汹涌奔腾数据流

2018-11-06 07:03叶昌元
城乡建设 2018年20期
关键词:智慧服务

■ 本刊记者 叶昌元

江苏省又先行一步,近日出台了《智慧江苏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拟实施“12345”行动:构建一个创新发展服务体系;实施大数据应用推广和云服务提升两大计划;打造智慧江苏门户、政务服务、民生服务三类云平台群;围绕超前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普及智慧民生应用、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等四个重点方向;实施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政务服务能力优化、智慧城市治理创新、民生服务便捷普惠、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等五方面工程。

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基本得以实施,三年后政府管理方式和人们的生活都将大为改观。

天上飘满数据做的云

智慧江苏建设的总体架构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平台层、展现层等四个层次:

展现层通过整合各种渠道,为市民、企业、管理服务者、管理决策者四类服务对象提供统一的访问和交互入口。

平台层通过提供跨部门、跨行业的融合性服务应用,实现管理端的有序协同和服务端的有效反馈。

数据层通过建设各类数据库、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

基础设施层通过集约化建设和云服务方式,合理灵活地分配基础设施资源。

到2020年,政务云、医疗云、教育云、交通云、水利云、警务云、市场监管云、信用云、国土资源云等一体化云服务平台将建成。开放统一的公共基础数据库也将建成。省、市、县三级大数据共享交换。巧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刚刚发布《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等6项国家标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避免各部门、各系统独立建设、条块分割,形成“数据孤岛”。

各级各地政府网站对接省政府门户网站。利用统一的省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加快部署各级各地政府网站,对所辖单位的政府网站,通过开设栏目、频道等形式进行整合,迁入省级政府网站技术平台。

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政务服务网,将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事项在线动态管理系统,形成全省统一的12345在线服务平台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行政权力电子监察系统。

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灾备中心和安全认证中心等功能性信息基础设施,将与市政、公路、铁路、机场等规划建设衔接。物联网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大力应用,卫星通信与地面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广泛运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身份认证、数据共享、在线支付等瓶颈已被突破,实现身份证、驾驶证和其他证照的电子化,实现“证件上网、网上认定”。

来自江苏省人民政府官网

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形势监测体系和就业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将引导劳动力资源有序跨地区流动。社会保障卡可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应用。

财政、税务、金融、审计等数据可共享交换,通过对数据分析挖掘,可为地方经济运行提供决策参考。

全省企业、人员和项目数据库和建筑市场、招投标、信用管理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建成。随着BIM推广应用,传统建造模式向设计三维化、构建部品化、施工装配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定制化转变。

“企业上云”将成普及之势。工业云、企业云和中小企业“e企云”都将“上天”。工业云平台示范应用、星级“上云”企业建设、云服务体系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互联网+先进制造”特色基地建设等,将为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重点领域,面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关键产品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组建成智慧城市、特种机器人、物联网与传感器、工业互联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

智能电网对输电、新能源、储能、用电情况实时监测和分布式优化调度,建成多种能源优化互补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以电力流为核心的能源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支撑分布式电源接入、电动汽车充放电等业务。

穿戴设备品种已经很繁多了

生活:一半是现实,一半是虚拟

三年后,因为各种教学资源的网络化,江苏人身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除了书籍报刊外,多媒体电视、网络电视、数字出版物、手机媒体等,都是学习用具。

如果生病了,不一定要进医院。因为有了线上线下结合医疗服务模式,有了“互联网医院”。如果病人远离大医院,或不方便看医生,可以接受远程医疗服务。进了医院,就医流程是可以优化的。个人医护、康复、养老等信息可以相衔接。

养老也不一定要进养老院,你可以进“虚拟养老院”——政府建立的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当老年人有服务需要时,拨一个电话给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就会按照老年人的要求,派服务企业员工上门服务,同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

食品和药品的信息可追溯。食品药品生产记录可存储、流向可跟踪、问题食品药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询。

你在健身、散步时,穿上智能穿戴设备,就可采集到健身数据,为你提供在线健身指导、健身处方等服务。手机中的AI助手可以回答你有关健康的问题。

不论你是居家,还是办公,或去公共场所,都能体验融合照明管理、电器控制、安防监控、环境监测的场景。家居环境感知与远程控制、建筑节能与智能控制、公共区域管理与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与便民服务等方面的“智慧生活”就在你身边。

