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中的身份焦虑相关研究

2018-11-07 11:40段美先
法制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法理学

摘 要:现代法治理论观点中并不反对人们对身份的追求,但是目前在中国法理界针对“身份”的研究还存在很多误区,特别是在焦虑症状出现之后,对此要想推进中国法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就必须要重视法治中国理论的建设,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实践。

关键词:法理学;身份焦虑;法制思想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3-0188-01

作者简介:段美先,安徽工程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受法学家梅因观点的影响,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取消特权身份,事实上随着国家法制化进程的不断完善,特权身份必然会随之减少,但是目前“身份”问题依旧是法理工作关注的主要重点。在过去數十年的研究工作中,中国法理学的思想依然受西方传统法理学的影响,导致中国法治和法治思维核心思想上的矛盾。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中国法理学学人存在一定的身份焦虑现象。

一、“身份”焦虑的主要表现

中国法理学研究人员身份焦虑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法理学者的多重身份特征。

(一)政治上的焦虑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法理学者对阶级身份的重视程度在逐渐降低,同时也逐渐接受了现阶段社会上的法律价值观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时法理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由体制自由逐渐转向了权力的滥用,各种抱怨的声音也逐渐在增加。法理学者渴望能够在法制环境中实现身份的真正自由,然而法治工作本身具有两面性,因此在赋予一定身份自由的同时也会对身份进行限制。法律不能够简单地定义为契约,因此法治理想必须要与调动身份的积极性有效结合在一起。目前人民的领导地位已经在政治学中得到了肯定,但是这一概念在法律上却很难定义,单纯从法律的概念上很难对人民的积极性进行调动。法律上赋予公民一定的权利同样也规定了公民的义务。

(二)“国别”身份的困惑

目前中国法律学建设基本上是借鉴西方的法理观念,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以及实际社会的发展连接不够紧密,缺乏足够的主观性创新。这样的问题导致中国法理学的许多观点与当前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多不符的现象。尽管法理学作为一门学科本身不受国别的影响,但是研究人员的身份涉及到相关研究工作被认可的程度,但是现阶段中国法理学的研究工作不是将法理原理与中国社会实际进行结合,而是希望通过现成的理论原理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

(三)学科独立问题上的矛盾

目前,很多高校的法学教育工作都面临着理论贫困以及实践贫困的二元困境,教育工作大部分都是通过对西方法律原理的分析来对中国的法律体系进行判断。法学概念中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并没有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得到充分的重视。法理学科的建设上缺乏独立性。改革开放以来法理学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立足于不同观点对法理学内容进行丰富,将不同流派的思想观点与中国固有思维进行整合,将相互之间矛盾的观点结合在一起,导致中国法理学科缺乏学科独立性。

二、如何对“身份”焦虑进行矫正

中国的法理学科要想有突破性的发展,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实质主义思想,必须要改变目前权利为本的观点,加快中国法治化建设的进程。

(一)构建中国法制建设的话语系统

中国法理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大国法哲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要有法律话语权作为支撑。身份地位本身受历史因素的影响,需要通过相应的历史任务来实现身份地位的强化。法治环境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软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够仅仅依赖传统的权力对其进行约束发展。法制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管理模式的不断改变,是对国家治理工具的完善。法理学建设的核心任务应当是以法治丝线为基础构建理论体系。

(二)重视发展中国法理学实用功能

法学的实用性是通过法律手段表现的,必须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针对法理学的划分不能采用与哲学一样的划分方式否则会导致概念上的混淆。目前很多学者对法理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清晰,这是因为法理学在研究过程中过于重视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其实践工作。中国法哲学研究工作中强调整体思维模式,将各种矛盾性事物进行整合分析,导致在中国法理界出现一种将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混淆的思维路线。目前中国法理学的系统化建设工作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在法理学的观点和思路上还有很多模糊的概念,很多理论并没有进行清晰的界限划分,对此必须要坚持法律方法论的引导性作用,重视法理学实用化建设,在平等、民主、自由、公正的法理思想的引导下实现法律的价值目标,真正实现法理学中规范之理以及法治治理的概念,从而缓解法理学界身份焦虑的现象。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中国法理学身份焦虑问题主要是受奥斯丁思想的影响,目前在法律思想以及法制方式上还存在很多模糊的情况,对此法理学工作者不仅仅要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和学习,更要将当前社会上的各种规范以及实际情况与法理学的建设和发展结合起来。

[ 参 考 文 献 ]

[1]陈金钊.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4,04:145-153.

[2]陈金钊.用“法治之理”塑造中国法理学[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03:1-12.

[3]徐天亮.浅谈中国法理学研究中的“身份”焦虑[J].才智,2015,15:252.

猜你喜欢
法理学
论周公的法理学说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法理学教学模式研究
论法理学视角下刑事和解的司法观与性质问题
基于全球化视野的中国法理学思考
法理学的实践功能研究
立宪主义与法制主义:立法法理学的探索
探析法理学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
论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及在法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法律文书格式的法理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