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收纳系统老年人使用调查与研究*

2018-11-09 02:21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尚婷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有限公司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环境优化设计与测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9期
关键词:卷纸部品卫生间

文/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尚婷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院适老建筑实验室 王 羽 余 漾 刘 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有限公司 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建筑环境优化设计与测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娄 霓

1 研究背景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生理状况发生变化,如身高下降、肢体活动能力与肌肉力量减退、感知能力下降等[1],使其行为模式发生变化,对既有住宅的不适应性逐渐暴露[2]。据住建部任务指标计算,到2020年,我国将有2.187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需要对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3]。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满足老年人及家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需对既有住宅的功能空间进行精细化设计。

卫生间作为城市既有住宅的重要空间组成,具有功能复杂、设备密集、空间局促、老年人使用频率高等特点[4],同时卫生间中与便溺、盥洗、洗浴、洗衣与晾晒等功能相关的用品种类与数量众多。目前国内对于既有住宅卫生间适老化设计与改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功能布局、管线布置、物理环境、卫浴部品等方面,针对收纳系统的研究较缺乏,出现收纳空间不足、收纳分区及收纳尺度不合理等问题,易导致老年人通行与使用障碍,甚至发生磕碰、跌倒等安全事故。

对卫生间收纳系统进行适老化设计的基础在于了解老年人特征与行为,明确相关用品、部品与设施。因此,本文通过入户调研与问卷调查,对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用品、老年人收纳特点、卫生间收纳现状进行研究,梳理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收纳系统的适老性障碍及原因,以期为今后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适老化设计与改造提供参考。

2 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收纳系统老年人使用调研

本文的调研主要涉及城市既有住宅的住户基本情况及老年人基本特征、卫生间现状与收纳形式、老年人在卫生间中的收纳障碍等方面。调研工作主要包括以下2部分。

1)入户调研 笔者分别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对北京及石家庄地区的21处既有住宅进行现场测绘、行为观察、访谈交流、拍照记录[5]。

2)问卷调查 笔者基于入户调研结果与关键问题分析,于2018年2月在全国范围内发布问卷,共收回115份,其中有效问卷104份,基础信息统计如图1所示。男性老年人49人,女性老年人55人;年龄范围为60~93岁;身高范围为145~180cm;身体障碍者80人,主要涉及上肢、下肢、腰部与视觉障碍,其中具备2种以上障碍者有40人。

2.1 卫生间相关用品研究

为明确卫生间收纳形式与收纳空间尺度,首先对相关用品进行梳理(未将儿童用品纳入梳理范围),如表1所示。

2.2 基于老年人身体特征的卫生间收纳特点研究

收纳空间设计与使用者的人体尺度、行为特点密不可分。由于卫生间为私密空间,真实记录老年人空间行为较困难,故本文主要通过针对性观察与分析不同身体状况老年人的行为特点,结合卫生间常见行为模式及调研成果进行综合研究。

1)上肢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因关节老化、感知功能退化或罹患肩周炎、肘关节炎等疾病,而产生大幅度抬臂与伸臂动作及抓握细小物品困难等现象。因此,应结合老年身体尺度选用相关收纳部品。

2)下肢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因腿部肌肉萎缩或罹患偏瘫、髋部骨折等疾病,独立行走困难,需借助拐杖、助行架或轮椅等助行设备。因此,收纳空间的布局应考虑助行设备的可达性与临时放置;使用具有撑扶功能的收纳部品;根据不同姿态老年人的够及范围,确定收纳部品的尺度及安装高度。

3)腰部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因脊椎老化或罹患腰间盘突出等疾病,弯腰困难。因此,应适当提高低位收纳高度,避免使用进深过大的收纳柜[6]。

4)视觉功能障碍 部分老年人因罹患老花眼等疾病,产生视物不清等现象。可结合收纳部品设置照明,提高光环境舒适度;根据物品尺寸设置特定收纳空间,便于老年人根据记忆与触感进行收纳。

5)无行为障碍 该部分老年人身体健康,动作较灵活。因此,可以其他4类功能障碍者的收纳需求为参考,提高其收纳舒适度。

2.3 卫生间收纳现状研究

调研数据显示,49.04%老年人认为卫生间中存在收纳障碍;35.75%老年人认为虽有不便,但可接受;15.21%老年人认为无障碍。97.12%老年人直接将物品置于卫生间地面上,且64.42%老年人认为地面上的物品会造成通行不畅、取放不便、难以打扫等障碍。

图1 被调查者基础信息统计

表1 卫生间分区及常见相关部品用品统计

2.4 卫生间适老性收纳障碍研究

分析发现,老年人在卫生间中的收纳障碍主要包括因洁具和适老部品安装不合理导致的收纳空间不足、无法触及过高或过低等收纳位置、因收纳部品附近无助行设备导致可达空间使用不便或易发生碰撞等。具体障碍如表2所示。