那时候,融合型家庭网关、家庭智能终端和家庭多制式传感器已经普及了。

随着宽带网络升级,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化基地竣工,国家广电骨干网江苏核心枢纽以及江苏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建成,你在家里就能看到“4K”(荧屏横向具有4096个像素)超高清电视。

你开车出门,依托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和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为你提供导航与位置服务。

你坐公交出门,掌上公交、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出租车管理与服务系统、渡船航行避碰预警导航系统都在为你服务。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非常便捷。

你遇到法律上的问题,就用得上“互联网+律所”“互联网+法援”“互联网+公证”了。遇到纠纷,“智慧调解”出面了。

5G与超强算力叠加

到了2021年,我们进入5G时代和云计算时代。政府推动、科技企业开发、社会需求拉动,必将让智慧产业走得更远。预计那时全球有5000万人可以用上5G。可靠、低延迟、高达1GB的移动宽带速度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4G、5G、Wi-Fi和固定宽带连接之间的无缝组合将实现持续的高质量移动连接。这将使互联网和云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访问。客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网。

城镇和农村家庭宽带达到千兆接入能力。下一代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窄带物联网协同应用,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发展。

云计算作为信息时代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助燃剂,各国都争先恐后地发展该产业。2017年,工信部发布《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到 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达到4300亿元,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新一代信息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显著增强。云计算在制造、政务等领域的应用水平显著提升。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得到优化,使用率和集约化水平显著提升,绿色节能水平不断提高,新建数据中心PUE值(能源使用效率)普遍优于1.4。”而“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是1500亿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转型,越来越多的连接产品与嵌入式传感器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数据,数据量呈现几何级增长。据IDC预测,全球数据总量预计2025年达到163个ZB,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增长至270亿个,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1000亿台。

连接数的急速增长,一方面意味着海量数据的产生;另一方面,连接设备往往还需要进行智能计算,即产生相应的算力需求。

在2010年后,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开始步入人工智能爆发期。海量数据为AI提供了训练基础,算力是AI推理的必备条件,快速下降的计算成本助推了人工智能的爆发,推动下游应用推广,促使算力需求增长。

因此,从供给端看,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量呈现几何级增长,带来了大量数据存量;同时,快速下降的计算成本也为算力普及做好了经济铺垫,两者共同推动算力提升。

自动化的触觉感知网络将是物联网的下一个发展方向。通过高速、低延迟的5G网络连接,实现实时人机对话(H2M)和机器对机器(M2M)交互,人和机器将使用触摸和视觉反馈与环境交互。触觉感知网络将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度定制化的产品。协助生产的人类员工将配备各种连接工具,如触摸感应连接手套和可穿戴传感器,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是完全消除人为错误和受伤的风险。德国工业智能手套ProGlove的触摸反馈系统已经可以优化工厂内部的质量检查,从而有效协助生产线,优化制造流程。

传感器使用范围极广,马路上已经大量运用。比如:监测高速公路上车辆的数量和速度,自动检测交通拥堵并提醒司机改变路线;利用路面传感器为车主提供结冰警示,或街边停车位的空闲情况;智能路灯可以在检测到运动物体时,动态调节亮度,并在救护车或消防车接近时改变颜色。

物联网集成的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已经可以对汽车发动机和机器人部件进行维护。掌握这种学习算法的机器还能进行自我管理维护。美国智能协作机器人Rethink Robotics可以定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重新设计并优化。

5G网络能够推动无人机提供快速、低成本、安全的连接交付。通过与人工智能的结合,5G网络将有助于优化无人机航线管理,协调大型机队,让无人机安全飞行,自动避免与高楼和其他无人机或飞行汽车相撞。5G网络还提供安全连接、身份验证和智能自主导航、以及紧急情况下的高清视频备份和位置恢复。波士顿动力公司开发的SpotMini机器人,几乎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运输货物。

当下,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新的转折点,5G技术的发展,计算能力的提升,为万物互联做好了技术铺垫。这让原来许多不可能的事变得可能。

猜你喜欢
智慧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