韵》教材内容进行初步体验后,我们对试验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前期工作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对粤剧有初步了解的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100%,不喜欢粤剧的学生人数大幅下降了。

这样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了解粤剧粤曲艺术,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粤剧的魅力、彰显地域特色,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本土音乐的面貌及特点,把粤剧发扬光大。

5.学习粤剧后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從两个试验班来说,学生通过粤剧粤曲的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也让学生慢慢地了解粤剧、喜欢粤剧。他们对粤剧课表现得很感兴趣,大部分学生能学得有模有样。在期末的考查当中,我们发现这两个班的各项音乐能力都明显高于普通班,他们大多能比较完整地演唱歌曲,而且在音色、节奏等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我相信,通过粤剧粤曲的学习,学生的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都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个人表现方面更是明显,比如:在折子戏《借靴》中饰演丑生的李XX学生,他本身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孩子。在艺术课程《粤曲粤韵》的学习过程中,他喜欢上了粤剧,加入了学校的小梅花粤剧社,通过各种演出和比赛,大大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因为饰演丑生需要比较高的表演技巧,他在揣摩角色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成为大队辅导员的得力助手。从升旗手到学校各种演出、活动主持、体育比赛、无处不见他的身影。老师们都说:“李XX学习粤剧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是那么的自信和充满活力。”

八、实践成果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收集、整理,课题组完成了荔湾区域特色艺术课程《粤曲粤韵》学生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学配套光盘的编写与资料收集工作,并在课堂中进行了探究性教学实践。

1.学生方面

课题试验班的学生对粤剧粤曲艺术有了初步的认知,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西关的传统文化艺术产生了兴趣,部分学生加入了学校的小梅花粤剧社,并参加了各级各类的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见表4)。

2.教师方面

在明确课题研究目标、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商定课题研究方法、反思课题研究进程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与反思意识不断增强,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区域艺术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探索过程中,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每一次教学实践活动,都凝聚着教师的心血与智慧,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节节充满特色、饱含价值的研究案例,为检验“粤曲粤韵”课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供了一次次经典课例,有效推进了课题研究实验的良性发展,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也得到很大提高。

九、反思与展望

本艺术课程乃是粤剧粤曲文化进入课堂的问路石,研究的层面仅触之皮毛,研究的内容并未穷尽。要培养未成年人对粤剧粤曲艺术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提高荔湾区广大青少年对传统粤剧粤曲艺术的认知水平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希望今后能够不断深化此问题的研究,以期将趋近完善的粤剧粤曲艺术课程推广得更远,将粤剧粤曲这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齐 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冯旭明.广州音乐(简谱版)[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余 勇.明清时期粤剧的起源、形成和发展[D].广州:暨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粤剧
The light of Cantonese Opera粤剧传唱洒暖阳
改编粤剧电影、促进粤剧文化传承
如何传承粤剧表演的精髓及促进表演时代性探讨
香港粤剧传承:小小少年“梨园梦”
戏曲走进校园,传承钦州精粹文化
戏曲走进校园,传承钦州精粹文化
粤传统 粤传承 粤剧戏服手艺传承
地方戏剧在青少年中的传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