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听与赏

2018-11-07 11:42黄芬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8期
关键词:欣赏课情感音乐

黄芬芳

【摘要】要改善学生在生活和课堂中存在的不良的听觉习惯,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爱听、会听。通过音乐欣赏课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听转变为有较好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情绪情感体验 听觉习惯 分析能力 欣赏能力 兴趣 尊重 激发 释放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8-0213-02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欣赏课一直是教师比较困惑的课型,学生也存在“听而不闻”的不良听觉习惯,而欣赏课又是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气质修养等方面都有不可忽略的积极作用。那么,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有效地聆听和欣赏,并获得不同情绪情感的体验和感受呢?

要改善学生在生活和課堂中存在的不良的听觉习惯,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学生爱听、会听。通过音乐欣赏课引导学生从无意识的听转变为有较好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是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欣赏课相对唱歌课和唱游课来说会比较抽象,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进入学习就有一定困难。所以,导入是关键。如何有效地导入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时刻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过竞猜抢答,情境教学,集体模仿秀等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方法进行导入,效果较好。利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让抽象的音乐变得更加灵动,让它在学生的心中不再苍白。

小学生对篇幅较长的乐曲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甚至是有畏难情绪,此时可以尝试把作品化整为零,进行分段聆听。一是分解了乐曲的难度,二是能更细致地欣赏音乐,让欣赏的过程变得轻松又清晰。

根据每段乐曲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聆听。比如把抽象的音乐转化成具象画面,通过音画结合让学生感受音乐所呈现的画面感。音画结合让音乐变得更具象有趣,又能不同程度地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感受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

将音乐与故事结合,音乐与文字结合。语言本身带有音乐美,美好的文字中蕴藏着美的节奏感,韵律感,音乐富于文字感性美,文字带给音乐寓意美,所以它们的结合相辅相成,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让音乐富于色彩,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音乐。多彩的颜色会带给我们美的感受,音乐同样有色彩,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特点想象色彩画面,或者通过不同色彩画面感受不同音乐风格,色彩与音乐相互交替,以美映美,给学生更多美好感受的同时也带给学生更多想象的空间。

另外,音乐与舞蹈结合,音乐唱演,冥想聆听等方法相结合,多角度多方向地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学生爱听,会听!

从“听”到“赏”,培养学生的听觉分析与音乐欣赏能力。对一首音乐作品的喜爱与否只是在聆听最表层的体现,只有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才是对作品真正的理解,才达到真正的审美!新课标中提到:“感受与欣赏音乐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可见培养一双“会听”的耳朵有多么重要。

说到听,首先是听音响。音乐是由各种基本元素构成的音响,所以在感受和欣赏音乐之前首先要了解构成音乐的各种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只有了解了基本的音乐要素,才可能带动更进一步的感知。就像我们写文章需要先认字,会组词,能造句一样,音乐要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其它的学科知识相比,音乐常常被认为是充满了神秘感和距离感的学科,而音乐欣赏则被认为是专业的音乐学习者才能做到的事,所以关于音乐欣赏并不是不能,而是不敢。作为一名前线的音乐教育者,除了教授课堂知识外,我们还有责任去引领学生正确看待音乐课堂,从而提高内在能动性。平时的音乐课堂中夯实音乐的基础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聆听的时候逐渐引导学生尝试从音乐要素出发,用音乐的语言和音乐的思维去聆听音乐,让无意识地“听”逐渐过渡到有意识地“赏”。

在课堂欣赏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情绪情感体验。首先,音乐作品的难易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欣赏效果。小学生的欣赏水平有限,在只能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时候,如果硬是让他们听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并要求说出点什么,可以想象那一张张茫然的脸和空洞的表情。不是不能听,而是要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安排,不可为了欣赏而强加欣赏。此外,音乐欣赏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在课堂中他们是学习共同体,但一定不是思维共同体。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感受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不能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思维去禁锢学生的思维,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让他们愿意并敢于表现情绪,表达情感。

音乐课堂带给学生的是审美的能力,它除了培养学生的音乐辨别力、感受力和记忆力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比如音乐情感的辨别力、表现力和理解力。如果以“1+1=2”的方式去教授学生,他还给生活的也许就是“这首乐曲我们没学过!”所以,音乐欣赏课需要引导和鼓励,而不是填鸭式灌输。

真正的音乐欣赏应该是“释放”,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独立、主动地去体验美,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像热爱一切美好事物一样去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蔡梦,苏籍.《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期

[2]邵荣.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导入策略探讨[J].新课程导学, 2015年28期

[3]冉光伦.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激励性原则的有效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5年1

[4]许雯.关于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北方音乐,2015年17期

猜你喜欢
欣赏课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情感移植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