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谷氨酰胺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及疗效观察

2018-11-05 13:28路映攀任艳琴王元明王新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

路映攀 任艳琴 王元明 王新桥

doi:10.3969/j .issn.1007-614x.2018.2.8

摘要:目的:对谷氨酰胺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收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谷氨酰胺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l)、丙二醛(M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开放升主动脉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持续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能够减少MDA的产生量,提升心肌细胞SOD活性。

关键词:谷氨酰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

充分的血液灌注是保持机体正常机能的重要保证,但是若出现血液灌注量不足,就会导致机体出现代谢功能紊乱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结构性损伤[1],在为缺血性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要的方法就是要及时将受损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损害予以解除,以便于对其组织器官缺氧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状态予以解除。但是研究发现[2],缺血的组织细胞在获得血液再供应时,有可能不仅没有改善缺血性损害,还导致损害进一步加重,这就是缺血再灌注损伤。鉴于此,针对其实际特点,为其开展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此予以简单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40例,随机均分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6~ 76岁,平均(61.2±2.3)岁。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7~75岁,平均(61.5±2.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和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确诊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经医院理论委员会同意,签订知情者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患有类风湿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患有肺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75%的患者;妊娠期女性;恶性肿瘤患者。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合其实际情况,给予维生素E、维生素C、内皮素受体阻断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谷氨酰胺进行治疗,将0.5 g/kg的谷氨酰胺溶入复方氨基酸溶液中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注。

观察指标:分别于手术前(Ti)及主动脉开放后2 h(T2)、6 h(T3)、12 h(T4)、24 h(T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nl(肌钙蛋白I)、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数据用处理软件SPSS 18.O,结合实际的数据处理需求,对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对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 0.05表示。

结果

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CK-MB、cTnl、MD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开放升主动脉后SOD持续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近年来,心肌缺血的发病率表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人们对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缺血的心肌组织重新恢复血流时所导致的进一步损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大的影响,及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翻。

作为人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游离氨基酸,谷氨酰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肽与蛋白质,其在机体免疫机能调节、机体酸碱平衡维持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特定的组织、器官甚至是细胞提供相应的能量或者是代谢原料,一旦人体處于病理或者是应激状态,很容易出现内源合成的谷氨酰胺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4]。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为白细胞作用、微血管损伤、细胞中钙超载、自由基增多等。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在临床上不管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都是比较高的,在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能够发挥良好的保护心肌作用。也有研究结果指出[5],谷氨酰胺对有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心脏能够产生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这也使得谷氨酰胺能够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中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循环开始后两组患者的CK-MB、cTn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DA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开放升主动脉后SOD持续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谷氨酰胺进行治疗,能够减少MDA的产生量,提升心肌细胞SOD活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彭霞,黄政德,成细华,等.加味丹参饮预处理调控自噬相关基因Beclin-l和Atg5表达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7):20-24

[2]路航,王泺璎,王秋静.人参三醇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2016,47(2):275-280.

[3]鲍宏刚,张卫泽,李涛,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缝隙连接蛋白43重构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2):1024-1028.

[4] 陈文华,孙畅,张颖,等.尼可地尔、谷氨酰胺、美托洛尔单独及合用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细胞抗凋亡和HSP70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9):1242-1246.

[5] 张颖,孙畅,陈文华,等.尼可地尔、谷氨酰胺、美托洛尔单独及联合使用抗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5):337-342.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澳新拟批准一种谷氨酰胺酶作为加工助剂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转谷氨酰胺酶对碎牛肉保水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谷氨酰胺转氨酶对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肠内应用谷氨酰胺对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分析
谷氨酰胺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运动训练与谷氨酰胺代谢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