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中的应用效果

2018-11-02 06:15黄丽婵卢柳岑张叶青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鼻咽癌雾化

黄丽婵 卢柳岑 张叶青

(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 阳春 529600)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鼻咽癌的主要手段之一[1]。调强放疗是一种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它比传统放射治疗的疗效有了大大提高,同时还能够减轻对人体重要器官的损伤[2]。不过,调强放疗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并发症,放射性黏膜反应就是其中之一。鼻咽癌患者在接受调强放疗剂量达10~20Gy后,一般会出现Ⅰ度口腔黏膜反应,随着放疗剂量增加,口腔黏膜反应程度会明显加重。针对这种状况,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来减轻黏膜反应程度。传统的药物含漱的治疗方法有时疗效不佳,而超声雾化吸入是一种更先进的治疗方法,因为药物超声雾化吸入用药量小、毒副作用少、物理与化学疗效显著[3]。本文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30日接收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来观察分析超声雾化吸入在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中的应用效果,其研究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24日~2017年11月30日接收治疗的鼻咽癌调强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1)符合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临床分期;(2)接受调强放疗前无口腔粘膜炎症;(3)KPS≥60分;(4)精神状况良好,能够配合好本次研究;(5)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将40例患者以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分成两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8.2±9.3)岁;口腔黏膜反应程度16例为Ⅱ度、3例为Ⅲ度、1例为Ⅳ度,各占80.0%、15.0%、5.0%。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33~79岁,平均年龄(57.7±8.9)岁;口腔黏膜反应程度15例为Ⅱ度、4例为Ⅲ度、1例为Ⅳ度,各占75.0%、20.0%、5.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均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口腔黏膜反应,其具体措施为:取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0.1g、维生素B123mg,加入30ml生理盐水,自患者出现Ⅰ度口腔粘膜反应开始行超声雾化吸入,2次/d,持续到完成整个调强放疗期间。

1.2.2对照组

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口腔黏膜反应,其具体措施为:取地塞米松20mg、利多卡因15ml、维生素B125mg,与500ml生理盐水混匀,令患者每日餐后及睡前进行含漱,自患者出现I度口腔粘膜反应开始持续到完成整个调强放疗期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3d、5d、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

1.4 评价标准

依据肿瘤放射治疗组RTOG制定的放射损伤分级评估标准对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进行分级:0度:无症状;Ⅰ度:充血,轻度疼痛;Ⅱ度:片状黏膜反应,反应性血清分泌物,中度疼痛;Ⅲ度:融合的纤维性黏膜反应,重度疼痛;Ⅳ度:溃疡,出血,坏死[4]。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并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3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5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3d、5d、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对比表

组别病例数(n)0度[n(%)]Ⅰ度[n(%)]Ⅱ度[n(%)]Ⅲ度[n(%)]Ⅳ度[n(%)]观察组治疗3d时0(0.0)4(20.0)13(65.0)3(15.0)0(0.0)治疗5d时2(10.0)11(55.0)4(20.0)3(15.0)0(0.0)治疗7d时3(15.0)15(75.0)1(5.0)1(5.0)0(0.0)对照组治疗3d时0(0.0)1(5.0)12(60.0)6(30.0)1(5.0)治疗5d时0(0.0)7(35.0)10(50.0)3(15.0)0(0.0)治疗7d时2(10.0)10(50.0)5(25.0)3(15.0)0(0.0)

3 讨论

近年来,鼻咽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鼻咽癌受其解剖位置所限,一般手术治疗较为困难[5]。目前公认和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为放射治疗,或以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一般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晚期采用同步放化疗。调强放疗是现代放射治疗的一项新技术,其尤其适合于鼻咽癌患者。通过调强放疗可使靶区接受最大剂量的照射,并使照射剂量均匀分布,定位和照射准确,对周围细胞的损害小[6]。但是,鼻咽癌调强放疗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放射不良反应。口腔黏膜反应就是其一,只能通过有效治疗方式来减轻口腔黏膜反应程度。

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可有效消除炎症、稀释痰液以及改善支气管痉挛[7]。超声雾化吸入本身操作十分简单,无须复杂的治疗过程,且可使药物直达病灶,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8],再者超声雾化吸入还能够自行调节出雾量。对于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而言,采用超声雾化吸入的方式治疗效果更佳。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3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5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7d时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可以得出结论:通过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可有效治疗口腔黏膜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鼻咽癌雾化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