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惹了我的大肠

2018-11-07 08:02薛西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10期
关键词:腹痛腹部抗生素

文薛西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 教授

薛西林

安徽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务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消化科临床上常会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向医生述说得了一种“怪病”,明明早上起床已解过大便,但早饭的碗刚放下,一阵腹痛肠鸣立刻又要去解大便,且大便稀如鸭粪,甚至刚走进办公室又要急急如厕,解出一滩稀水便后一天方安。让病人感到困惑的一是哪儿来这么多的大便?二是大便或腹痛肠鸣为何“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三是如此一天数次大便为何体重不减,体质不降,食欲不变?四是为何做肠镜检查没见到肠道有什么问题?五是为什么这个病治也不断根,不治有时也会好一程?其实这很可能是一种被称作“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在作祟。

中医称之为“痛泻”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约占消化科门诊的20%左右,男女发病比例相差不大,以中青年人最为多见。

中医古籍如《黄帝内经》《伤寒论》中就有对类似这种病的病名、病机和症状的描述,如“痛泻”“飧泻”“鹜泄”“肠风”等病名,病位主要在肝、脾。以先天禀赋异常(遗传或体质)、脾胃虚弱为主要发病基础,以情志失调、饮食、劳倦、感受外邪等为诱发因素。

诊断准确才能“有的放矢”

首先要进行疾病的诊断。由于临床上尚有其它一些疾病也会出现排便习惯、粪便性状及腹痛腹胀等症状,所以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应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理化影像学等检查确定是否为本病。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纤维结肠镜检查及相关的生化检查以排除胃肠器质性疾病和其它一些有腹痛腹泻的胃肠疾病,如炎性肠病、肠道肿瘤、结核、感染性腹泻以及诸如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或小肠疾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造成的腹泻等,再结合国际对本病的诊断标准(罗马Ⅳ)对本病进行正确的诊断,以便治疗时有的放矢。

由于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因此现代医学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目前以对症处理为主。治疗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饮食和起居调摄:腹部保暖很重要

据观察,本病部分病人发病与饮食有关,如烈酒、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难以消化产气多的食物会出现症状或使症状加重,对此应以加以控制或避免。对于某些食品、饮品明显过敏的则应避免摄入。

肠易激易早晨发作,这可能与早晨肠道敏感性最高易被“激惹”有关,因此注重早餐对本病的影响尤为重要。中医认为,“腹部为阴,喜暖畏寒”,因此腹部保暖对预防本病的发作和缓解症状十分有益。

药物疗法:中医药优势明显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确切的疗效,且有着副作用少,复发率较低的优势,这可能与中医药对机体的整体调节有关,可在“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的原则指导下使用中医药。另外,针刺和艾灸对本病有着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腹部的灸疗具有花钱少、见效快、操作简便、依从性高的优点,建议医患使用。

有的患者由于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当症状出现或持续时往往会惴惴不安,甚至有人疑恐患上了癌症而恐惧、焦虑。若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表现,可针对其严重程度辅以心理治疗和相关的精神类药物干预。同时,通过科学的情志、饮食、起居和生活习惯的调摄,来达到预防及辅助治疗的目的。(作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微生态疗法:主要运用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对肠道微生态紊乱有一定疗效。

止痛药物:可用于腹痛较为明显的患者,但应做到“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促胃肠动力药物:主要用于腹胀明显,胃肠道气体增多的患者,此类药物应餐前服用。部分患者可因在服药时大便次数增多而限制了使用。

抗生素药物:临床上发现,一部分患者在发病时服用诸如诺氟沙星等抗生素可以取得短暂且明显的疗效,其机理不清,因为本病缺乏微生物学证据,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特别要避免动辄服用抗生素或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抗抑郁药物:对存在有明显抑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可尝试使用,但由于本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因此也不主张长时间使用。

猜你喜欢
腹痛腹部抗生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