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髓Y型梗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8-11-10 05:16王莉夏俊阳余少华张翠灵曹杰宋晓南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8年5期
关键词:延髓双侧椎动脉

王莉 夏俊阳 余少华 张翠灵 曹杰 宋晓南

延髓内侧梗死(medial medullary infarction,MMI)是指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发生在延髓内侧,MMI较少见,其大约占延髓梗死病例的25%,在整个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中所占比例<1%,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更为罕见,影像学可表现为典型的Y型梗死,现报道1例如下。

1 病 例

患者,44岁,以全身麻木、左侧肢体活动不灵2 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 d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麻木,于当地县医院行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图1,发病后约2 h)示DWI延髓内侧等或稍高信号,给予静滴“疏血通、克林澳”治疗,患者症状未见明显好转,并出现呼吸困难、言语不能及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于当地医院再次行头部MRI(图2,发病后约12 h),仅于DWI延髓1个层面表现出高信号,余序列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前1 d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并进展为四肢无力,左侧为著,于当地医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后转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程中伴恶心、呕吐。既往:患者发病前1 d进食大量海鲜;高血压病史6年余,未规律服药及监测血压;饮酒史20余年,约4两/d。查体:患者呼吸机辅助呼吸,T 36.5 ℃,P79次/min,R16次/min,Bp 162/81 mmHg。神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3.0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向各方向活动灵活、充分,双眼水平眼震;双侧额纹对称等深。右侧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上肢肌力2级,左下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Kernig征阴性,余神经系统查体不能合作。血常规(2017年8月30日):WBC 13.18×109/L,NE%0.92,RBC5.19×1012/L,Hb 167 g/L,PLT 180×109/L。CRP 9.67 mg/L。血脂(2017年8月30日):LDL-C 3.45 mmol/L。脑部彩超:未见明显异常。颈部彩超(发病后2 d):双侧颈部动脉斑块形成(多发);右椎动脉椎间隙段呈相对高阻力血流信号改变,不除外颅内段或入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双侧椎动脉管径不对称,右椎动脉管径细,考虑先天发育不良。头MRI(发病后6d),延髓内侧长T1、长T2异常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图3)。肺CT(发病后6 d):双肺炎变伴双肺下叶部分不张(图4)。头MRA(发病后13 d):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管壁不光滑,考虑动脉硬化所致;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左侧大脑中动脉、左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走行正常,显影尚可,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右侧椎动脉显影不良(图5)。

图1 头部MRI(发病后2 h):DWI(A)示双侧延髓内侧等或稍高信号,T1WI(B)及T2WI(C)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图2 头部MRI(发病后约12 h):DWI(A)示延髓Y型高信号,T1WI(B),FLAIR(C)未见明显异常信号

图3 头部MRI(发病后约6 d):DWI(A),Flair(B),T2WI(C)示延髓Y型高信号,ADC(D)示延髓Y型低信号

图4 肺部CT(发病后约6 d):双肺炎变伴双肺下叶部分不张

图5 头部MRA(发病后约13 d):右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管壁不光滑(如图中蓝色箭头所示),右侧椎动脉显影不良(如图中红色箭头所示)

因患者发病前1 d进食大量海鲜,开始考虑不除外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脑干脑炎不除外,但患者于当地医院行腰穿脑脊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另外,结合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且呈脑卒中样起病,临床明确诊断为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及对症支持治疗;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后入院第2 d开始试脱呼吸机,后患者成功脱离呼吸机;入院第8 d患者意识清楚、咳痰有力、痰量较前减少,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无吞咽困难,但存在构音障碍;入院第22 d,患者出院后到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出院时查体:神清,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直径约3.0 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向各方向活动灵活、充分,双眼水平细微眼震,双侧额纹及鼻唇沟对称等深,伸舌居中;右上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四肢肌张力正常,四肢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Babinski征、Chaddock征阳性,无项强,Kernig征阴性,全身麻木感,全身触觉、痛觉及深感觉均未见明显异常。

