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黄淮运河患问题的由来及治理方略

2018-11-07 09:16王敏
卷宗 2018年24期

摘 要:明清以来国家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经济中心却在东南。为了利用东南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统治政权,用来转用漕粮的运河受到了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明清时期黄河改道南徙,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摆在明清统治者面前的是黄淮运河综合治理的难题。在河患问题上的治理上。名臣潘季驯、靳辅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它们的治河方略也被后来的治理者所遵循。

关键词:黄淮运河;治河方略;潘季驯;靳辅

明清黄淮运河患问题的由来,要追溯的宋元之际。历史上黄河河道是不断变迁的,在南宋之前,黄河河道基本位于今天黄河河道的北面。高宗建炎二年(1128 年)东京留守杜充为抵抗金师入侵,下令决口黄河入清河以阻寇。但是黄河最终改道南流夺淮,还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人为干预过程。因为元明清三代都是定都北京的,而自南宋后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已经转到了江南地区,为了利用江南雄厚的物质力量支撑北方政治中心对全国的统治,贯通南北转运漕粮的京杭大运河就被视为国家命脉所在,为统治者高度重视。清代康熙帝深知黄河关系运道和民生,决计“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之宫中柱上。”待平定三藩叛乱大势已定时,更进一步宣布:最重要是治河一事。黄河改道和运河交汇后,黄运水系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清人任源祥指出:“理漕与治河常相表里……自宋以前,河虽南,而北者自北,河分而势杀,故溃决犹少,至明而堤其北,以全河赴淮,淮不足以当全河之怒,则溃决益多,故黄河以利漕即以蚀漕。故曰:黄河者,运河之贼也”。此后有作为的河臣大多认识到黄淮运应当综合治理,统筹兼顾。明清时期黄运治理围绕保运的中心进行,主要是出于维护统治的国计目的,而不是民生。“河之决必在河南,既决之后,不南浸全淮,即北冲齐鲁。浸全淮者,溃散于颍、徐、宿,而患在田庐民业; 冲齐鲁者,横激于曹、单、郓,而患在运道堤防。然淮近而身大,决入淮者,患小而治速; 漕远而身小,决入漕 者,患大而治难。”明清南粮北运仰给运河。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导致明清两代的治河方针以保漕济运为最终归指。明代治理黄河主要有“借黄行运”、“挽河南行”、“遏黄行运”三个方略。具体实施时,首先是逼黄河改道南行。弘治七年(1484),刘大夏筑太行堤,西起胙城( 今河南延津县境) ,经滑县、长垣、东明、曹县、单县,直抵徐州。彻底阻绝黄河北流水道,并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迫使黄河水南流入淮,防御黄河北窜。此后黄河正式侵夺淮河河道。因为徐州至清河一段的运河河道需要黄河水的资助方能行船,而山东境内有会通河和昭阳湖运道,因此黄河北决则运道有冲淤运道之患,南行反有资运之利。清代首任河督杨方兴说:“黄河古今同患,而治河古今异宜。宋以前治河,但令入海有路,可南亦可北。元明迄我朝东南潜运,由清口至董口二百余里,必藉黄为转输,是治河即所以治槽,可以南而不可以转北。”所以尽管黄河南行破坏淮河固有水系,并且从此后的历史事实来看,人为改道悖逆水性为患实大,但在维护统治的短视功利目的之下,明代最终还是将黄河河道改为南行了。黄河最初南行之后因为没有固有水道,泛滥冲决,夺淮河水道入海。黄强淮弱,淮不敌黄,淮河水道被夺去。从此淮河也灾害频发。黄河、淮河自西向东入海,而大运河自南向北贯通,因此运河必与黄淮交汇,由此形成了黄运淮水系交汇后错综复杂的治理局面。水患频发的原因除了东部季风区气候,有桃汛、夏汛、秋汛等季节性降雨引发水量猛增决堤冲溢之外。还必须要考虑到黄河本身特殊的性质。自古以来黄河号称“多沙”、“善淤”、“善决”。黄河水所以多沙、善淤是因为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据任美愕估计,“黄河通过陕西队县站年输沙量16亿吨,平均每年有12亿吨输送入海,4亿吨在下游河道淤积下来,这样河床日益淤高,往往形成悬河(地上河)”。而裹挟这巨大泥沙的黄河到中下游地区,流速缓慢,泥沙沉积,往往淤积成为地上悬河,一遇季风大雨,动辄成灾,是为“善决”。“当伏秋异涨之际,使无堤以障之,势必至水行地上矣”,“几成不可收拾之势”。“河身垫高,海口雍遏权壤,莫有良图”。因为淮不敌黃,所以黄水倒灌,“倒灌之弊,小则扪塞河口,大则淤垫河身”。黄淮合水再于黄淮运交汇的清口处涌入运河,冲决运道,且运河亦淤。泥沙淤积,堤岸难束,河水冲决,不光运道难行,两岸人民也遭受莫大苦难,承受极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其所经行者皆富庶之乡,其所冲决者皆膏腆之产”。这是黄河善淤造成的水灾泛滥和运道堵塞。黄强淮弱,淮河不能畅流入海,因此潴蓄于洪泽湖大坝,洪泽湖因此此由小变大成今日中国第一大蓄水湖,黄水入洪泽湖而泥沙淤而坝底增高,虽高筑高家堰大坝,并且河床增高还是成为地上悬河,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形同釜底,相较而言高家堰大坝成高屋建瓴之势,一旦决堤,下游就成一片泽国。淮河出海水道被黄河占去,被迫由运道入江,遂成今日淮水水系局面。明清时期的治河就形成了这样的复杂局面,要保证漕运通畅,就要解决黄河的泥沙淤积问题,要使黄河不淤,则必须保持足够的流速,因为流速缓则泥沙淤,流速急则沙随水走,并且冲刷河床不致淤积。要解决黄淮运交汇混乱,造成水灾,则需顺水之性,使水流顺畅,则黄河需畅流入海,淮水要有所归路,运河须有所济,如此则黄河不至漫溢,淮水不至潴集成灾,即要使水有归道。顺着这个推理思路,明清著名河臣潘季驯、靳辅,提出“束水攻沙”、“蓄清刷黄”“分黄导淮”的治理方案。束水攻沙就是“筑堤束水,以水刷沙”。筑堤导水,通过固定河槽,使黄河水集中不致漫溢,集中则势强,势强则流速增快,可深刷淤垫。潘季驯主张“筑堤障河,束水归槽; 筑堰障淮,逼淮注黄。以清刷浊,沙随水去”。“黄不旁决而冲槽力专”,“淮不旁决而会黄力专”。“使黄、淮力全,涓滴悉趋于海,则力强且专,下流之积沙自去,海不浚而辟,河不挑而深……”因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所以束水,而“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因此可以刷沙。明代为护陵、保运,杨一魁等还提出了“分黄导淮”之策,“乃建武家墩经河闸,泄淮水由永济河达泾河,下射阳湖入海。又建高良涧及周桥减水石闸,以泄淮水,一由岔河入泾河,一由草子湖、宝应湖下子婴沟,俱下广洋湖入海。又挑高邮茆塘港,通邵伯湖,开金家湾,下芒稻河入江,以疏淮涨,而淮水以平。”淮水入江从此始。靳辅继承明代尤其是潘季驯治河理论而有所创新。潘靳二人都主张综合治理,“大抵治河之道必当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而后可无敝也”。并且主张顺从水性“善治水者,先须曲体其性情,而或疏、或蓄、或束、或泄、或分、或合,而俱得其自然之宜”。

