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UV法测定PET瓶中对苯二甲酸特定迁移量的研究

2018-11-03 06:21马芮萍张晓莉
中国食品工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柱温对苯二甲乙酸钠

马芮萍 张晓莉

国家农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甘肃),兰州 735300

前言

对苯二甲酸(PTA)是合成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原料,具有一定的分子毒性,因其成本低、透明性高、耐热耐低温,化学性质较稳定等优势,在液态食品包装中应用较为广泛,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有些生产企业将回收的PET瓶作为辅料添加,重复循环利用,使得PET瓶中残留或降解出来的对苯二甲酸在使用过程中会迁移到食物中,直接危害人体健康[1,2,3,4],因此,对PET瓶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进行测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目前,我国对PET瓶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研究材料的总迁移量,而对材质中单体物质的迁移量研究甚少。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PET瓶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进行测定,该方法快速、简单、准确,可用于PET瓶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1.材料、仪器与试剂

1.1 仪器与试剂

U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赛默飞世尔公司; C18色谱柱(250mm×4.6mm,5 µm):赛默飞世尔公司; HI2221型酸度计: Hanna公司;十万分之一天平(精密度为0.1mg):Sartorius公司;TLE204E分析天平(精密度为0.0001g):梅特勒公司; Milli-QGradient纯水仪:Millipore公司;

对苯二甲酸标准品(CAS:100-21-0):纯度≥99%,购于Dr.Ehrenstofer公司;邻苯二甲酸标准品(CAS:88-99-3):纯度≥99%,购于Dr.Ehrenstofer公司;甲醇、乙腈、异丙醇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乙酸钠缓冲溶液(pH分别为3.4,3.6,3.8):称取25.0 g乙酸钠溶于300 mL水中,加入5.0 mL磷酸,用冰醋酸将pH值调为3.4,3.6,3.8,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1.2 样品

试验用PET瓶为本地生产。

1.3 分析步骤

1.3.1 标准溶液的配置

对苯二甲酸标准储备液的配置(500 µg/mL):准确称取50 mg标准品,加入90 mL甲醇使其溶解,在50℃水浴60 min,使对苯二甲酸充分溶解。冷却至室温后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邻苯二甲酸标准储备液的配置(1000 µg/mL):准确称取500 mg标准品,用少量异丙醇溶解,定容至50 mL。

1.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对苯二甲酸标准中间液的配置:分别于6只25 mL容量瓶中加入0.0 mL、1.0 mL、2.0 mL、5.0 mL、10.0 mL、20.0 mL对苯二甲酸标准储备液,再分别加入5.0 mL邻苯二甲酸内标储备液,甲醇定容。标准中间液的浓度分别为0.0 µg/mL、20 µg/mL、40 µg/mL、100 µg/mL、200 µg/mL、400 µg/mL,内标浓度均为200 µg/mL(现用现配)。

邻苯二甲酸标准中间液的配置(200 µg/mL):准确移取5.0 mL标准储备液于25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

标准溶液的配置:移取2.0 mL对苯二甲酸标准中间液至6个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刻度,混匀,过膜待测。则对苯二甲酸标准工作溶液的浓度分别为0.0 µg/mL、0.8 µg/mL、1.6 µg/mL、4.0 µg/mL、8.0 µg/mL、16.0µg/mL;内标浓度均为8.0 µg/mL。

1.3.3 样品处理

根据待测样品的预期用途及使用条件,参照欧洲标准[5]和国标GB 31604.21-2016[6]法规选择合适的迁移试验条件。将水装入待测样品,在60 ℃放置 10 天。移取50.0 mL从迁移试验中得到的食品模拟物于预先盛有2.0 mL邻苯二甲酸内标中间溶液的100 mL容量瓶中,混合均匀,过膜待测。

2.结果与讨论

2.1 波长的选择

本次试验直接进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标准溶液,经DAD检测器扫描,在三维等高图中选择最佳波长,全扫描得到的光谱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在波长为242nm,带宽为2nm时的响应值较高。

图1 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光谱扫描图

2.2 流动相缓冲盐pH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

根据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结构,缓冲盐pH对其色谱分离有着重要影响。本次试验采用甲醇-乙酸钠缓冲盐作为流动相,考察了乙酸钠缓冲盐的pH值分别为3.4、3.6、3.8时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乙酸钠缓冲盐的pH值为3.8时,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色谱峰重叠(图2-A);乙酸钠缓冲盐的pH值为3.6时,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色谱峰达到了基线分离,峰形拖尾(图2-B);乙酸钠缓冲盐的pH值为3.4时,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达到了基线分离,其色谱峰分离度和峰形较好(图2-C),因此选取乙酸钠缓冲盐的pH值为3.4作为进一步试验的条件。

图2 不同的乙酸钠缓冲盐pH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色谱分离图

2.3 流速对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

不同的流速影响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出峰时间,对其色谱分离度有着重要影响。本次试验依次采用0.8、1.0、1.2 mL/min的流速进行试验,得到的色谱图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随着流速的增大,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保留时间逐渐提前,流速为1.2 mL/min时两种物质出峰较快,保留时间分别为8.983min、6.936min(图3-C),色谱峰分离度较好。但是随着流速的增大,色谱柱柱压也越来越高,影响色谱柱的寿命。因此,选取流速为1.0 mL/min作为下一步试验的条件。

图3 流速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

2.4 柱温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

色谱柱温度影响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次试验考察了柱温分别为25℃、30℃、35℃时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分离的影响,得到的色谱图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随着色谱柱温度的升高,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的出峰时间逐渐提前,柱温为35℃时两种物质出峰最快(图4-C),但得到的色谱图基线不平;柱温为30℃时两种物质的峰形不佳(图4-B)。因此,选取色谱柱温度为25℃作为下一步试验的条件。

图4 柱温对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

2.5 仪器条件的确定

根据上述试验确定了最终的试验条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条件

2.6 方法的线性关系及检出限

根据1.3.3的试验条件进行试验,绘制得到标准曲线。在0.8~16.0 µg/mL范围内,对苯二甲酸的响应线性关系良好,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6176x+0.1692,相关系数r=0.9995。根据S/N=3得到最低检出限为0.20 µg/mL,满足标准要求。

2.7 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按照严苛的迁移试验原则[5]进行迁移试验,取样品浸泡液加标的方式进行回收率试验。在食品模拟物浸泡液中分别添加对苯二甲酸标准溶液至 1.25 µg/mL、2.5 µg/mL、6.25 µg/mL,加标回收率如表2所示。食品模拟物中对苯二甲酸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9.2%~101.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2%~0.7%。

表2 对苯二甲酸在食品模拟物中的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n=6)

3.讨论

本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PET瓶中对苯二甲酸的迁移量,通过优化流动相乙酸钠缓冲盐pH、色谱柱温度和流速对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色谱分离的影响,最终确定的色谱条件为:甲醇:乙酸钠缓冲液(pH=3.4)=15:85作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µL,柱温30°C,检测波长242 nm。该方法得到的标准曲线拟合度高,线性范围广,精密度高,回收率较好。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数据可靠,适用于PET瓶中对苯二甲酸迁移量的测定。

猜你喜欢
柱温对苯二甲乙酸钠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新型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汽车阻燃材料的研究
四氯对苯二甲腈含量分析方法
不同色谱柱检测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条件优化*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对苯二甲酸生产工艺国内专利技术综述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对苯二甲酰氯中氯化亚砜残留量
农药原药和制剂的分析方法
——CIPAC分析手册 O卷的分析方法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
魔术实验:点水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