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8-11-02 06:16余雪梅刘海芬林兴艺伍晓兰吴翠连韩雨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鼻空肺活量置管

余雪梅 刘海芬 林兴艺 伍晓兰 吴翠连 韩雨花

(阳春市人民医院ICU 阳春 529600)

随着近年来医疗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出了胃镜辅助、超声引导及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等各类鼻空肠管置入法[1]。相比较胃镜辅法,超声引导的鼻空肠管置入法操作难度与手术风险均较低,患者不适感也也较轻,但目前关于超声引导的置入方式的潜在价值方面的研究报道仍较少,因此,本笔者就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旨在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33例需行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纳入标准[2]:(1)符合临床关于危重症疾病的诊断且需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者;(2)未伴有食道与喉部狭窄;(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消化道出血、肠梗阻等鼻空肠管肠道禁忌症者;(2)合并系统性脉管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3)合并精神类疾病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分为对照组(16例)与观察组(17例):其中对照组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在28~73岁,平均年龄为(52.08±7.27)岁;其中脑功能衰竭者5例,呼吸衰竭者5例,心力衰竭者6例。观察组患者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在29~72岁,平均年龄为(52.14±7.30)岁;其中呼吸衰竭者5例,脑功能衰竭者、心力衰竭者各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危重症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术。采用日本奥斯巴林260型胃镜、德国进口福瑞克鼻肠管和导丝,术前完善患者各项基础生命指标检查,术中麻醉后让患者采取半卧位,将胃镜经鼻腔部进镜,深推进入十二指肠降部后,同时引导鼻肠管经鼻腔进入至十二指肠部后缓慢抽取出胃镜,用夹钳将鼻肠管向下深入约20~30cm,最后将鼻肠管外端固定于鼻尖部,结束操作。

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下引导鼻空肠管置入术。采用日本奥斯巴林260型胃镜、德国进口福瑞克鼻肠管和导丝与麦迪逊SONOACEX6彩色超声诊断仪,术前术前完善患者各项基础生命指标检查,让患者术前禁食4h,清空胃肠容物。术中让患者采取半卧位,医生用超声诊断仪检查患者胃部,同时两人听诊胃泡区,确认鼻肠管与导丝进入胃部后调整探头位置,继续缓慢插入至胃体幽门部,在十二指肠球部探及导丝线状强回声后,抽出导丝,用夹钳将鼻肠管向前深入100~120cm,最后将鼻肠管外端固定于鼻尖部,结束操作。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2)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3)比较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身体营养状况。置管1个月后根据患者BMI指数与肺活量指数来评定患者身体营养状况。体质指数即BMI指数,用来衡量人体胖瘦与健康情况,成人的正常BMI指数范围:18.5~23.9,<18.5视为过轻,过重则≥24。肺活量指数反映体质代谢情况,满分为100分,优秀为90~100分,良好为75~89分,及格为60~74,不及格为<6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置管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费用及营养达标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组别置管时间/min置管费用/元营养达标时间/d对照组(n=16)26.05±14.67653.32±110.283.03±1.45观察组(n=17)15.20±10.34262.28±40.641.28±0.38t2.4413.354.67P0.020.000.00

2.2 两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身体营养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BMI指数与肺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组别BMI指数肺活量指数对照组(n=16)16.65±2.1480.93±12.43观察组(n=17)22.43±2.7093.28±14.38t6.832.64P0.000.01

2.3 两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5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消化道出血胃肠反流腹泻、腹胀肺炎合计(%)对照组(n=16)1(6.25)0(0)0(0)1(6.25)2(12.50)观察组(n=17)0(0)0(0)2(11.76)0(0)2(11.76)χ20.00P0.94

3 讨论

胃镜下鼻空肠管置入法通过胃镜辅助的形式进行置管,与一般盲插置管的方式相比,准确性更高,对患者造成的组织损伤也较少,但该种方法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置管费用较高,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的经济负担[3~4]。相比较胃镜下置管时医生通过听诊胃泡区来定位的方法,超声引导置管能直接给操作人员提供患者胃肠部超声投影,操作简单且准确性高,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用时,加之由于患者不需要进行术前麻醉、插入胃镜等操作,因此患者的在置管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不适感也较轻,胃肠部受到的组织损伤也较少[5~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费用及营养达标时间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引导置管效率更高,同时观察组患者置管1个月后BMI指数与肺活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超声引导置管安全性高,能积极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的置管效率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况,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与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鼻空肺活量置管
制作简易肺活量袋
床旁超声引导下改良胃内注气法留置鼻空肠管在ICU脑外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肺活量的故事
导丝固定鼻空肠管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双置管中的应用体会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B超引导定位法和体表定位法在肿瘤患者股静脉置管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