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2018-11-07 09:16曹宇徐强
卷宗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曹宇 徐强

1 造成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家庭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很大,在对我市青少年的心理状况调查和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来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心理障碍,必须依赖于家庭教育方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环境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个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其中为促进人的发展而创设的教育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而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是良好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条件。许多小学生心理问题,都与家庭、学校环境不良有关。尤其是当前社会独生子的家长普遍望子成龙心切,学校、社会仍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压力,家长,教师有意无意地仍在传统教育思想影响下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手段,无形或有形地使小学生受到心理压力,产生情绪或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制约着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1.1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不当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所致

家庭是学生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家长的教育力量再也不能被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忽视。但许多家长不懂教育,他们的管教方式往往是不科学的,造成了无数失败的家庭教育。有相当一部分家庭环境条件和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等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曲感”。有些学生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他们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与家庭的不良环境,是小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不当的学校教育使然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一直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致使许多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培养,轻后进生转化;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甚至以学生的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优劣,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同时,还存在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正确的问题,有的教师体罚学生,挖苦、讽刺学生行等不当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这些都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此外,由于教育评价的弊端,使有些学校把素质教育挂在口头上,口号喊的响,却无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实际行动。

1.3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不良的社会诱惑所致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相当大,小学生由于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心理偏差。此外,在小学四五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这时期小学生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有的进入了青春期。由于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打破了心理诸因素之间的平衡。这时期小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可惜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小学生自身没有思想准备,我们的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通过个案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教师的不当引导有关。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

1.4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个体内在弱点的不良倾向所致

人的心理是由各种心理成分组成的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统一体。处在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期的小学生,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幼稚性并存,他们一方面发现新的自我,要求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表现得非常幼稚,缺乏必要的分析判断能力。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不善于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情不稳定,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经不起外界的诱惑,在环境消极因素影响下,容易形成狭隘的意识、不良的心态。可见,小学生自身的人格弱点是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 优化心理环境,是实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变化,困惑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希望得到或老师、同学、家长的指点,或通过各种报刊、图书的指点。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素质还是以集体心理为中介而内化发展的。所以,学校必须重视心理环境建设。

学校应开设健康教育课,阶段性地进行青春期的心理、性道德观念教育,男女生之间友谊和爱情、法制观念、科学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开展阅读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参观青春期教育方面的展览等主题活动,请公安、劳教部门的同志给学生讲有关法制的知识,正确处理青少年“早恋”和防止青少年犯罪。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指导学生减少或防止紧张状态的产生,为学生提供解决各种心理异常的方法,普及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2 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现代生活日益紧张和繁忙,给人们带来许多心理变化,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使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学校要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师的职业性特征要求教师要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同时,应对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端正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教学方法,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使学生心情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2.3 培训师资,完善机构与制度

学校健康心理教育的实施依赖教师。只有教师自身有健康的心理,才能确保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影响,教师有足够的心理理论知识,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为学生调适心理,确保科学性的心理教育的进行。

目前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做好宣传工作,激励全员参与,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和任課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随着社会的重视,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学科中,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和谐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作好准备,使他们真正能茁壮成长为身心健康的人,成为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活动指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张大钧,《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焦向英、陈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第1-10期

[3]荀焱. “如何教育孩子” .《青年心理杂志》,2007.2期

[4]李健. “让学生做我的老师” .《 青年教师》杂志,2006.8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小学生家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