2 讨 论

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端,相对于脑干其他部位其血供较为丰富,侧支循环较多,故延髓梗死发生的机率相对少见。延髓梗死大多发生在延髓背外侧,而延髓内侧部梗死的机率相对较低,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则实属罕见。延髓内侧梗死最早是由Spiller于1908年报道,延髓内侧梗死临床大致分4型,即(1)经典Dejerine综合征,病灶对侧轻偏瘫、深感觉障碍和同侧舌瘫三联征;(2)单纯轻偏瘫;(3)感觉运动性脑卒中:对侧轻偏瘫、对侧深感觉减退、无舌瘫;(4)双侧延髓内侧梗死综合征:四肢轻瘫、双侧深感觉障碍、发音困难及构音障碍。据国内外文献报道,MMI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眩晕和构音障碍,但国内外报道发生比例分别为85.7%、78.6%、71.4%、71.4%及93%、68%、56%、53%;考虑可能与搜集患者数量及国家、地域、年龄等因素有关。本研究所报道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相一致。

延髓内侧从腹侧到背侧依次有锥体束、内侧丘系或丘系交叉、同侧舌下神经,锥体束受累可出现双侧或对侧肢体瘫痪、病理征阳性等表现;内侧丘系受损可表现为对侧肢体和躯干的深感觉障碍;舌下神经受累可出现伸舌偏向瘫痪侧。该患者出现四肢瘫,考虑与累及延髓内侧锥体束有关;双侧延髓梗死患者的肺部感染一般较重,其中9%~24%可合并呼吸衰竭,有报道指出双侧延髓梗死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据报道呼吸衰竭在双侧延髓内侧梗死中的发生率约为25%,远远高于单侧延髓内侧梗死的发生率(5%)。该患者早期累及呼吸而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患者很快撤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自主呼吸良好,可排除神经源性肺水肿(需长时间依赖人工气道),且结合患者发病时存在恶心、呕吐,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均较高,且肺CT提示双肺炎变伴双肺下叶部分不张,考虑患者呼吸困难可能由延髓麻痹继发吸入性肺炎所致,故当感染控制和拔除气管插管后患者可平稳呼吸。延髓梗死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大多由于病灶本身所致,但也应排除其他一些可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如本例患者的肺部感染、神经源性肺水肿等。

该患者只出现构音障碍,而无吞咽困难,根据孙阿萍等人的分析考虑构音障碍是由于损害了延髓小脑束,导致咽部肌肉活动不协调所致。

根据Jong等对指南适当修改,将MMI的发病机制分为(1)大血管病变:此类型是指责任血管明显的狭窄或堵塞,它可分为3种类型,即(a)椎动脉颅内段硬化引起分支闭塞或椎-基底动脉联合部硬化堵塞分支开口;(b)动脉到动脉栓塞。指椎动脉近端中-重度狭窄或闭塞,而远端血管无病变;(c)如果椎动脉近端和远端均有狭窄或闭塞,则上述两种机制同时存在;(2)心源性栓塞:是指无明显的动脉硬化,且提示有心源性栓子;(3)小血管病变: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即(a)有高血压病或糖尿病史;(b)没有心源性栓子;(c)血管造影基本正常。(4)未分类:包括(a)有2个及其以上的原因;(b)影像学无法明确指出是椎动脉硬化还是先天发育异常。本例患者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饮酒史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且MRA提示双侧大脑后动脉管壁不光滑,考虑为动脉粥样硬化所致,颈部彩超提示右椎动脉不除外颅内段或入颅段重度狭窄或闭塞,MRA提示右椎动脉显影不良,考虑此例MMI可能由大血管病变所致。该患者44岁,属于中青年脑卒中范畴,该患者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与以往所报道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病因相一致。

Pongmaragot等人回顾性分析1992~2011年38例影像学证实为双侧延髓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等,发现双侧延髓内侧梗死平均发病年龄约62.2岁,且好发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3∶1。

头颅MRI检查,尤其是DWI对双侧MMI早期诊断有很大意义,典型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延髓内侧似“心型”或“Y型”的长T1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

出院后 1月随访,患者肢体康复治疗中构音障碍较前明显好转,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3级。高龄及入院时存在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均是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与之前文献报道的双侧MMI患者相比,该患者预后较好,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患者较年轻,既往健康状况良好,早期行头部MRI明确诊断,出现呼吸困难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住院期间给予及时吸痰、翻身叩背、机械排痰等专业的护理,采取恰当的治疗有关。

猜你喜欢
延髓双侧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延髓星形细胞瘤多模影像配融改进算法临床研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