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微而凝重的悲悯情怀

2018-11-07 11:01程朝晖
东坡赤壁诗词 2018年4期
关键词:同情老妇人文人

程朝晖

“悲悯”作为中国文学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反映了中國历代文人对人类生存悲剧性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心灵感应和情感把握。从《诗经》到《红楼梦》,从黍稷离离,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种将个人小悲与众生之大悲,紧紧联在一起的悲悯情怀,已融入了中国文人的血液之中,从而体现着中国文人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良知,也建构着他们的作品风格与价值体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杜甫最具悲悯情怀的名言。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相比,《又呈吴郎》在其思想情怀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在情怀的诉说上,更显得深微而凝重,是“近乎无事的悲剧”。

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诗人时在夔州,住在西草堂,后迁至东屯,将西草堂让给了一位从忠州调任夔州任司法参军的吴姓亲戚。杜甫在时,西邻的一位妇人常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吴郎来后,便插上了篱笆。杜甫得知此事,便写了这首诗劝说吴郎。因在此之前,诗人曾写过一首《简呈吴郎司法》,故在诗题中加了一个“又”字。

这首诗语极浅近,叙事,抒情,说理,都明白如话。然在这貌似平凡的语言之中,却涌动着一颗滚烫的关注人间疾苦、同情百姓苦难的赤子之心。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开头两句,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过去居住于此时,对待老妇人的态度和原因。“任”是“任凭”“不管”“任意”的意思。这一个字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老妇人深刻的同情与深切的关怀。两个“无”字,道出了老妇人处境之艰难、生活之窘迫,也是诗人予以同情的直接原因。这两句名为写自己,实则包含着对吴郎的规劝:我如此,君亦应如此!“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是说老妇人不是穷困到了极点,确实是走投无路的话,也不至于打枣充饥。所以,更应对她亲和一些,以消除她内心的恐惧。如果说前两句是写诗人的态度,重在析理,这两句,则是从揣摩老妇人的心理出发,体现了诗人对穷困的老妇人体贴入微,以及亲切和蔼的人道关怀,重在述情。

以上四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写自己对邻妇的关心、同情和体贴。在情和理两个方面,为下方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和铺垫。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是直截了当地明告吴郎:插篱之举,的确疏于考虑。虽是批评吴郎插篱不妥,但语气却极具委婉含蓄。诗人先说邻妇不敢前来打枣未免多心,再怪吴郎插篱之举,实在是太过认真。“虽……却……”是一让步,责妇人是虚,责吴郎是实,虚实相应,便于吴郎接受。这样写既关注了邻妇,又体恤了吴郎,两全其美,极具规劝艺术。“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末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老妇人贫穷的深层原因。“诉”是邻妇在诉,诗人在诉,也是千千万万个百姓在诉。封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连年不断的战祸,使无数的穷苦人民,如邻妇一般饥寒交迫,沦为悲惨的境地。将一个人的不幸遭遇,放置到整个社会时代的背景之上,使得邻妇形象具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典型意义。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他许多本不涉及政治的日常生活、甚至自然风景的作品中,往往能以小见大,推己及人,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特点。作为士大夫阶层,他一生俯首大地,为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其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感天动地,确实令我们后人唏嘘感叹!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诗作一样,这首诗是诗人用血和泪凝聚而成。“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诗人眼中的泪水,是悲伤,是忧虑,是同情,更是无言的控诉;是情真意切的温情的流露,更是灵魂深处的痛苦的呐喊。在那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封建社会中,杜甫秉承悲悯情怀,将真情播洒在华夏大地,将温暖送给困苦贫民,无疑是文人的楷模、中国的脊梁。

悲悯是一种社会良知和责任担当。这种情怀也必将烛照千古,连绵不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情怀已铸成了“党魂”。我们党正以如椽巨笔,抒写着伟大的历史,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杜甫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无论是以民生疾苦为己任的悲悯情怀,还是以民为本的人民情怀,在新的伟大的历史时代,都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芒!

(作者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中文副教授)

猜你喜欢
同情老妇人文人
坦然接受他人的好意
老妇人与店员
老妇人与店员
不该有的同情
Apologizing
同情
一位老妇人和她的猫
文人气
这世上少了文人会怎样
中国人同情苦难加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