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在旅游景区中的应用与推广

2018-11-05 09:55李萍李秀彦
对外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旅游景区共享单车问卷调查

李萍 李秀彦

[摘 要]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共享单车在共享经济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尝试将共享单车与传统旅游景区相结合,引领游客形成使用共享单车到达景区并进行游览的旅游风尚。以沈阳市景区、游客、共享单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深度访谈法对共享单车进入景区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发现共享单车自身存在诸多问题并且与景区线下结合不够密切,因此,从共享单车企业、景区、政府三个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共享单车;旅游景区;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5-0087-03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conomy, sharing bicycles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haring economy and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the paper tries to combine the new sharing bicycles and the traditional attractions activities ,leading the fashion that tourists reach the scenic spots and carry out tourism activities by sharing bicycles. The paper takes Shenyangs scenic spots、tourists and sharing bicycl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studies the feasibility that sharing bicycles enter the scenic spots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method .It founds tha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sharing bicycles and it is not close enough to combine sharing bicycles with the scenic spot lines. Therefore, his paper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sharing bicycle enterprises, scenic spots and government.

Keywords: Sharing Bicycles;Scenic Spot;Questionnaire

[作者簡介]李萍(1996-),女,辽宁朝阳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经济。

[通讯作者]李秀彦(1962-),女,辽宁沈阳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双创意向下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项目编号:JG17DB453);沈阳师范大学大学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2017118)。

在大数据及共享经济背景下,共享单车成为时代发展的新兴产物之一,它的出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政策相契合,其应用与推广使市民的出行越发便捷。然而碍于目前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过于单一、产业链延伸空间弹性较弱,考虑将共享单车与景区进行有机结合,这将是未来共享单车应用与发展的最佳选择。目前国内共享单车品牌超过70种,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悟空单车、小鸣单车、小蓝单车等20家共享单车企业相继破产[1],共享单车市场陷入危机,但鉴于共享单车旅行与当前环保低碳的旅行理念相适应,因此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共享单车投放点和景区共享单车投放量进行预测,并从政府、旅游者和共享单车企业三方面出发探讨实现三方共赢的解决措施及共享单车未来发展方向问题,以期为共享单车在旅游景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合理建议。

一、共享单车使用现状

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底,已有77家共享单车进入市场,累计投入单车数量2300万辆,注册用户4亿人次,服务人群超170亿人次[2],其中摩拜和ofo两家单车品牌占有约90%的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小蓝单车等6家单车企业相继倒闭,摩拜单车及少数不知名单车品牌公司也出现了挪用用户押金、不退还押金以及忽视用户诉讼等问题。此外,共享单车乱停乱放、“暴力开锁”[3]现象严重,缺少专人进行管理、计费方式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有待解决。

目前沈阳市约有共享单车40000辆,普及率为80%,其中累计注册用户达50万人,日均骑行次数超25万次,基本覆盖沈阳二环以内区域[4],共享单车已成为沈阳人继公交车、地铁之后的第三大出行方式。沈阳部分景区内含有收费较高的单车项目,与之相比,共享单车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目前沈阳市多数景区内的租车费用都比较昂贵,普遍在每小时40~50元左右,多数游客会因价格因素而选择步行游览景区,势必会使得某些游客因景区过大、步行时间较长、体力消耗殆尽而不能尽兴游玩,进而导致游客对景区的整体满意度降低。此外,沈阳市部分景区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共享单车的停放点多集中于闹市区,交通十分不便,所以游客通过共享单车解决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想法几乎无法实现。

二、单车企业在景区中应用的现实困境

(一)共享单车企业监管不力

由于大多数用户对于“非己”的共享单车缺乏保护意识,任其暴晒、雨淋而置之不理,加之共享单车平台企业运营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薄弱等原因,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闯红灯、马路逆行以及在非机动车上与行人争道等一系列违规现象[5],造成交通事故频发等现象。甚至个别用户将共享单车恶意损坏,甚至将共享单车私自据为己有并进行改装、低价出售,由此导致共享单车损坏率较高,报废率骤增。

(二)景区存在市场壁垒

共享单车投入景区的实际运行中存在诸多困难。首先,多数旅游景区提供单车收费项目,而共享单车的投入势必会打破景区内外原有长期稳定的利益链。其次,共享单车投入景区后将会增加管理经费以及后期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最后,大量各种颜色的共享单车投入使用后将“污染”景区原本的自然风光,使游客对于景区的视觉感受降低。因此,综合以上三种原因考虑,旅游景区方面拒绝共享单车投入使用的可能性极大。

(三)配套监管政策不健全

共享单车虽符合政府提倡的绿色出行理念,但目前多数城市尚未规划具体的停车区域,也未出台相关管理规定。一旦共享单车在城市中大量投放,用户将颜色不同的单车胡乱地停放在人行道、绿化带、马路旁等 [5],不仅影响市容市貌,导致城市旅游业趋向恶性发展,还会加剧城市道路拥堵,影响机动车和行人的正常通行,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主动承担起监管共享单车市场的责任。