1)便溺区 常见收纳障碍包括:当卷纸盒设置于座便器后方或正侧方时,老年人取放卷纸困难;无放置备用卷纸的空间;无放置手机等随身物品的空间;座便器上方的置物架位置过高,或取放物品时被座便器阻挡,或因置物架的杆件间空隙过大而导致物品掉落;冲水按钮附近放置的物品易掉落;清洁用品混合放置等。对因脑梗而导致左侧肢体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而言,其左臂水平屈伸不利,家中卷纸盒安装于左侧墙面距地高约600mm位置且与座便器前缘几乎垂直,导致其取放卷纸不便而自制卷纸架(见图2)。

再如,对于某女性拄拐老年人,家中座便器与洗面盆距离较近,置物架位于座便器上方且安装高度距地1400~2000mm。取放置物架中的轻便物品时需右手撑扶洗面盆,左手取物,取放较重物品时,需身体左倾,倚靠马桶盖与洗手盆,双手取物,易导致其取放物品时摔倒(见图3)。

2)盥洗区 常见收纳障碍包括:因洗面台面宽大而坐姿取放物品困难;镜柜收纳空间进深较小,物品易掉落;(半)落地柜收纳空间进深大但无针对性照明,取放物品困难;柜体分格不合理,难以收纳大尺寸物品;取放置于地面的物品困难,易产生卫生死角等。对使用轮椅的老年人而言,因洗面台下方柜体未预留轮椅可达空间,导致其频繁撞到柜扇而受伤(见图4)。

表2 卫生间收纳现状统计

再如,对于家中洗面台上方的置物架使用玻璃材质且无遮挡的情况,因物品摆放较多且玻璃材质易湿滑,导致物品摆放不稳甚至掉落(见图5)。

3)洗浴区 常见收纳障碍包括:无置物空间或置物架位置过高,老年人洗浴时取放物品困难;无临时放置衣物空间或放置衣物位置较高,不便于坐姿老年人更衣;置物架的杆件间空隙大,物品易掉落等。对罹患青光眼的女性老年人,因洗浴时无法触及高处物品,多将部分洗浴用品置于窗台,洗浴时地面湿滑,在挪步取放物品时易摔倒(见图6)。

再如,独居老年人常使用轮椅,卫生间收纳空间利用不充分,导致其在洗浴空间堆放杂物,洗浴时将杂物挪离(见图7)。

4)洗衣区 常见收纳障碍包括:无放置脏衣物空间;无就近晾晒空间;洗衣液等较重物品置于地面时,站姿弯腰取放较困难等。

3 结语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卫生间收纳空间常位于各功能区的零散区域,布局随意,缺乏长远规划。同时,在处理收纳空间位置与老年人姿态的关系、收纳空间形式与老年人生活习惯的关系、收纳部品与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关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如卫生间中塑料盆较常使用,因无针对性空间收纳而常置于地面,易造成老年人使用与通行障碍。

目前市面上的卫生间收纳部品主要考虑风格与形式,未充分考虑老年人弯腰困难、上肢屈伸不利、手指不灵活、易被磕碰等问题,故老年人使用不便,将卫生间生活用品随手放置,导致空间更为局促。

目前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收纳系统缺乏精细化设计。尤其在进行卫生间适老化设计时应合理组织综合布局收纳空间与其他部品设施使用空间。应充分考虑老年人身体状况与可能使用的辅具、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收纳需求、卫生间用品的类型与尺寸、收纳部品的形式与材质等,避免老年人在卫生间进行收纳行为时产生不便,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本研究主要通过观察、访谈与问卷形式,对城市既有住宅卫生间收纳系统的现存问题进行梳理,而对相关适老行为参数的研究不足,需进一步试验验证。

图2 取放卷纸不便而自制卷纸架

图3 坐便器与洗面盆距离较近

图4 洗面台下方柜体未预留轮椅可达空间

图5 置物架使用玻璃材质且无遮挡

图6 将洗浴用品置于窗台

图7 洗浴空间堆放杂物

猜你喜欢
卷纸部品卫生间
标准化部品部件库助力装配化装修数字化、智能化升级
卫生间抢劫案
PLC和触摸屏在卫生间控制系统的应用
CSI 住宅体系下的装配式装修部品的装配构件研究
我帮你上卫生间
卷纸花瓶——缠枝纹
工业化建筑部品发展现状探究
在卫生间里“玩一会儿”
百变卷纸芯玩偶
轻钢龙骨体系工业化住宅部品信息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