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8-11-04 15:40王娟娟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写作文命题

王娟娟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当下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开展互动作文,开启学生的创作动力,也是值得教师深思的一件事。

首先,写作的起点,便是命题。一个好的题目可以引起学生的创作热情,而且让他们有内容可写。然而现在的中学作文,大多数都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虽已被广大师生认定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形式,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脱离了学生的言语表达与思想生活的实际,很难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如果采用互动作文的模式,让师生共同合作选择合适的写作标题,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主体性,让他们自主选定“我能写”、“我想写”的题目,反而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抒发出他们最真实的情感。这样就会使学生乐在其中,写出优秀的文章。但值得注意的,让学生参与命题的过程中,需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文,贴近生活。与此同时,学生可以根据相关要求建立一个作文题库,将其存档备用,然后提供适合学生写作的命题。

接着,命题选好后便要进入写作过程了。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教师只是将作文布置下去,便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是批阅讲解,只充当一名“裁判员”,却很少参与其中。在写作的过程中,无形拉开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要想互动作文有效地实施,教师主动参与其中,进行师生互动写作是必不可少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是啊,教师如果只作为一个旁观者,对学生的作文“指手画脚”,很难正确地点评学生的作文,也不能及时地找到有效的方法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师生互动写作,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让教师和学生一起审题,共同确定立意,在后期的评改时更能做到客观真实。

然后,对于完成的作文将进入到评改阶段。传统作文中的评改都是教师一人完成。学生只能作为一名待评者。虽然教师了解了整个班级的写作水平,但是学生之间却毫不知情。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打破常规,让学生也参与到评改的过程中,真正互动起来,让写作的“主权”真正而有效地得到实施,使“互动”上升到“自动”,而这才是互动作文的最终目的。学生在互动评改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也应该“动起来”。教师可给予学生评改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也能取长补短。同时互评的方式也可以多样化,例如“自评法”、“互评法”“小组评改法”、“师生互评法”。这样也会让同学之间产生一种竞争意识,欲与他人试比高。互动评改,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从他人的作品中学习到新的写作技巧,还能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最后,互动作文中的讲评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具有再认识和再指导的意义。教师的单向讲评固然有其指导作用,但却违背了学生的主观意愿,学生只是将教师的个人意见收纳到自己的头脑中,而这样的作文,注定也不是学生自我生成的结果。同样也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而主动讲评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文章的分享,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所以在互动讲评的过程中,教師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的特征,让他们真正做写作主体的主人翁,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从不同角度对他人或者自己的作文进行讲评。

互动作文,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在四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让写作意识一点一点融入到学生自主学习中,让他们认识到写作的快乐。这可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写作文命题
写作文的烦恼
满腹狐疑
小丁写作文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写作,也许成了生活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