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数学问题的教学建议
——基于各版教材编排差异的比较分析

2018-11-02 03:37
江苏教育 2018年65期
关键词:条腿鸡兔同笼列方程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古算题,最早出现在公元4~5世纪的《孙子算经》,随着历史的发展,“鸡兔同笼”从问题的叙述到算法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但它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趣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此问题也非常重视,如首都师范大学郜舒竹教授对《孙子算经》、《算法统宗》以及《镜花缘》中出现的“鸡兔同笼”问题的各种算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产生这些算法的思想基础。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在介绍“鸡兔同笼”问题时写道:“下面这道智力测验题……”以此问题考察人们的智力水平。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都把“鸡兔同笼”问题纳入其中,充分发挥其强大的教育功能。那么各版本教材又是如何编排的呢?下面是笔者对新人教版(2014年)、旧人教版(2009年)、张天孝主编的浙教版(2014年)、苏教版(2014年)、北师大版(2014年)、青岛版(2015年)、沪教版(2015年)[1]沪教版为五年制教材。这七个版本教材进行的差异比较和分析,以期为优化“鸡兔同笼”的数学教学提供可行的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存在明显差异

从教材的编排顺序上看,《鸡兔同笼》这一教学内容被安排到了不同年级进行教学。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内容所涉及的教学对象,年级最低的是二年级学生,最高的是六年级学生,年级跨度较大。究其原因,编排顺序的差异或与编者想渗透的解决方法相关。

表1 各版本教材编排册次分布情况

二、例题所渗透的解决方法呈现多样性

各版本教材例题中所渗透的解决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如表2。

表2 各版本教材例题所渗透的解决方法

第一,不同版本教材的例题所要渗透的解决方法并不完全一致,呈现多样性。如“列表法”“画图法”“假设法”“列方程”等。第二,“列方程”只出现在旧人教版教材的例题中,其他版本教材的例题都没有出现此方法。第三,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互为结合补充,方法之间互相转化,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并解决问题。如苏教版教材在渗透了“画图法与列表法”之后,继而总结两种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沟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第四,“列表法”成为唯一相同的解决方法。虽然各版教材例题所要渗透的解决方法多种多样,但列表法却是各版教材所共同采用的解决方法。第五,虽同为“列表法”,实则各有侧重。如新人教版偏重“一一枚举”列表方法,浙教版重于“折半枚举”列表方法,北师大版则呈现“一一枚举”列表方法、“中间跳跃枚举”列表法和“折半枚举”列表法三种解决问题的列表方法。

三、解决方法存在显著差异的缘由

为什么会导致各个版本在解决方法上存在这么多差异呢?把表1和表2合并为表3,个中缘由可见一斑。

表3 各版本教材编排册数分布情况及解决方法

1.不同年级,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所要渗透的解决方法不同。

例如“列方程”,在旧人教版教材中,《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在了六上,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学生在五年级已经熟练掌握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渗透了“列表法”“假设法”之后,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样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但新人教版教材中,就没有“列方程”的方法,因为“鸡兔同笼”的教学内容被安排到四下进行教学,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不具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材中删除了这一方法。

2.同个年级,面对不同的单元目标,所要渗透的解决方法不同。

同样面对六年级学生,“苏教版”和“青岛版”没有在例题中渗透“列方程”的方法。究其原因,主要由于这两个版本教材的单元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在苏教版教材中,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个:第一,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第二,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不断反思,感受假设的策略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第三,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其学好数学的信心。画图法和列表法更容易获得直观的感受,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青岛版的教学目标则为“智慧广场”的内容,结合生活情境,在运用一一列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并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用列表法和假设法更能实现这一目标。

四、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教学建议

对比分析这七个版本的教材后发现:“鸡兔同笼”这道古算题适合于小学阶段的任何一个年级,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一刀切”地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为此,笔者将1~6年级的教学对象,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1.画图感知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对象:第一水平(一、二年级学生)

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层解决问题。问题1:鸡和兔一起圈在一笼子里,其中有1只鸡,2只兔。一共有几个头?一共有几条腿?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的方法为:

(1)画图法:

(图 1)

(2)列式法:

头:1+2=3(个) 脚:2+4+4=10(条)

问题2:鸡和兔一起圈在一笼子里,从上面数有5个头,从下面数有1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与问题2有什么不同?并进一步启发:问题1中知道鸡和兔的只数,求头的个数和腿的条数;问题2中知道头的个数和腿的条数,求鸡和兔的只数。最后提出用画图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1

第一步,假设5个头都是鸡,那么腿就画10条,还剩下6条腿,画出如图2;第二步,把剩下的6条腿添加到鸡,每只鸡添加2条,刚好添3次,得到4条腿的有3只,也就是兔有3只,另外2只就是鸡,结果如图3。

(图 2)

(图 3)

方法2

第一步,假设5个头都是兔,那么腿就画了20条,20-16=4,多了4条腿,如图 4;第二步,把多的4条腿删除,每个头删除2条腿,刚好删2次,得到2条腿的有2只,也就是鸡有2只,另外3只就是兔,如图5。

(图 4)

(图 5)

2.列表法与假设法相整合,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对象:第二水平(三、四年级学生)

教学建议:列表法、假设法

教学时,教师应精选例题,例如:鸡兔同笼,有 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然后引导学生分别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决问题。

(1)列表法:先算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2)假设法:

方法1 假设8只都是鸡,腿:8×2=16(条),少的腿:26-16=10(条)

方法2 假设8只都是兔,腿:8×4=32(条),多的腿:32-26=6(条)

沟通列表法与假设法的联系,借助画图进行理解,发现假设法与列表法的思路其实是相通的。列表法中的第一种情况:8只鸡,0只兔,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的情况。“假设8只全是鸡,就有几条腿”与问题中的“与26条相比少了几条腿”分别可以用算式来表示:8×2=16(条),26-16=10(条)。继续思考:少的 10条腿,应该添给几只鸡?为什么?这一过程也可以用算式来表示:4-2=2(条),10÷2=5(条)。教师可以利用画图法帮助学生理解。也可以用列表法帮学生分析,在此基础上列出式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

3.列表法与代数法相整合,初步感知代数思想。

教学对象:第三水平(五、六年级学生)

教学建议:列表法、代数法(列方程解决)

在列表法的表格中,假设兔子的只数为x只,追问:那么鸡的只数应该怎么表示呢?受表格数据的影响,学生很容易想到应该用(8-x)只表示。然后根据表格所提供的数量关系:鸡的总腿数+兔的总腿数=鸡和兔的总腿数,用列方程的方式为 4x+2(8-x)=26,进而计算得到方程的解:x=5。同样,也可以假设鸡的只数为x只,那么兔子的只数就是(8-x)只,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得出答案。列表法较为直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顺利列出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条腿鸡兔同笼列方程
从鸡兔同笼谈起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巧用勾股定理列方程
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不会算账的蝉
按属性分类
用列表法列方程解应用题
利用待定系数法列方程
鸡兔同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