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出性”视角看“空白画”的价值
——以雷曼的《无题》为例

2018-11-02 01:43田雨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
新生代 2018年15期
关键词:雷曼指代无题

田雨 海南师范大学 海南海口 571158

背景:现代艺术的流行是在18世纪末有了端倪,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有了大规模的发展,到了现当代,多元的艺术风格以及艺术流派让人们对艺术的欣赏不仅仅局限于对具象形象以及遵从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为参照标准。于苏富比拍卖行进行拍卖的作品——《无题》由现任84岁的纽约艺术家雷曼创作于1961年,是一副几乎完全空白的的油画,就是这幅让人费解的空白油画竟然排出了1.2亿元的高价,那么这一让人费解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笔者用一个特殊的视角来解读其背后的意义。

一、何为“标出性”?

笔者这里用图示和文字分别解释。首先笔者就示意图来解释,如(图1)。我们举几个例子说明——在日常用语中,我们常说第三人称“他”表示男性或者指代其他人,我们注意到其他,或者带“他”的词语一般都使用所谓的“男他”而不用“女她”,“她”的指代范围不如“他”的指代范围宽广,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见我们大部分人比较认同和经常使用“他”这背后也映射出人们普遍的一个观念——男权社会目前还是主流社会,那我们将上述例子代入图示来分析一下:将“他”与“她”带入图中所示——“他”符合社会主流认同,那么“他”就被广泛运用,“她”相反不符合社会主流认同,“她”就是负项,也就是笔者提到的“标出项”

下面,我们再用论据进一步说明。首先,笔者解释下“标出性”这个概念。“标出”这个概念,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布拉格学派的俄国学者特鲁别茨柯伊在给他的朋友雅克布森的一封信中提出的,他指出对立的两项之间必然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一项是“标出项”。因此,非标出项就是正常项。在文化研究中,符号组合的长度不是标出的必然条件(如:“man”比“woman”符号组合长度短,但是“人类”一词是“mankind”而不是“womankind”其根本原因是男性的社会主宰)如上述示例。那么,我们可以总结出具有“标出性”的项所具有的规律——较其对立面,不太为社会主流以及一般民众所认同。接着,我们带着这个规律逐步分析。

一、图像上的“标出”

在我们日常认知中,我们普遍认为的绘画一般都是有图像,在绘画中图像一般分两种——具象的和抽象的。“形状在过去数年里最重要的绘画中处于中心地位…”⑴,可以看出图像的重要性,因为它是“作为物品的一种根本特质的形状”⑵以上我们可以推出,作为图像的基本要素——形状的重要。而雷曼的作品《无题》恰如其反的突破了这一限制,挑战了人们的常规认识,这个挑战无疑是在绘画史上一个新的节点。

二、色彩上的“标出”

在我们常规认知中“色彩”是作为一副绘画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我们经常说“色彩”是一副画的灵魂,即使再单调的形状赋予一定色彩也是一副有生命力的作品,“色彩直接影响心灵…色彩的和谐必须最终依赖于人的心灵的有目的的弹奏”可见色彩直击心灵,绘画都是由心出发的,哪怕没有固定的形状,随意的色彩平铺于画面上或者是色彩之间融合碰撞都可以促发一般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而《无题》几乎没有颜色在其上面,让人们费解。我们用“标出性”可以看出,正项是“有色彩”一般人普遍的认知趋向于有颜色,标出项则为没有色彩。就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它的独特之处。

三、意义上的标出

雷曼是极简主义的重要代表人之一,极简主义是绘画史上的重要节点之一,而雷曼的《无题》无疑是极简主义重要的一笔。“以极简主义…主要是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的事业想要宣布并占据一个立场—这个立场可以用语言表达…这个立场一方面让它区别于现代主义绘画与雕塑,那么,另一方面,则还标出了极简主义”⑶直接主义直接反抗了现代主义,后者关注艺术作品的关系属性,弗雷德认为极简主义注重观者对视觉上的吸引。可以说极简主义是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颠覆。而《无题》将这个颠覆放大化。

《无题》罗伯特.雷曼

结论:《无题》无论在图像、色彩以及意义都具有“标出性”标出虽然在一个阶段无法成为主流,但是因为其具有独特以及颠覆性的思维,不得不在美术史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节点存在。

猜你喜欢
雷曼指代无题
奥卡姆和布列丹对指代划分的比较
The Ways of Leading a Healthy Life
无题
爱国婊
《无题》
无题
收购与兼并
“指代”难点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