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在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探讨

2018-11-02 06:15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纤支镜呼吸衰竭插管

曹 志 东

(茂名市中医院 茂名 525000)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属呼吸内科的常见疾病,指以气流阻塞为典型症状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或)肺气肿,随着疾病进展,可发展为肺心病和呼吸衰竭。AECOPD则是COPD患者在短期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要立即改变COPD的常规用药,患者在短期内有气短、咳嗽、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等症状,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需要采用有创机械同期进行抢救[1]。研究表明,纤支镜在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2]。为探讨纤支镜在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3例患者展开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1月期间,共收入93例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28~73岁,平均年龄(50.5±14.0)岁;COPD病程3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1)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0.0±13.0)岁;COPD病程4个月~2年,平均病程(1.2±0.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的诊断标准,患者符合有创机械通气适应证;(2)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心、肝、肾功能障碍者;(2)精神异常者;(3)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本组患者在纤支镜的引导下进行治疗,治疗前必须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和SPO2。患者首先接受BiPAP呼吸机面罩给氧,待SPO2在90%以上即可开始治疗,于患者操作侧鼻腔内分别滴入2滴利多卡因和2滴无菌液体石蜡。患者取平卧位,去枕,将气管导管插入支气管镜上段部,经患者鼻腔插入纤支镜,经声门到达气管下段,直达距离隆突3~5cm的位置,停止插入,助手将支气管导管沿着纤支镜置入器官中,当导管到达前段距离隆突3~4cm处,然后将纤支镜撤出,填充气囊,固定导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治疗。

对照组:本组患者在麻醉医师的指导下在常规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治疗,若插管失败,则在纤支镜的引导下接受气管插管治疗,然后连接呼吸机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后续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使用专业Y形接头在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经导管插入纤支镜,直达气管下段、叶支气管、双侧主支气管位置,取分泌物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在纤支镜的引导下接受肺泡灌洗治疗,取0.9%的250ml氯化钠和60mg盐酸氨溴索,充分稀释后加温至37℃,制作成灌洗液,每次用20ml灌洗液冲洗各段支气管,着重冲洗感染严重的部位。对照组气管插管成功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在导管的引导下取痰液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并在患者气道中滴入0.9%的氯化钠溶液,5ml/次,进行湿化气道后负压吸痰治疗。两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拔除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进行无创通气模式下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痰培养阳性率(%)、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PIC(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气管插管结果

治疗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痰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插管情况比较[n(%)]

组别例数一次插管成功率(%)痰培养阳性率(%)并发症(%)病死率(%)VAP发生率(%)治疗组5351(96.23)43(81.13)2(3.77)1(1.89)0(0.00)对照组4031(77.50)21(52.50)9(22.50)5(12.50)4(10.00)χ2-15.373418.484015.37348.429410.5263P-0.00000.00000.00000.00030.0011

2.2 插管指标

治疗组平均插管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PIC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组别例数平均插管时间(min)呼衰纠正时间(h)有创通气时间(d)PIC出现时间(d)治疗组534.25±3.5210.43±3.245.03±1.475.24±1.26对照组407.85±4.5718.16±3.5410.24±2.8210.54±2.85t-4.292810.945511.544212.0796P-0.00000.00000.00000.0000

3 讨论

COPD患者多因气流受限不可逆引起肺功能下降,患者因支气管-肺部感染加重病情,表现为痰液引流不畅和呼吸肌疲劳,从而并发呼吸衰竭。研究表明,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可能并发肺性脑病,引起患者昏迷,甚至死亡,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4]。成功建立人工气道,获取痰液标本,进行病原学药敏试验,是决定抗感染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常用的人工气道建立方法是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两种,一般来说,临床比较推荐气管插管,但关于经口还是经鼻实施气管插管的方式仍然备受争议[5]。与经口实施气管插管比较,在纤支镜的引导下进行气管插管具有如下优势:(1)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在昏迷患者和清醒患者中均可实施。本研究结果也表明,治疗组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纤支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准确性更高;(2)可准确观察患者喉部、声门、气管以及隆突部位的情况,提高插管准确性,还能避免对声门、气管、咽喉的机械性损伤,减少插入过深引所致单肺通气和插入食管等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3)由于器官导管留置时间长,因此患者配合度高,便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4)需要更换气管导管,可从另一侧鼻腔更换;(5)在纤支镜的引导下进行肺泡灌洗,能够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常,预防窒息、心跳呼吸骤停等并发症;(6)在纤支镜的引导下,可获取深部支气管分泌物,从而得到更高的痰培养阳性率,并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提高抢救效果,减少病死率。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痰培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发现,治疗组平均插管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有创通气时间、PIC出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在纤支镜的引导下进行吸痰、肺泡灌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感染,迅速缓解症状,改善患者通气及换气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AE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可在纤支镜的引导下接受气管插管、吸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创/无创及系统器治疗,能够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猜你喜欢
纤支镜呼吸衰竭插管
喉罩双相正压通气在中老年人无痛纤支镜诊疗术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临床护理观察
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纤支镜导管介入给药治疗支气管结核病的临床护理探讨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探析NO结合高频震荡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