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景类文本为例谈教材“深”与“度”的把握

2018-11-02 10:17辛玉军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黄果树写景瀑布

辛玉军

【摘要】本文以小学语文教材中描绘景物的记叙文为例,阐述教师应该着重把握教材的“深”与“度”,即在教材分析阶段应该注重“深”,在教材处理阶段则应该注重“度”,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深 度 教材解读 写景类文本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8A-0094-02

解读教材时,教师应该明确这个过程是与作者、编者、教师及读者等多重角色的对话。但角色多了之后,内心对话难免更为纷杂,不便于教学。因此,很多教师会对不知道教什么而产生一种遗憾。针对这些问题,在教材解读时教师就应该把握好“深”与“度”的问题,即在教材的分析阶段要“深”,能够做到全方位,多层次的透析式解读,在教学时尽力做到追根溯源;在教材的处理阶段则要把握好“度”,要能够充分了解到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需要。教师只有将这两方面都考虑到教材解读中,才能够将“深入”的教材内容“浅出”为科学的教学内容。

一、“深”——立足文体内容和特征,进行深入剖析

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反映出的生活方式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会有所差异,因而读者阅读时所注意到的问题及理解的侧重面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前对文体进行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写自然景和人文景的课文,一般来说,这类文本的作者在写作时具有清晰的思路,而且在描写上也会注重细节,描摹细致,将情与景完美融合,文质兼备。最重要的是,这类文本最鲜明的特征就体现在一个“明”字。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需要依据文体特征进行分析。

(一)明了什么景,融了什么情

在写景类文本中,作者虽然明面上描写景物,实际上是想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所以行文时一般都是情感推动景物的描写,景物又能够决定情感的发展,情与景相互推进。景是文本的表层含义,寻言即可观景,也就是明了景;而情属于文本的深层含义,寻景以观情,也就是明了情。我们只有把握文本中的景与情,才能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

1.寻言以观景,明了景

在写景类文本中,对于景物,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接用文字描写出来的。在分析时,教师可以从原文的描写内容着手,然后根据这些描写找到景物,尤其应该注意文本中某些关键词句的情感表达,厘清思绪,进行更加准确的分析,从而找到作者写作时塑造的景物及其之间的关系。如《黄果树瀑布》一文中,课文描述了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伟大的杰作,原文从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形态等方面描述了它的奇美壮观。“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这便是从声音方面描绘的,形态方面也是类似的,这样仿佛置身于这伟大的奇观之中。可以说,教师只有通过文字的阅读,再加以合理的想象,才能对这类文本进行合理分析和正确解读。

2.寻景以观情,明了情

景是为了情而描写的,在寻找到景之后,就基本可以对情感进行一定的分析了。比如,《黄果树瀑布》一文通过前半部分的描写,体现了黄果树瀑布是自然的伟大杰作,在最后,作者则表明了自己的所感。也就是说,在景物的不断变化中,情感也在随之变化。不断明朗的景象也就不断地流露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解读时,教师要寻景以观情,明了情亦在于景之中。

(二)怎样进行“明”景“融”情

通过对写景类文本的文体及言语形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类文本通常属于“说明类文章”,在文学范畴内也可以称之为写景散文。可见,这类文本还是有些自身鲜明的特点的,包括语言的表达,一些基本方法的运用等。根据语言形式的特点,教师分析时应该做到:

1.“明”序

无论什么文章,都是具有一定文体结构的,具体为“总—分”“分—总”以及“总—分—总”这三种形式。另外,文章还有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如《孔子游春》;有“空间顺序”,如《黃果树瀑布》;有“逻辑顺序”,如《莫高窟》,按照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逻辑。“明”序,能够让教师更容易把握课文的整体,也能使教学更有条理。

2.“明”言

写景类文本虽然表面写景,但实际上却是要表达情感。多重变化的情感,需要多重的表达,这就需要作者利用各种修辞对景物进行更生动形象的描写,使读者不仅看到景物,更能理解景物深处所表达的情感。如《黄山奇松》一文中,“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这段话运用五个四字词语形象地描绘了迎客松的姿态、枝干与生机,而后用“虽然……却仍然”句式,将语言形式进行调整,不仅避免了文字的苍白感,还能让读者更容易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教师明白了文本的这个作用才能更好地施教。

3.“明”法

这里的“法”指文本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说明方法。写景类文本着重描写和说明,但还有叙事和抒情,分析时就需要明白它是通过描写来进行“明”景“融”情的,另外也要注意一些表现手法和说明方法的使用,以精准地解读教材。

二、“度”——立足课标、教情和学情,追求适切处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取决于教师怎样对待和理解语言,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筛选合适的教学内容,选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筛选教学内容,把握“教什么”的度

1.筛选“写了什么”的教学内容

以《黄果树瀑布》为例,全文一共八段,前面从瀑布的声音、形态等方面进行不同的描写,来表达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伟大的杰作。而从最后一段中“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我们便可以整体把握全文情感基调,再对一些具体的细节描写进行揣摩,就能够对教材“写了什么”有更准确的定位。

2.筛选“怎么写”的教学内容

以《黄山奇松》为例,这篇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和“一般—特殊—一般”的逻辑顺序,在了解这些文本特点后,再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段分析,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是“怎么写的”了。

(二)明确教学任务,把握“教到什么位置”的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学习实际和不同的文章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也就是说,有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就能够准确定位“教学位置”。比如,《黄果树瀑布》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为“看到如此壮观的瀑布,作者有何感受呢”,从原文的5~7段,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彼刻的感受是“沉醉”,明确了这个目标,也就可以把握“教到什么位置”的度了。

(三)遴选教学方法,把握“怎么教”的度

通过上面介绍的方法,一步步分析完成后,当教师明确“教到什么位置”的度时,“怎么教”也就差不多清楚了。由于这类文本的文眼都较为明显,因而教师的习惯性教学思路就是“拎主线,理文路”,如《莫高窟》中,第一段“明珠”就是文眼,抓住文眼再拎出主线,教学思路就十分明了。根据主线思路,再进一步把握文本,掌握情感的表达,就是较为合适的教学方式了,也就是把握了“怎么教”的度。

总之,教师只有在解读教材时把握好“深”与“度”的问题,才能够让教学更加明确和有针对性。我们只有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入手,对教材进行透彻分析,再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学习的需求,设置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才能让教材解读更加深入,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黄果树写景瀑布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瀑布之下
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瀑布是怎样形成的
写景的妙招
黄果树瀑布游记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黄果树瀑布
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