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式教学在《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应用

2018-11-06 06:13吴燕珍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例题

吴燕珍

摘 要:分层式教学法是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根据中职生的生源特点、学习基础,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应用分层式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学有所成。

关键词:分层式教学法;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每个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在该课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反映不好、学习积极性差,甚至上完一学期课后一无所获。究其原因,是因为它涉及的概念多而抽象,规则比较多而又具有灵活使用性,容易在使用规则的时候出现错误。如何避免出现这些情况,使用什么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是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

一、 分层式教学的概念和实现的意义

1、 分层教学就是授课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差异的学习水平,区分式地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师找到一种能够使全班大多数学生都乐于接受的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有限的授课学时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学到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并努力提高学习的质量,获得更高的效率。

2、 近年来中职教育得到国家的重视,各个学校都在扩招,学生入学门槛大幅降低,对学生的中考分数几乎没有要求,甚至有些初中还没毕业,只要报名的基本都可以录取。学生的生源地也比较分散,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乡镇农村。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受到计算机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从而造成教学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使用分层式教学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 分层教学的应用

1、 学生分层

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完知识点,作例题演示后,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练习题。会经常遇到以下这些情景:

(1) 基础好、学习认真的学生很快就可以完成练习;

(2) 基础较薄弱、有学习积极性的学生,抓着老师问问题,问方法,恨不得让老师手把手地教;

(3) 基础差、学习态度不好的学生利用上机练习的时间在玩手机、玩游戏。

根据这些情景,再结合平时学生的作业情况,可以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对处于临界点的学生,老师可征求学生志愿,决定自己在哪个层次学习效果更好。

2、 备课分层

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与基础,备课质量决定课堂质量。备课的工作首先是“备学生”,其次才是“备内容”。“备学生”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喜好及学情,对每一个分层的学生在各方面作充分的了解。“备内容”就是根据所根据“备学生”的结果,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写好相应的授课教案。对于《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来说,备课除了要考虑使用什么教学方式把生涩难懂的知识点讲透讲通外,还要考虑为各个层次的学生准备适合的例题、恰到好处难度的作业。目的是使学生既要弄懂章节要点,又要懂得应用会做相应作业,从而获得成功感,认为自己学会了。

3、 授课分层

课堂教学是上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决定分层教学是否成绩的关键。而授课的分层,主要体现在例题的分层,也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挑选适合各个层次的例题,挑选的关键是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听懂并会应用。例如学习“选择分支if语句”内容时,首先讲解选择各种形式分支语句的逻辑模式、语法格式和文字解释,然后再从易到难分3个层次举例。

第1层次例题:输入两个实数,按代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这两个数。

第2层次例题:输入三个实数,按代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这三个数。

第3层次例题:求方程的根(其中的值由键盘输入)。

4、 作业分层

上完课后,检验听课质量的标准就是做作业,从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知道学生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课,有没有听懂老师的讲授。而对于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也需要做作业才能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一样,作业的难易程度也应该有所区别。好的作业题材,不仅可以帮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内容,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作业获得成就感,从此建立对学科的热爱。

比如学习“选择分支if语句”内容后,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1层次基础性题目作业:

作业1:对7、3、9三个数字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第2层次以基础性为主 ,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作业:

作业2:输入一个字符,判别它是否大写字母,如果是则将它转换成小写字母;如果不是,则不转换,然后输出得到的字符。

第3层次有一定灵活性 、综合性的题目作业:

作业3:函数 编写程序,输入一个值,求出相应的y值。

5、考核分层

考核是评价课堂效果最有效的标准之一。分层考核能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期末总评的标准是:平时考勤和上机作业40%,期末考试60%。考试题目应包含基础题、提高题和综合题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题目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的学生。为了彰显公平公证的原则,制定每个层次学生的考核标准,达到最低标准即给予及格,如超标准完成高一层次的题目则加分。如此考核,可以让低层次学生不用担心学业不及格,也让中高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达到让每个学生都树立自信,激发学习的积极能动性。

三、 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基础水平不平衡的授课难题,避免了一个课堂出现不和諧的若干个情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得师生关系更加和谐;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提高。

分层教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尤其在中职学校由于基础差异大,各个学科都可以进行差异性教学。差异不等于差生,只是因为生源地条件差,无法受到优质的教育所导致的。教师应充许差异性的存在,合理合适地使用分层教学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到不同技能将来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 顾键萍,高校计算机基础分层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

[2]徐晓红,数学“分层式教学”的实施,鄂州大学学报,2013(5)

[3]杨晓莉,中职学校英语课程的分层式教学,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作者单位:广东省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广州 510075)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例题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