总之明清时期黄淮运交汇形成了复杂的治理局面,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统治,对河患问题高度重视,而潘季驯、靳辅对河患的治理短期内也卓有成效,并且他们的治河方略被后来河臣所遵循。但因为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黄河问题,加上古代及技术条件限制,河患问题依然困扰着统治者。

注释

1.《清圣祖实策》卷一五四

2.任源祥《漕运议》,见《皇朝经世文编》卷46。

3.(清)朱鋐:《河漕备考》卷 3,雍正三年抄本,《续四库全书》本。

4.(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 34《河决之患》,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5.(清)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 34《河决之患》,中华书局 1977 年版。

6.赵尔巽《清史稿·河渠志一》卷 126志 111北京中华书局 1977页 3716—3717

7.任美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第156页,商务印书馆版。

8.陈演《天一遗书》,原件保存于北京厉史博物馆,转引自竺可祯前揭书。

9.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卷一,又见《皇朝道咸同光奏仪》卷60上。

10.清陈文述《颐道堂文钞》卷 9 《与友人论不宜引黄济运书》

11.林修竹《历代治黄史》卷二。

12.(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 84《河渠志》二。

13.(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 84《河渠志》二。

14.(明) 潘季驯:《河防一览·河议辩惑》,《四库全书》本。

15.(清) 张廷玉等:《明史》卷 87《河渠志》五。

16.靳辅:《靳文襄公奏疏》,清:男治豫编次。

作者简介

王敏(1991-),女,汉族,陕西省府谷县人,四川大学历史系在读硕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研究方向:中国史明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