三、共享单车深入景区的可行性调查

(一)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调查的方法采用重点区域调查和随机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单车投放景区的可行性进行初步分析,着眼于游客及景区方面的需求问题以及景区与共享单车结合可预见的盈利效益三方面进行问题设计,共计15道问题,将调查对象锁定在景区实际游客、潜在游客以及景区工作人员,选取蒲河生態廊道、沈水湾公园、沈阳植物园等景区,课题组成员于同一时间实地走访调查,走入景区随机发放问卷,共计发放问卷200份,调查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问卷未填写完整或所有选项回答一致则被视作无效问卷,最终得到能够反映研究内容的有效问卷128份,有效率64%,在整个样本容量中,性别比例为1∶1.06,其中本地市民占大多数,详见表1。

(二)结果分析

1.共享单车期望投放地点

通过调查发现,近85%的受访者(包括用户及景区工作人员)表示有必要着重在地铁站、公交站、旅游景点附近投放共享单车,其中,部分景区对于共享单车的需求占比较大(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游客对共享单车作为代步工具的需求和呼声都很高,而且利用共享单车从公交站、地铁站到景区这种方案切实可行。因为使用方便,游客受益;景区游客量增加,景区受益;共享单车使用量增加,单车企业受益,实现 “三赢”局面,因此企业能够说服并打破景区方面的市场壁垒。

2.共享单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关于景区内投入共享单车后的管理问题,调查研究显示(图2),绝大多数受访者表示可以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共享单车在景区内达到秩序井然的状态,相比于设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受访者更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出台相应的政策,统一管理。其次,共享单车企业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共享单车进行维护和保养。最后,景区内应该设立有桩停车处以此规范游客用车行为。由此可见共享单车对于投入旅游景区的可行性与操作性较大。

3.共享单车使用中遇到的问题

在调研中(图3),近40%受访者表示使用过程中通常遇到的问题是“无车可借”,其中20%的受访者认为单车投放地点不合理。共享单车多集中在城市中心,且数量过于饱和,相反郊区的部分景区市场需求较大,因此政府应对共享单车的投放区域及数量进行有效调控和监管,同时共享单车企业应迅速填补旅游景区的市场空白,使共享单车发挥应有的价值。

调研表明在一些交通枢纽站点(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半开放式自然类景区投放共享单车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共享单车相对于景区而言是存在一定需求的,该模式能够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使旅游出发地和目的地衔接更顺畅,有利于提高市民及游客出行的便利程度。

四、促进共享单车在景区中有序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破景区原有代步工具的市场壁垒

首先共享单车企业应积极与景区沟通,介绍共享单车的附着利益以及游客方面的需求,从而促成共享单车企业、旅游景区、游客三方共赢的实现。其次,在部分景区设立试点,同时在共享单车app与景区网络方面进行交互式宣传,在景区或附近高校进行推广,宣传共享单车便民优惠的优点,使游客倾向于使用共享单车,并借此宣传推广至不同类型的景区,增大其客流量,增强旅游宣传效益。

(二)衔接市内现有的共享单车与交通线路

景区设置专门人员对共享单车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规定共享单车使用范围以及固定存放处,并在技术方面采取设置警报等方式,对于破坏单车等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连接网络及时处理;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使用信用度较好的用户进行使用次数或时间方面的奖励。在景区内设立有桩停车设施,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监督景区内的单车停放及使用情况。

(三)政企合力推动景区健康发展

政府城市及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在城市内规划共享单车停放区域,并将共享单车运营企业纳入有效监管范围,制定共享单车的行业准入标准以及行业政策。共享单车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及时将所运营的单车数量、单车停放区域等信息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备,同时引导单车用户规范使用,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政府与企业密切配合[6~7],合理调控单车投放量,通过健全相关法律规定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的行为加以惩治。

共享单车投入景区是具有新理念、新视角的新型旅游模式,但实际运行中的确存在诸多困难。通过调查景区实际情况,综合相关研究成果,政企各方应从以下方面努力,以期实现“互联网+交通+景区”三方共赢的局面:共享单车企业在单车app与景区网络方面进行交互式宣传,并合理调控单车投放量;城市和交通管理部门在城市内规划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旅游景区内设立有桩停车设施,并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此外,共享单车在景区中的应用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出行,积极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相比于旅游业中传统景区的运行模式,这种新型出行方式能够“以优补劣”,进一步增强旅游景区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最终达到延伸共享单车产业链、方便游客出行、带动旅游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矫阳.共享单车企业近70家投放车辆超过1600万辆[N].科技日报,2017-08-09.

[2]腾讯网.77家共享单车企业现状如何 有20余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EB/OL].http://m.sogou.com/web/180406232019.

[3]沈阳新闻频道.沈阳:共享单车数量突破15万,日均一百万人的出行“没问题”[EB/OL].http://m.yxtvg.com/toutiao/5002663/20170809A04WEZOO.htm/.

[4]朱萍,朱亚成,董雨薇,谢红林.2017-2018中国共享单车发展报告[J].产业经济,2017(11):143-144.

[5]余国磊.浅析“共享单车”运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7(9):87-88.

[6]李琨浩.基于共享经济视角下城市共享单车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2017(3):66-69.

[7]刘亚楠.共享单车发展研究分析[J].时代金融,2017(8):251,254.

(责任编辑:顾晓滨 马琳)

猜你喜欢
旅游景区共享单车问卷调查
天津市旅游景区英文译文错误分析
旅游景区营销管理一般模式及实证研究
“共享单车”是一门好生意吗
洛阳文化旅游资源外宣资料日译现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