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数字经济时代的创新机遇

2018-11-08 05:33季莹,赵志远,章继刚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2018年1期
关键词:机遇人工智能数字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的地位变得越发重要,若能用好数据不但能有序地组织和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更能对未知事件有效地进行判断和预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源。

今年,国家发布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加明确了其地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数字经济作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部署的内容主要包括要发布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强化系统性设计,打破制约数字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障碍,推进市场化生产资料分享,提升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加速数字化转型,引领和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等。

数字经济时代的特点与变化

想要把握好数字经济,就要首先了解数字经济时代在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生产方式、驱动力、发展方式方面的特点和转变。来自赛迪顾问的一份产业观察给出了详尽的总结。

图1 赛迪顾问电子信息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陶传亮

第一,数字经济时代的组织方式由以前的产业链条式转变为网络协同式。从传统的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相融合;从传统的基于产业链的层级式、离散式、中心化和规模化的全球专业化分工与集聚模式,逐步转变为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化、协同化、分布式、定制化的贯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的全球资源与服务协同模式。

第二,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要素出现了自生长的数据要素。数据要素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但并非所有的数据在任何场合都能成为生产要素,而是必须建立在实时在线、共享交互、加工处理的基础上。

第三,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方式由标准化+集中式转变为定制化+分布式。自动化生产将转向智能化生产。“智能工厂”+“智能决策”成为工厂改造提升的方向。标准化生产将转向个性化生产。基于生产过程中对于个性化、柔性生产系统的需求升级,更多的依赖外部资源通过分包或者众包等方式完成,集中式生产转变为分布式生产。

第四,数字经济时代的驱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变为创新驱动。当前,数字经济已进入新的裂变式发展阶段,创新将成为引领这一阶段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创新的范畴包括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

第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方式由线性增长转变为裂变式指数增长。步入数字经济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网络连接数量、数据要素、渠道裂变、传播裂变和生态扩张等方面,都是指数级的增长。

数字经济时代的IT产业新机遇

基于数字经济的特点与变化,数字经济时代带来了众多机遇。陶传亮认为这个时代有3大时代机遇和七大产业机遇,值得各单位关注,图1为陶传亮在本届大会现场演讲。

首先,这个时代具有3点时代机遇。时代机遇一是万物接入,万亿的传感器,千亿的终端成倍增长,而且接入形态丰富,因此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包括智能家居、个人穿戴、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生活和生产的设备有80万亿之多。

时代机遇二是数据本身。据预测,到2030年数据成核爆增长,中国数据总量超过4YB,占全球总量的30%。数据原生产业规模达15%。但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机遇与风险并存。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员兼大数据国家战略计划联盟秘书长邬玉良认为,数据越集中,风险就越集中,那么数据本身的安全是未来安全防护的重中之重。图2为邬玉良在本届大会现场演讲。天融信数据安全产品推广部经理郑志刚表示,数据安全就是构建以数据安全为视角的保障体系,实现数据分级保护。

图2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委员 邬玉良

图3 三维生态概念

时代机遇三是新生态。在时代影响之下,新生的产业有可能会颠覆掉过去对于经济领域的划分。因此提出来一个新的概念:一维的产业更多的是以资源驱动型的传统产业,它跟资源的要素掌控力以及资源的价格成本都有很大的关系;二维的产业更多依靠技术驱动,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其获得新生,获得价值最大化。未来的方向则是三维产业,是以数字驱动为主导的产业门类。未来的经济形态会从互联网+转变到智能层,从而使经济体量、潜力和想象空间无限放大。示意图见图3.

其次,除了以上三个时代机遇外,还有7大产业机遇。产业机遇一是人工智能领域技术接近国际最高水平,潜力巨大。中国的人工智能演进伊始于开源,未来也将成为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争夺主战场。科技巨头加速全球化并购,打造AI生态闭环。人工智能应用将在服务机器人领域迎来突破。

产业机遇二是人工智能带动新一代智能硬件发展,前景广阔。人工智能硬件化趋势明显,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人工智能产业的盈利本质是算法变现。智能硬件投资风向是未来智能家居设备领域,智能音箱将是未来智能家居领域投资的热点产品。

产业机遇三是大数据从基础建设全面进入应用实施阶段,结合智能计算的大数据分析成为热点,数据价值不断释放,大数据应用环境将加速完善。

第一产业的大数据应用在北京、重庆生猪全产业链数据试点及检测项目;江西建设柑橘全产业链大数据;重庆重点建设市柑橘产业数据中心;辽宁、吉林加强花生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体系。

第二产业的大数据应用在制造业和能源业,杭州获全国首个工业大数据应用和交易平台落户;唐山、贵阳、成都、重庆等城市加速落地工业大数据平台及创新项目。青海打造首个100%能源大数据示范基地,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启动能源大数据平台,内蒙古“能源云”大数据平台投入试运行,鄂尔多斯建立能源大数据交易中心平台。

第三产业的大数据应用在健康医疗和旅游业,常州、福州、厦门、南京、合肥、济南加快打造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城市,杭州、承德、海口等省市推动旅游大数据。

产业机遇四是物联网产业增长态势显现,万物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2017年全球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数量超过其他智能设备(手机和PC等)的数量。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动下,工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最具潜力领域。相比传统物联网,工业物联对低功耗、广覆盖、低延时、高可靠提出了更高要求。

产业机遇五是云计算产业发展逐步成熟。云计算产业较为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东部沿海省份和城市,其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互联网采用云计算服务的意愿和接受程度较高。

未来云计算在人工智能上的需求将增长,云服务厂商推出AI云服务产品。无服务计算、容器编排、跨云管理、区块链等技术受到追捧成为热点。云计算产业结构由技术设施为核心向服务做转变。

产业机遇六是市场对VR仍有期待,混合现实又将站到风口。消费级应用加速爆发,教育等企业级应用将市场潜力大。AR将比VR迎来更好的发展,虚拟触觉、眼球追踪、光场显示等技术将迎来更大发展。

据调查,虚拟现实企业聚集地以北深沪为主,福州、南昌、成都、武汉、西安、南京也有创新企业。北京产业链相对完整,从零部件、硬件到软件、内容和应用都有实力企业在布局。深圳基于原有的智能硬件基础和供应链优势,在VR/AR硬件研发和制造上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洗牌严重,硬件商优胜劣汰。上海产业布局跟北京类似,依托原有的科研和产业基础, 在技术上表现突出。

产业机遇七是金融科技将是一个风口。在支付领域,投资新的支付终端和to B的细分支付场景,未来无终端不支付,把握下一个风口。

在融资领域,投资拥有核心风控技术的公司,中国个人与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非常大。在投资领域,智能投资辅助是较好的投资方向。在流通领域,提前布局未来央行数字货币流通中的应用环节。在保险领域,短期看好创新销售渠道,中长期看好反保险欺诈的创新领域。

猜你喜欢
机遇人工智能数字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答数字
数读人工智能
数字看G20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